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清康熙五彩採蓮圖瓷盤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吟詠起這清新雋雅的詩句,眼前就會浮現出一幅優美的畫卷:一葉小舟輕快地在碧綠的蓮葉間穿梭,採蓮女端坐船頭,順手摘下一枝籽粒飽滿的蓮蓬,笑語盈盈,嬌羞如花。採蓮,這一充滿詩情畫意的勞作也被展現在各種傳世的古瓷上。
圖2 清雍正粉彩手繪採蓮圖雙耳尊
圖3 清光緒青花採蓮棒槌瓶
清康熙年間五彩採蓮圖瓷盤(圖1),直徑42.3厘米,器型碩大,保存完好。盤壁上繪有明清瓷器常見的纏枝牡丹紋飾,盤心的畫面描述的是隋煬帝下江南的故事。近岸的宮殿富麗堂皇,歌舞昇平。身著短衣的宮娥們正泛舟水上,爭相採摘盛開的蓮花。翻轉盤身,可以看到“大清康熙年制”雙圈六字三行青花款印。康熙五彩瓷器是中國彩瓷製作的巔峰,這一時期的瓷器胎質堅硬細密、器型端莊穩重,繪畫工致精麗,生動傳神的風格,在這只瓷盤上可見一斑。
清雍正手繪粉彩荷塘採蓮雙耳尊(圖2),口徑20、足徑27厘米。畫面上水波蕩漾,花香四溢。划槳、停船、採蓮、歌唱,採蓮姑娘們動作嫻熟,一氣呵成。此情此景,令人不由想起王昌齡的詩句: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手繪瓷相對貼花瓷工藝要求更為嚴格,清代的手繪粉彩先後要經過打圖、升圖、做圖、拍圖、畫線、彩料、填色、洗染等諸多工序,再進行窯燒。這只雙耳尊胎薄體輕,釉面溫潤如玉,瓷畫明暗清晰,層次分明,所繪河水、小舟、蓮花、蓮葉、蓮藕無不惟妙惟肖,採蓮女子衣裙、髮髻、深情、動作更是纖毫畢現,栩栩如生,洋溢著一股濃郁的時代特色。
清光緒青花採蓮紋棒槌瓶(圖3),盤口、直頸、細腹、圈足,器型輕巧秀麗。瓶頸繪有寓意吉祥的蝙蝠紋飾,細長的瓶腹上,一近一遠從上游飄來了兩葉小舟。近岸的一隻,船尾端坐一位峨冠博帶的男子,船艄處,一位年輕的姑娘高舉一枝盛開的蓮花。遠處的小船上,另一位姑娘也剛摘下一枝花兒,朝著岸邊,高聲呼喚。青花瓷初見於唐,發展於宋,成熟於元,巔峰於明清。光緒年間青花瓷胎土精良,細膩潔淨,器型大多以仿康熙青花瓷為主。這只棒槌瓶青花髮色在釉中,而紋飾清新,筆法細膩,風格樸實,具有絹畫效果,令人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