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印盒收藏:多為名貴之材(1張圖片)

印盒,是盛放印泥的文房用具,器型較小,多為名貴之材或名工之作,或名家之用,這使其成為收藏者關注的文房品種。 印盒多為瓷、玉、銅、螺...
篆刻邊款初探和邊款的技法問題(共62張圖片)

篆刻邊款初探 篆刻邊款的性質內容提要:篆刻作品的邊款體現了作者的眾多素養,諸如歷史的、文化的、藝術的等等。篆刻的邊款與印面本身一樣具有藝術性與抒情性。在篆刻創作中,邊款不可忽略小視...
篆刻章法大全(共27張圖片)

章法,篆刻學的術語也叫「分朱布白」。文學、書法、繪畫等各種藝術門類中也有章法的問題,指的是作品的佈局和經營位置,或是文章的脈絡、分章節段落等方面的構想。好像工匠造屋,必先審視地勢,...
篆刻收藏要注意哪些問題

篆刻收藏要注意哪些問題?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中國篆刻”,是一個源遠流長的古老存在,篆刻收藏必將面臨許多嶄新的挑戰與機遇。那麼,篆刻收藏要注意哪些...
篆刻作品該怎麼鑒賞(共10張圖片)

篆刻作品也是收藏品中的一大類,它的市場價值不低,藝術欣賞價值更是讓很多人為之癡迷。不過,對於只懂投資,不懂收藏的人來說,該如何鑒賞篆刻作品著實是一大難題。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好好說一...
秦封泥印證秦朝『三公九卿』制度(1張圖片)

封泥也稱為「泥封」、「印封」,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古代三大文書程式之一,主要用於以竹簡(或木櫝)為載體的典籍和往來文書上,起到「以檢奸萌」的作用。魏晉紙張出現以後,改為了「鈐...
略談吳熙載印風(共6張圖片)

略談吳熙載印風 明清篆刻流派至晚清已達輝煌的頂峰,“晚清四家”之一的吳熙載(1799-1870)在印壇更有承前啟後的獨到地位。此老謝世...
田黃印章的收藏價值高嗎(共9張圖片)

很多人都聽說過田黃印章,但對田黃印章的收藏價值卻瞭解不夠透徹。那麼,田黃印章的收藏價值高嗎?為什麼它的價格越來越貴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田黃印章的價值,看看它到底貴在哪裡...
王福庵篆刻為何可與吳昌碩及趙叔孺三足鼎立(共9張圖片)

說到民國時期篆刻藝術的「百家爭鳴」,筆者想起來近代學者沈禹鍾先生的一番評論,私以為很是貼切。沈禹鍾先生曾作詩道:「法度精嚴老福庵,古文奇字最能諳。並時吳趙能相下,鼎足合分天下三」。...
王廷訓印章考證(共5張圖片)

圖1 趙之謙篆刻“王之欽”章 ——王為趙之謙代筆書畫,趙報以篆刻印章 ...
為毛主席刻印的十大篆刻名家(共118張圖片)

中國歷代文人按照傳統習慣,都喜歡在字畫或藏書上鈐上自己的私人印章,毛主席也不例外。他非常喜愛中國篆刻藝術。他一生使用過不少印章,大多系名家所刻,流派紛呈,風貌各異,殊為珍貴。有些還...
漢印欣賞,率真、自然、樸茂、雄強(共26張圖片)

「昌威德男家丞」銅印,印面2.3□2.3cm,通高1.8cm。 印銅鑄,方形,瓦紐。印文為漢篆字體,白文,六字三豎行排列,右上起順讀「昌威德男家丞」。 此為新莽時封爵屬官印。印文中...
漢倭奴國王金印的歷史價值

漢倭奴國王金印的歷史價值,漢委奴國王金印印面正方形,邊長2.3厘米,印台高約0.9厘米,台上附蛇形鈕,通體高約2.2厘米,上面刻有“漢委奴國王”字樣。天明四...
漢代印章鑒定關鍵之一在印文(共9張圖片)

印章文化,是石材、刻刀與書法文字的完美結合。自從我國先民發明印章以來,其使用歷史已經超過2000年之久。明清時期是印章篆刻的藝術高峰,很多治印名家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理念。在這種百花...
漢代印章的收藏價值怎麼看(共9張圖片)

印章,是一種用作簽署文件或表明身份、態度的文具,也可作為某種憑信。我國最古老的印章在商代就已經出現,且在春秋戰國時期得到了一定範圍的普遍應用。秦朝建立之後,印章範圍擴大為證明當權者...
漢代印璽的種類和作用有哪些

印章在戰國時已廣泛使用,大都稱為「璽」,其分為官印和私印兩大類, 漢朝建立後,承秦制,其帝璽今已佚失,僅見一枚「皇帝信璽」封泥。1968年,在陝西咸陽發現一枚「皇后之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