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仿生瓷到底仿的是什麼(共9張圖片)

清朝的瓷器製作工藝是我國制瓷業的最高峰,也是封建社會最後的風雲時期,尤其是清康熙至乾隆階段,堪稱空前絕後。清代的瓷器製作,一方面講究復古,大肆仿製宋元官窯瓷器,延續高古器物遺風;另...
松江派:明末山水畫派之一(共10張圖片)

松江派是「華亭派」、「雲間派」、「松江派」的統稱,由於明代的松江是江浙兩省的交通要地,是當時全國工商業較為發達的城市,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所以由董其昌、顧正誼等人分別創立。雖然此派...
長沙窯瓷器(共2張圖片)

長沙窯是晚唐時期著名瓷器窯口,屬於南方瓷器,代表陶瓷是青釉、綠釉、黃釉。在晚唐時期和宋代是重要的出口瓷器,因為長沙窯窯口位於長沙市望城縣銅官鎮石渚湖一帶,故又俗稱銅官窯,古代也稱為...
漢代玉握豬(1張圖片)

漢代玉握豬屬於高古玉了,漢代玉握豬採用「漢八刀」的雕刻技法,讓漢代玉握豬跟漢代玉蟬被喜歡漢玉的收藏家所喜歡,漢代玉握豬和玉蟬都是漢墓裡的陪葬品,一個是玉握,一個是玉晗。 玉握是古代...
成親王永瑆的楷書作品《臨歐陽詢楷書軸》(共1張圖片)

成親王永瑆的楷書作品《臨歐陽詢楷書軸》,十二行共二百四十六字,今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評者謂此書堪為成親王的楷書代表作,尤能得歐陽詢法,「筆力遒勁瘦硬,出規入矩,灑落超然,筆墨蘊籍」,...
「海撈瓷」品相分新、舊(共1張圖片)

目前我們看到的出水瓷器,大體上可以按照保存狀況分為新、舊兩種。所謂舊,是指這些器物本身的釉面已經受到嚴重磨損,器體上(特別是露胎部位)多粘有貝殼、珊瑚等雜質。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沉船...
趙汝珍《古玩指南》

《古玩指南》是一般收藏類介紹的典籍,是晚清趙汝珍編述。1943年(癸未年)鉛印本。是一部從鑒賞角度介紹古代器玩的書。全書共分三十章,對古代書畫、瓷器、銅器、古錢、宣爐、銅鏡、玉器、...
古玩造假不違法,為什麼?(共11張圖片)

近期,有不少剛入門的收藏者們咨詢小編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在我國的古玩界中,古玩藝術品的造假不屬於違法現象呢」?小編在查閱過相關的書籍,以及咨詢過相關的專家後,得出了以下幾點原因,...
明代的素花瓷器之冠宣德青花(共6張圖片)

永宣瓷器是明代青花瓷器發展的代表性的兩個時期,永樂青花瓷是繼元代之後中國青花瓷的第二次高峰,而宣德青花瓷被美譽為「明代的素花瓷器之冠」。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個皇帝,是洪熙皇帝...
王時敏書畫作品特點——用佳畫療疾(共8張圖片)

仿黃公望山水 作者王時敏王時敏(1592—1680年),初名贊虞,字遜之,號煙客,自號偶諧道人,晚號西廬老人等,江蘇太倉人,大學士王錫爵之孫,翰林編修王衡之子。明末清初畫家。晚清婁...
雍正粉彩纏枝蓮紋笠式碗(共4張圖片)

笠式碗又稱為「斗笠碗」,涼帽式碗,草帽式碗。五代、宋以來流行的碗式之一,形似倒置尖頂斗笠而故名。器呈大敞口,斜直腹,小圈足。清代碗式為寬口沿外撇,圓腹,圈足較大,造型洗練簡約,深獲...
這件康熙天藍釉菊瓣尊為什麼就是假的呢(共4張圖片)

老李得意洋洋地拿出他的寶貝,據他講,他的寶貝最少也值200萬。我們略有好奇是怎樣的寶貝讓老李這個老收藏迷這麼有自信。 他說這是他在2001年左右歐洲回流拿到的,並且他一口咬定一定...
古玉鑒定看沁色(共6張圖片)

古玉鑒定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看古玉的顏色,主要就是看古玉的沁色。古玉因為埋在地下很長時間,表面肯定受到氧化,這種氧化物質由外往裡沁入古玉深處,這就形成了古玉顏色和表面結構產生了很大的...
首都博物館元代瓷器精品(共21張圖片)

我們對於元朝,內心裡的誤解和歧視很多,甚至敵視也不少,無非氣不忿皇帝是少數民族,就直觀認定人家沒文化。 其實不然,瞭解元朝文化,建議你去一趟首都博物館,看看那裡收藏陳列的元代瓷器...
倪瓚,最能代表南宗畫靈魂的大師!(共14張圖片)

倪瓚像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藝術家不能不關心社會,但是怎樣去關心社會?藝術是要超越於當下時空,要存在於這個空間之外,意趣在事實之外來思考。如果處處是自己的功利,...
蓮花紋瓷器的發展與特徵(共8張圖片)

我國用蓮花作為裝飾題材大約始於周代。這時的蓮紋缺乏寫實感,屬於較為抽像的蓮紋。到了春秋中晚期,青銅器上的蓮紋開始趨於寫實。1923年河南新鄭出土的蓮鶴方壺是一件裝飾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