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白釉出現於北朝。北齊范粹墓出土的白瓷,是我國至今所見的最早例證。白瓷還是宋代陶瓷的精粹,北有定窯,南有景德鎮青白瓷。元代樞府器,質感厚潤,是為甜白釉的前身。而明永樂朝(1403—1424)創燒的這種白瓷,則有「汁水瑩厚如堆脂,光潔如美玉」之感。但當時還沒有「甜白」的美稱,直到16世紀,也就是明朝末年,白砂糖進入中國後,國人見之嘗之,其甜白之感讓人恍然想起永樂白瓷,遂以「甜白」命名。
明代永樂時期的「官窯甜白釉瓷器」。甜白釉是永樂時期景德鎮窯創燒的一種白釉。由於永樂白釉瓷器製品中許多都薄到半脫胎的程度,能夠光照見影。在釉暗花刻紋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溫潤如玉的白釉,便給人以一種「甜」的感受,故名「甜白」。景德鎮甜白釉瓷器的燒製成功,為明代彩瓷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明清時代的斗彩、五彩、粉彩,只有在白瓷取得高度成就的基礎上,才能顯示出它的鮮艷色彩來。甜白釉瓷器在清代還有燒造。
甜白釉瓷為明代永樂朝御窯廠創燒的一種潔白的釉色瓷。通俗地說就是在極薄的胎體上,施不含鐵或含鐵量極低的白色乳濁釉,再高溫焙燒還原出成色極白的瑩潤釉色,給人以一種「甜」的感受和甜淨之意,故稱甜白釉瓷。
從器型上看:永樂甜白釉瓷器,以碗、盆、高足杯、小型梅瓶、僧帽壺多見,雙耳瓶、玉壺春瓶、荷葉蓋罐、爵、扁壺以及波斯型執壺、盞托、蓋豆、花澆、印台、圓筒型器座、雞心扁壺、葫蘆瓶、小盞、軍持等器物也有生產。這些器型與永宣時期青花器物形制特徵基本一致。清代仿品器與清代各朝形制相似,特別是官仿官器,工藝精湛、修胎規整,有的工藝水平超過永窯,這一點也是區別明清年代的重要依據之一。現代仿品絕大多數與明永樂甜白器型相似,但外形呆板,做工粗糙,一眼便知真假。
從裝飾手法上來看,永樂甜白釉除了除了刻劃花紋,也有刻劃龍、鳳和藏文紋飾的,還有常見的纏枝牡丹、纏枝蓮花、折枝花、蓮托八寶、花果等紋飾,刻劃紋飾線條流暢、自然,表現內斂,一般很難一眼看清。清代仿品紋飾自然流暢,但是一眼就能看清紋飾。現代仿品工藝粗糙,紋飾有仿明清兩代的,也有現代創新的,刻劃線條也不流暢。
從落款看:多書「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以龍鳳紋的盤、碗、高足杯等器物為多見,多為暗刻款。款外以劃花或印花紋裝飾,寫法不太規整,字跡不甚清晰,與釉的乳濁度較高有關。清代仿品「永樂年制」篆書四字款書寫手法與明代相同,但寫法規整,且清晰可見。現代仿品書寫手法有刻、印兩種,但筆法呆板,且不分器型。
甜白釉瓷器近幾年拍賣成交記錄:
LOT號拍品名稱估價(萬)成交價(萬)拍賣日期拍賣公司狀態
3211明永樂 甜白釉暗花榴開百800.00-1,200.00萬 2,700.00萬2013-11-27佳士得
0016明永樂 甜白釉暗刻石榴花600.00-800.00萬 1,928.00萬2016-04-06香港蘇富比
555明洪武/永樂 甜白釉刻芙200.00-300.00萬 1,162.41萬2002-10-28佳士得
5133清雍正 甜白釉暗刻纏枝花300.00-500.00萬 728.00萬2010-12-06北京保利
3221明永樂 甜白釉暗花八吉祥 400.00-600.00萬 604.00萬2016-06-01佳士得
3047明永樂 甜白釉暗花「四季500.00-700.00萬 604.00萬2013-04-08香港蘇富比
甜白釉瓷是永樂時期宮中主要用瓷。根據1989年景德鎮珠山明代御窯廠遺址發掘報告,永樂前期地層中的甜白釉瓷器占所有出土物的98%以上。據學者推測,永樂皇帝大量燒造白色瓷器有可能與他燕王時期居於北平,感染元人尚白之風氣有關。因其為報答父母之恩所建造的金陵大報恩寺塔,是以白瓷磚搭建而成的,因此也有人推測,大量燒製的白釉瓷器不但帶有宗教意涵,同時也承載了皇帝對父母的追思。
相同器形的瓷壺存世不多,台北故宮另藏有一件器形相同,器身飾以鳳凰一對的青花三系竹節把壺,有學者推測兩者皆為明初宮廷用茶器。廣東台山南宋沉船中,亦曾出水有類似造型的錫壺,也有學者據以推測其為穆斯林使用的湯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