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護保護陶瓷
  • 19年3月12日 00:1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陶瓷類文物是以粘土、高嶺土為原料,經過選料、淘洗、沉澱、搗揉後制胎、成型、乾燥焙燒等工藝製成器物或藝術品。粘土、高嶺土、主要是天然硅酸鹽原料。石質文物大都是天然石材雕鑿和磨製的。按質地分,主要有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等。礦物成分很複雜,主要分兩大類:一類為硅酸鹽類,硅和氧的化合物(硅土SiO2)是大量礦石的基本部分,這些礦石包括燧石和石英以及玄武岩、曹灰長石、花崗岩、長石等。這類石質有很好耐酸性;另一類為碳酸和鈣、鎂的化合物(CaCO3、Mg2CO3),包括大理石、漢白玉、石灰石、白雲石等。以上這兩類材質的陶瓷、石器在地下潮濕環境中長期埋藏,地下水中的可溶性鹽類及其有機質雜質均可浸入到器物內部,隨地下溫濕度的變化滲入器物內部的鹽類,會反覆出現重結晶和溶解現象,使器物強度降低,極易破碎、酥粉。

出土的陶質文物中,陶器依質地可分為細泥陶和夾砂陶,以及彩陶、釉陶、唐(宋遼)三彩等。陶器種類很多,如陪葬明器或生活用具中的陶罐、陶盆、陶鼎、陶奩、陶倉、陶樓,陶灶、陶井;陶塑人物俑、動物俑;陶范、泥塑、墓誌磚、買地券、封泥、紫砂器等,陶質文物還有磚瓦飾件,如磚雕飾、畫像磚、瓦當、筒瓦、板瓦、鋪地磚、空心磚、脊獸等。這類文物在制坯時多以就地取土,制坯不精細,內部孔隙多,埋藏地下很易被鹽類侵蝕,所以出土時多為破損,斷裂和酥粉。

出土後的陶器表面泥土下大多沾染污垢和覆蓋凝結物,這些硬結物主要是碳酸鈣或石膏、粘土,以及硫酸鹽、硅酸鹽等類物質。

剛發掘出土的陶器,往往是濕得透而又透的。像陶罐、鼎、瓶類的器物不要急於用水沖洗,稍晾的干一干,可先掏出腹內濕土,不然風乾後硬結得很難取。取土時注意土內若有植物種籽或食物殘跡,應取出妥善保存,或交給有關專家來考證研究。陶器表面清洗前還要簡單判斷一下胎質燒製的火候,是否堅硬或糠酥。用指甲掐,表面有印痕或掉粉,說明胎質差或酥粉,不宜用水洗、還可以將其支起來輕敲,聽聲音的清脆或沉悶斷定胎質程度;如果陶器較乾燥,用乙醇潔擦一小片,待乙醇揮發後,用舌尖舔,有吸附感說明質地好,無吸附感則燒的火候差。

遇到有的器物上書寫硃砂字、彩繪圖案,以及墓誌,買地券上書有硃砂字、黑跡,潔除時要特別注意,切不可急於水洗表土。用竹籤挑剔,如泥土疏鬆,可以一點點剔除去表土。如泥土粘度大,可先晾的干一千,磚內水分揮發一下,再剝除泥土。古人書寫硃砂字用的是動植物類膠調合的,常年在潮濕土壤中埋藏,磚內吸潮濕水分,膠質老化字跡的附著力很差,剔除表土稍有不慎,字跡會脫落起甲。應該在情土時,邊清邊加固字跡。加固劑為丙酮和乙酸乙酯各50%,配入2%的硝基纖維素先滴後塗,反覆滴滲幾次,待字跡全部固定下來,將字跡照原格式全部譽抄下來,如果字跡辨認不清可以用棉球沾水擦在字跡處,瞬間字跡鮮艷清晰,筆道難辨的異體字,也應盡快照其筆道譽抄下來,這是很重要的歷史資料。對於字跡的加固,我曾試著用5%聚乙烯醇縮丁醛、乙醇溶液加固,效果不理想,字跡周圍會反出一層白膜,改用4%的聚醋酸乙烯酯、丙酮溶液,處理過幾塊硃砂墓誌,字跡很快固定下來。再用羊毛板筆沾水刷塗余泥,字跡毫無損傷。放置陰涼乾燥後,表面可以塗一層有機硅防護材料。

陶器文物長久埋於地下,表面吸附的大量硬結銹斑,可以作為年代久遠的象徵。只要存放條件較好,一般情況下可以不清除。陶器表面硬結的碳酸鈣或石膏類物質的檢查,可用5%的鹽酸溶液在硬結物表面滴上幾滴,如果發出“絲絲”的響聲,就可以接著用該溶液繼續浸漬,尼龍刷子刷洗,如果硬殼難溶將酸液加熱至180℃~200℃浸刷,石膏硬殼會漸漸變成粉狀物,很容易刷洗掉,在田野發掘時,會遇到磚室墓底鋪一層白奎質積炭土層,胎質酥粉的陶器在這種環境中,孔隙內會填滿碳酸鈣與白堊土混雜物,這類器物切不可用酸類溶液潔除。會蝕毀陶胎。可用中性的5%六偏磷酸鈉溶液去除。硫酸鹽類物質需要濃硝酸滴在硬結物上,待硬結物軟化後,用機械方法剔除。硅酸鹽類的則用1%氫氟酸施在硬結物上除去。陶器中吸附的可溶鹽類和用酸類處理過的器物要用蒸餾水浸漬反覆沖洗。對帶釉的陶器,可用鹽酸清除,切不可用硝酸或醋酸,以免腐蝕釉料。其它附著的污垢可用3%過氧化氫溶液去除。

酥脆陶器用減壓滲透加固法,滲透劑可用a、4%聚醋酸乙烯酯、丙酮溶液;b、2%的硝基纖維素、丙酮溶液;c、2%的可溶性尼龍、乙醇溶液;d、稀釋的聚醋酸乙烯乳液。釉陶器釉面酥粉用5%可溶性尼龍、乙醇溶液或10%聚醋酸乙烯酯、丙酮溶液加固。

破碎的出土陶器,需經過碎片的拼對、粘結、補配、仿色作舊等過程,才能恢復器物的原貌。粘結材料主要有硝基纖維素、聚苯乙烯、丙酮溶液。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酮溶液、914環氧樹脂快干膠、GJ301快干膠等。最方便快捷的還要屬熱熔膠,這種膠的型號與性能我們在後面膠粘劑和模具翻制部分中介紹。這種熱溶膠呈棍狀,用時在酒精燈上烤化,塗在陶片茬口上,迅速將陶片拼對,立即粘對。如果粘錯位,將粘縫在火上一烤即化開,校對後離開火焰,又粘牢了。使用粘接劑的凝固時間在半小時以上的,陶片接縫要緊緊的擠合攏,用一根有鬆緊性的綁帶把壓力維持到至少半小時之久。最好陶片置於砂箱內,便於與其他陶片以任何適當角度粘合不易錯位。大型破碎陶器粘接則用小砂袋襯墊。接縫上擠出的多餘膠乾燥後用一把鋒利刀刮除。

造型各異的東漢彩繪雜技俑,在清理一座大型東漢磚室墓時,臨近墓底連下幾天雨,將墓內淤土濕透,當清理出這組陶湧時,曾被盜擾過,頭與肢體四散分家,出土時泥糊難辨。將其運回室內處理時先剔除泥土,棉球沾水輕輕擦洗,紅外燈下烘烤脫水。這批雜耍俑粉彩基本脫落,殘留的朱繪衣紋依稀可辨,凡衣紋清出當即進行加固。這組陶俑燒的火候不夠,比較酥脆,潔除烘乾後用5%的聚乙稀醇縮丁醛、乙醇,對俑胎滲固,這種材料會反白,正好與白色粉彩底色一致。面對數百截殘頭斷肢,拼對工作很麻煩,只有拼對兩截粘一段,放在一邊,遇上再粘一截,多件同時校對,很難一下拼出一件完整俑人。為了粘接牢固,主琴脛部、四肢內芯均用竹籤棍加固,對接固定孔用一隻鐘錶起子,手拿著輕輕向裡捻著鑽至1cm深,胎質脆用力過大會造成再破碎。然後將對接孔內灌膠,裁2cm長竹籤對插進孔內,斷茬縫擠嚴,擠出的余膠干後刮除。稠漆汁調石膏、色料填補殘缺,修復後作舊。殘缺的手、腳、冠、飾等維持原狀,不搞任何添加復原。

另外在修復印紋陶時,如將陶器殘缺復原要求紋飾一致,可採用塑型復原法。首先將文物放在轉盤上固定,繪出它的整體形象及內徑、外徑圓周等處及尺寸,然後用油泥參照圖紙把缺少的部分全部補齊,表面要略高出實物2mm,以便下一步壓印紋飾。經檢驗定型後,方可印紋。繩紋,根據陶器上面的繩紋粗細,用麻搓成一條相似的麻繩,繩長30cm,再選一根木棍,木根長15cm,直徑1.5cm,在木棍的一頭把繩固定住,按照陶器上面的繩紋間隔,把麻繩纏繞上去,呈螺旋形。為了印紋準確,將制好的印紋工具,用一塊油泥片進行試印,如印出的繩紋租細,間隔不合要求,可進行調整,為使印紋不粘工具,印紋前先在泥型表面用排筆均勻地彈撒一些滑石粉,接著從殘缺範圍的邊,順著原有繩紋的方向自上而下的滾印。但要注意其終結總應搭到舊的繩紋上面,使新印上去的繩紋和原有陶器上面的繩紋連接起來,做到規則而不亂行。每印一次都要注意到舊繩紋的連接,使新舊繩紋盡可能地一致起來。採用其它自製工具,同樣可以印出相應的紋飾。

以上信息由古董台灣提供,如果想要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