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纏枝牡丹紋雙輔首大罐(共2張圖片)
  • 23年7月19日 06:4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元青花纏枝牡丹紋雙輔首大罐:

該元青花纏枝牡丹紋雙輔首大罐,青花紋飾呈色濃艷,濃處多凝聚呈黑褐色結晶斑,呈現出一種自然光澤「錫光」,並且下凹深入胎骨,迎光側視或用手撫摸可辨凹凸不平之狀。

張英先生在《元代青花與五彩瓷器》一書中說:「進口料高鐵低錳,燒製出的青花,上面呈色濃艷,有黑色斑點,在黑色濃聚處閃爍如鉛,俗稱『錫光』或『鐵銹斑』,並下沉較周圍青色內陷不平,很難有色調完全相同的紋飾」。

「錫光」是由於青花原料在高溫燒製過程中與釉熔化時,根據窯內的氣氛而起的變化。該件元青花大罐濃艷的藍色中帶有黑褐色結晶斑點,微閃金屬錫光,客觀上證明了此件大罐所用青料為從波斯地區引進的鈷、鐵含量高的「蘇麻離青」料,因此,該元青花大罐屬元代晚期元青花成熟期的經典作品,實屬難得珍品。

元青花纏枝牡丹紋雙輔首大罐
元青花纏枝牡丹紋雙輔首大罐

藏品簡介:

元青花纏枝牡丹紋雙輔首大罐,高:37.5cm,口徑:13cm,底徑:18cm,中國大陸石佛寺窖藏發現。本件青花罐為洗口,溜肩,下收斂,造型穩重大氣。肩部裝飾雙獸耳,左右對稱,極具立體感。通身上下七層紋飾,構圖繁而不亂,觀之賞心悅目。此罐的青花髮色明快艷麗,濃重之處帶有黑色結晶斑點,淺淡之處暈散自然。胎體厚重,器底露胎,明顯留有制胎時的螺旋紋痕跡,並且有部分釉漿罩掛於胎上,流淌自然。通身內外施釉,釉色白中帶青,積釉處呈現鴨蛋青色澤,是典型的元代景德鎮瓷器釉色。

文化歷史:

元青花傳世數量甚為稀少,如此大器更是難得一見。本品器身從上自下有回紋、卷草花卉紋、纏枝牡丹紋和變形蓮瓣紋,雖然構圖繁複,但層次分明。有研究指出,元青花所以取得如此高的藝術成就,與借鑒了元代豐富的織繡圖案不無關聯。如此罐所繪牡丹花,勾畫各角度來表現花朵婀娜多姿的畫法即來源於元代絲織品,極具時代特徵。相似畫意的纏枝牡丹紋飾常見於各類造型的青花器物,如:法國吉美博物館?元青花纏枝牡丹紋大罐,大英博物館?元青花纏枝牡丹紋獸耳大罐,江蘇楚州博物館?元青花纏枝牡丹紋雙獸耳蓋罐,天津博物館?元青花纏枝牡丹紋獸耳罐,可資參考。

元青花瓷精品一般器形碩大,採用進口鈷料,加之畫稿多為隸屬元代宮廷的畫局出樣,畫師依樣精心描繪,遂使元代青花瓷的裝飾獨具意味,飲譽天下。據統計,流失在海外的元青花約110餘件,主要收藏在中東的土耳其、伊朗等國。國內收藏約200餘件,多為建國後各地考古發現。元青花在中國陶瓷史中佔據了顯要的位置,它的出現,改變了兩宋時期南北窯場百家爭鳴的狀況,開啟了明清時期景德鎮一枝獨秀的局面。相比明清官窯瓷器,元青花在市場上鮮有出現,而如此具有典型風格的立件大器更為難得,可遇而不可求,極具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