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唐代邢窯和宋代定窯鑒定分解 別傻傻分不清楚(共4張圖片)
  • 17年8月24日 16:1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白瓷唐代邢窯和宋代定窯鑒定分解   別傻傻分不清楚

唐代邢窯杯

白瓷唐代邢窯和宋代定窯鑒定分解   別傻傻分不清楚

唐代邢窯淺碗

文-孺子牛老師

[1348896849 8]

北齊以前,中國的陶瓷器基本是青瓷,北齊時出現了最早的白瓷,經過隋代的發展,至唐代時陶瓷已形成「南青北白」的分佈局面。唐代白瓷窯口多集中於北方,主要有河北的邢窯、定窯,河南的鞏縣窯、密縣窯,山西的渾源窯、平定窯,陝西的黃堡鎮窯。五代時期,江西景德鎮也開始燒造白瓷。此時期最著名的白瓷窯口是邢窯,它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邢窯位於太行山東麓,散佈在內丘縣馮唐村、宋村以北,臨城縣祁村、雙井村以南,內丘縣西丘村以東,隆堯縣雙碑村以西的狹長地帶內。內丘縣城關一帶的唐代白瓷窯最為集中,燒製白瓷的質量也最為精緻。唐代瓷窯多以所在州命名,內丘在武德五年(622年)改隸邢州,故名邢窯。

邢窯瓷器的釉色有白、青、黑和褐黃等多種。邢窯白瓷按其胎、釉的質地,可以分為粗、細兩大類。粗白瓷的胎質又有粗、細之分,粗胎的一類胎色灰白,胎質粗糙;細胎的一類胎體緻密,胎色較淡,但仍不夠白,往往施一層白色化妝土。粗白瓷的釉質較細,有些還有細碎的紋片,釉色為灰白或乳白色,還有黃白色。細白瓷的胎色純白,個別的白中閃黃釉質很細,釉層中有微細的小棕眼,器物多施滿釉,釉色純白或白中微泛青色。白釉又有粗細之分,以粗者居多,細者佔少數。邢窯的精細白瓷,選用優質瓷土燒成,胎質堅實細膩,胎色潔白如雪,釉質瑩潤,有的薄如蛋殼,透明性能極好。一般器物純白光亮,有些則白中微微泛青。器型有盤、碗、杯、托子、瓶、壺、罐和注子等。邢窯白瓷多像這件注子一樣,素面無裝飾,到了唐代中期以後特別是晚唐五代,邢窯器中也出現了雕塑、堆貼、印花、刻花、壓邊、起稜、花口等裝飾方法。唐代後期,邢窯由於制瓷原料等方面的原因,漸趨衰落。河北曲陽定窯受邢窯的影響繼之而起,成為北方著名的白瓷窯。除邢窯與定窯外,河南的鞏縣窯、密縣窯,山西的平定窯與渾源窯等,也都以燒白瓷為主。因此在北方形成了以邢窯為代表的白瓷系。  唐初定窯瓷器胎質較粗,胎色青灰,淘洗欠精者呈褐色,瓷胎均已燒結;白釉器物內壁施滿釉,外施半釉,釉面光潤,積釉處呈灰色。唐代中期,胎土經過仔細淘洗,胎質堅硬,胎色純白,釉直接施於瓷胎上,無化妝土,釉色乳白,個別積釉處呈灰綠或淺青白色,釉質細潔失透。晚唐至五代時期胎土質地更細,胎壁薄而輕巧,釉質細潔,呈乳白色,器物除底足外,均施滿釉。此時期在定窯中還有一種帶「官」或「新官」字款的精白瓷,其基本特徵是:胎薄輕巧,質地細潔,呈純白色;釉面滋潤,釉為乳白或白中泛青色,除底足外,均施滿釉。唐至五代時期,刻劃「官」或「新官」款的定窯白瓷胎薄細膩、製作精巧,釉色純白或白中閃青。北宋早期白瓷釉色白中泛黃或部分閃青,有些白瓷在器身上還有刻劃花紋裝飾,如這件北宋的定窯弦紋雙獸耳簋,宋代瓷器空前發展,不但出現了五大名窯,而且邢窯一統白瓷天下的局面也不復存在。經濟繁榮是宋瓷發展的物質基礎,宋代的制瓷業分工明確,使其產品更為精細。由於宋時「興文教,抑武事」,這使宋瓷表現出優雅的文人氣質。

邢窯及定窯瓷器的特點

宋代定窯白瓷窯址在如今的河北曲陽澗磁村、北鎮、東燕川村、西燕川村,古代屬於定州,所以稱「定窯」。曲陽位於河北南部,在邢窯窯場之北,因而定窯對邢窯的工藝有所繼承,成為宋代白瓷的精品。邢窯和定窯瓷器,均為白瓷佳品,其特點卻各有千秋。  首先,從窯場的範圍及生產規模上看,邢窯窯址在河北南部,內丘縣、臨城縣北部約10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定窯窯址在河北曲陽澗磁村、東燕川村、西燕川村等地。邢窯窯址小而分散,定窯窯址大而集中,無論是澗磁村的中心窯場,還是東燕川村、西燕川村的窯區規模都很大。其次,邢窯的粗白瓷和晚唐五代的定窯白瓷水平較接近,二者區別是邢窯工藝比較規範,成型、制胎、修胎較規整,胎和釉的質地較相似,器物各部位施釉均勻。而此時的定窯白瓷白度不一,有的泛青,有的泛黃,有的白中泛灰,加之窯中氣氛控制不夠穩定,有明顯的流釉現象,這些情況是邢窯所沒有的。  再次,從修胎上講,晚唐、五代邢窯無論粗瓷、細瓷,施坯工藝多嫻熟準確,切削乾淨利索;而定窯瓷器的修壞工藝卻不太成熟,旋切不整之處,存在跳刀現象,工藝略顯粗糙,這些缺點在邢窯瓷中是沒有的。定窯修底的旋切法受邢窯影響,至宋時工藝才發展成熟,能熟練、準確地切削。

邢窯和定窯瓷器的區別

邢窯和定窯在胎質上的區別是:邢窯白瓷分粗、細兩種,細白瓷在加工工藝上,每個步驟都很講究,燒成後白度很高。而粗白瓷產量大,質地粗糙,生產過程中,不管是捏練還是陳腐都不夠充分,白中常泛黃,到五代時部分產品的工藝水平有所提高,胎體中少有氣孔夾砂現象,燒不熟的現象已基本克服,漸趨細膩。而晚唐五代的定窯白瓷和邢窯白瓷中的粗瓷相似,入宋以後,定窯水平大大提高,甚至達到了胎比釉白的程度。  最後是釉層上的區別,邢窯是鎂釉,高溫下黏度大,釉面易光滑平整,光澤度好,但釉色有乳濁感,不透明,釉色穩定,多呈白色或白中泛青的色調。這就使乳濁釉對胎體有良好的遮蓋性,器物施釉到底,質優者足心也施釉。而當時的定窯產品釉料配置不穩定,就釉而言也分粗細兩種,都不夠光潔,光澤度差,宋代定窯白瓷流釉現象在唐、五代時期的作品上已有體現,施釉薄厚不均,有嚴重的流釉現象,流釉、積釉處顏色較深,施釉不齊,足心多不施釉,少數施釉者也只是略施一點,既不整齊也不均勻,定窯在五代時工藝水平有所提高,但多數白瓷仍白度不夠,發青、發黃都很常見。到了北宋時期,定窯瓷多為象牙白,部分為粉白色。

以上是邢窯和定窯在同一時期的區別,至北宋時定窯工藝水平進一步提高,北宋中期還發明了覆燒的工藝,由於邢窯不採用覆燒工藝,產量較低,因此定窯很快取代了邢窯的地位,迅速佔領了市場。與北宋同時期的遼代,瓷窯也燒製以白瓷為主的產品,在遼代的墓葬及遺址中白瓷較常見,可見遼白瓷在遼代陶瓷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

附:唐代邢窯和定窯的區別:

唐代邢窯白瓷的特點為白中閃青,與定窯白瓷的胎、釉相同。它們之間如何加以區別,因邢窯遺址還未進行科學發掘,目前只能就兩窯產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玉璧底碗為例,進行排比研究。俗稱的玉璧形底碗,系淺式碗,敞口,碗壁直斜,底足矮而形似玉璧。邢、定二窯所產的玉璧形底碗,造型基本相同,釉色均白中閃青,這是它們的共同特徵,也是定窯竭力倣傚邢窯的結果。它們的區別主要有如下幾點:

第一,在造型上雖然它們都是淺式,敞口,底為玉璧形,但定窯碗的口沿變化多端,有的凸起一道大小不同的邊沿,有的在形成時將口邊翻折過來再粘合,形成一種俗稱唇口的寬邊,因而中間有空隙,隨著卷邊的寬窄往往留有大小不同的圓孔。邢窯口沿常只凸起一道較細的邊沿,沒有將口沿翻折過來的作法,因而邢窯不見有寬邊和留孔的現象(見圖)。

白瓷唐代邢窯和宋代定窯鑒定分解   別傻傻分不清楚

邢窯、定窯碗口沿對比圖

第二,定窯碗內壁加工精細光華,外壁往往留有明顯的輪旋刀痕,撫摸時有高低不平之感。邢窯內外壁均加工精緻,表面平滑,不留輪旋痕跡。

第三,定窯施釉有碗內外施滿釉、底中心也施釉的;有碗外壁施滿釉、底中心不施釉的;還有碗外壁施半截釉、近底處無釉的3種。邢窯均施滿釉,底中心也施釉。

第四,定窯施釉不如邢窯均勻,尤其是碗外壁釉面往往高低不平或有所謂「淚痕」現象。

第五,定窯碗底中心施釉薄而不均,並往往在中心部位有漏釉現象。邢窯施釉厚而均勻,沒有漏釉痕跡。

附錄:邢窯資料

邢窯是我國古代生產白瓷最早的窯場之一。它始燒於北朝晚期,經過隋朝的飛速發展,到唐朝已達到了鼎盛階段,成為我國早期白瓷的生產中心。唐代邢窯白瓷造型獨特,產品精美,產銷量巨大,無論是對我國的物質文明還是對世界文化的貢獻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邢窯白瓷的燒製成功,結束了自商周以來青瓷一統天下的局面,形成了我國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爭奇鬥妍的兩大體系。邢窯的燒造歷史從北齊、隋代、唐代至五代、宋、金、元,代代傳承,源遠流長。邢窯的範圍跨州連郡,是一個龐大的窯區,包括內邱、臨城、邢台的窯址均為邢窯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遺址主要位於河北省內邱、臨城、邢台三縣和邢台市區境內的太行山東麓丘陵和平原交接地帶,分佈於京廣鐵路以西的泜河、李陽河流域,集中在臨城縣西雙井以南、邢台縣西堅固以北長約60公里、寬約30公里的狹長地帶內。

一.工藝特點與燒造文化

邢窯在制瓷工藝與燒造方法上有著鮮明的特點,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對鄰近的定窯和磁州窯也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1、制瓷原料與成型方法

經對比分析可知,臨城邢窯細白瓷胎料,應該是由窯址所在地祁村至石固一帶所產的一種俗稱為紅砂石的原料配製而成的。紅砂石為半軟質粘土,收縮小,塑性中等,能適應古代原料加工的條件。內邱邢窯細白瓷胎料,使用的是比紅砂石AL2O3含量稍低的松質粘土,原料經過淘洗。邢窯白瓷釉料,使用的是富含CaO、MgO的釉土,並引入草木灰、石灰石和石英。除隋代透影白瓷外,其它產品的胎中沒有發現摻入石英、長石等瘠性原料的現象,故均為軟質或半軟質粘土配製,一般經過反覆淘洗捏練即可使用。而釉料中應該引入石英和石灰石,故需先經過搗捶後配以高嶺土而成。

邢窯製品的成型方法主要是用快輪拉坯,也有經過模制或堆貼工藝的。從器物旋紋來看,其旋削技術非常嫻熟,產品的足、腹、肩、口的加工都有固定的程式,精工細作,一絲不苟。

邢窯製品無論是平式器皿,還是立式器皿,大都是內外施釉,施釉方法多為浸釉或蕩釉。而帶彩器物則採用點、畫、塗等手法施釉,如唐三彩器等。

2、窯爐結構與燒成

迄今為止,在遺址上已發現16座窯爐,分別位於內邱縣西關北、步行街、商業街和臨城縣西雙井、祁村等地。北朝至隋代的窯爐總體上為饅頭式窯,雙煙囪,大燃燒室。中晚唐時期的窯爐總體結構與前代變化不大,但窯體變長,窯床增大,呈長方形,平坦,燃燒室較大。窯爐大小規格不同,大的長6米左右,寬2.2米以上。五代時期的窯爐結構大體上與唐代的窯爐差不多,但其窯床已由平面變為坡面,面積較唐代有所增大,且前高後低,利於前後溫差縮小,坯體受熱時不易發生前傾甚至倒柱現象。到了宋金時期,由於燒成溫度降低和燃料的改變,其窯爐有了較大的變化,體積增大,容積可達10立方米以上,但總體上還是饅頭窯。各時期窯爐皆為半倒煙式結構。邢窯在五代或北宋初期以前,是用木柴為燃料的,到了金元之際則全部以煤為燃料。根據對邢瓷胎釉的物理性能分析,早期邢瓷是在強還原氣氛中燒成的,但到了隋末則改為弱還原燒成,宋代以後,特別是金元時期由於改以煤為燃料而採用氧化焰燒成。邢瓷的燒成溫度在北朝至唐代初期在1200—1300℃之間,到了盛唐以後燒成溫度最高,一般在1280—1380℃之間,而到了五代以後燒成溫度又下降至1300℃以下。

從邢瓷傳世作品和窯址出土遺物來看,其釉色基本一致,玻璃質感較強,極少有煙熏泛黃的產品。產品胎的瓷化程度基本近似,大都處在微生燒狀態,所見極少過燒、欠燒現象,且由於胎釉AL2O3含量高,要求在1300℃以上燒成,這充分說明了邢窯窯工對高溫燒成,特別是還原氣氛的控制技術十分成熟。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燒成溫度比邢窯高的其它窯場,這應該說是我國制瓷技術的巨大進步,也是邢窯的重大貢獻。

3、窯具與裝燒方法

窯具主要有:(1)窯柱座和窯柱,(2)三角墊片,(3)環形支墊,(4)窯戧,(5)泥條,(6)筒(桶)狀匣缽,(7)漏斗狀匣缽,(8)盒狀匣缽,(9)杯狀匣缽,(10)環狀、盤狀支圈,(11)墊珠。

裝燒方法主要有:(1)早期的窯柱、三角墊片架燒法。唐代邢窯的前身,即北齊、隋代內邱縣城關、臨城縣陳劉莊、邢台縣西堅固窯使用此法,為邢窯首創。方法是:在平整過的窯坑上穩置好盤狀窯柱座,在其頂端粘上泥條,安上一節窯柱。在第一節窯柱上也放一圈泥條,再放一節窯柱,視窯內高度放兩到三層。而後將器物坯體、粘土泥條穩置在窯柱座上面,一般安放四到五組,頂上一個盤狀窯柱座亦同樣處理,最上面的柱頂視窯內高度情況放壺坯和瓶坯不等。整個窯柱及器內均置於明火中,一次燒成。(2)漏斗狀匣缽裝燒法。唐代細白瓷碗類器物使用此法。臨城縣祁村、雙井村、陳劉莊和內邱縣城關窯址多見。方法是:在一件漏斗狀匣缽裡鋪上少量的石英砂,而後放入一件或二件碗器坯件,再放一件漏斗狀匣缽,其內再放一件坯體,兩缽間用泥條壓緊,逐漸咬口疊置,到適當高度為止。(3)盤狀、缽狀、漏斗狀匣缽組合裝燒法。此法為邢窯首創,在唐代大約延續了近百年,主要用來盛裝細白瓷盤、碗等器物。它由盤狀與缽狀兩種器件組合而成。方法是:下面放一缽狀匣缽,裡面安放一淺式細白瓷碗坯,缽上安放一正放的盤式缽蓋,蓋上再放一碗坯,而下再加上一缽。這是邢窯裝燒玉璧底、玉環底碗器時所採用的主要方法。或者將一缽正放於下,正放入一件較高的器物坯件,然後再加上一缽即可。有的下面正放一缽,裡面裝一件較高的白瓷杯坯,上面反扣一件缽蓋。(4)筒狀匣缽正燒法。邢窯在隋代初期就開始使用筒狀匣缽,唐代大件器物也多沿用此法,五代時期的砂圈疊燒,金元時期的單件正燒、砂圈疊燒,也多用此法。它主要用來盛裝瓶、罐、執壺等立式器皿,通常視坯體大小來決定一缽裝入數件或一件。而匣缽的口徑和高度按所燒器物的體積而定。方法是:在窯坑上放一件筒狀匣缽,裡面鋪上石英砂或墊餅,在上面放好所燒器物的坯缽。用濕泥條盤繞在匣缽的口沿,上面再放一件筒狀匣缽,裝入適量的坯體,這樣逐件疊置,到適當高度即可。濕泥條起穩定窯柱和防止火刺的作用,用過的匣缽經過揀選還可重複使用,如果裝燒的坯體尺寸較高,可將上面的一桶狀匣缽倒扣過來便可解決。(5)支圈覆燒法。宋金時期多使用此法,方法是:在窯坑上鋪上石英砂,穩置好支圈墊,然後扣裝上器物坯體,在支圈座上疊置一環狀支圈,上面再扣裝一件器物坯,這樣逐一置放。(6)砂圈燒法。金元時期使用此法,方法是:將制好的器物坯體施釉後,刮去內心一圈,爾後逐件疊放,裝入筒狀匣缽內,入窯焙燒即可。(7)墊珠支燒法。金元時期燒造瓷盆等大件產品,多採用此法。方法是:將模印好的粗質墊珠放在大件器物坯體的底部(一般放三到五枚),墊珠上再放置一件小一些的同類器物,然後逐一墊裝成套,置於匣缽中焙燒,燒好後,除掉粘除在器物表面的墊珠後即可使用。

白瓷唐代邢窯和宋代定窯鑒定分解   別傻傻分不清楚

唐代邢窯淺碗

二. 器物的造型特徵與裝飾藝術

陶瓷器物造型有實用與審美兩大功能,受不同時代工藝技術水平的發展及姊妹藝術的影響,各時代器物的造型特徵有不同變化。

1、各時期造型特徵

北齊時期,瓷器的胎體厚重,胎質較粗,胎色灰黃,一般不施化妝土,釉色多呈青綠或黃綠色。造型特徵是:質樸、凝重、粗獷。

隋代開始用化妝土裝飾青灰色胎體,而後更進一步用白色粘土製胎,燒造粗白瓷。工藝水平顯著提高,胎料制備精細,旋削工整,裝燒考究,立式器皿顯著增多,造型特徵是:挺拔、豪放。

唐朝社會生產力得以恢復發展,經濟、文化、貿易空前繁榮,各種手工業蓬勃發展。唐代邢窯更進一步精選胎釉原料,旋坯技法更為規範,採用匣缽正燒法,消除了器物內的支燒痕,嚴格控制火候,產品瓷化而不過燒,保證了造型的神韻。種類增多,有大量生活用品,也有不少的陳設品。器物的造型特徵是:體態豐盈,莊重大方,賞用結合。

五代時期全國統一的局面崩潰,時逢亂世。此時的器物胎質粗松,胎色多灰黃或青灰,釉色多灰白,釉下多施化妝土,製作工藝粗糙,其器物造型特徵是:飾用結合,重在功能,粗質細作。

北宋時期邢窯與鞏縣窯、越窯、耀州窯、定窯等名窯一樣,仍有不少精品作為貢品進入皇室。此時器物的造型特徵是:秀麗浮華,體態輕盈修長。

金元明時期,我國北方遭受戰亂,但為滿足社會需求,臨城縣南程村、山下村、解村、射獸村等窯場又相繼恢復了陶瓷生產。在制瓷工藝和裝飾方法上借鑒了定窯的手法,但製品的精細程度略遜於定窯。其器物的造型特徵是:單調而不單一,實用功能更加突出,體態輕薄。

但邢窯器物造型又有著共同的藝術風格,邢窯器物具有圓唇口、短頸、豐肩和鼓腹的特點,構成了莊重大方的體態。而這些長短曲線、直線的巧妙結合又使得邢窯器物具有了雍容華貴之美。陶瓷器皿既是實用品,又是藝術品,唐代邢窯的工匠將玉石雕刻,金銀器的造型藝術應用於陶瓷製造上,在實用與藝術的結合上加以卓越的創造,製出了大量千古讚賞的佳品。如玉璧底碗白如霜雪、碗底形如玉璧,還有花口瓣足碗、高足杯等,都是仿金銀器形制的製品。既是盛裝食物的實用品,又能滿足觀賞的審美要求。邢瓷胎質潔白細膩,釉色瑩潤泛青,用於形體凝重樸實的器物上,更顯豐滿端莊,華貴典雅。另外邢窯器物的形體既有直線又有弧線,但以弧線為主。整體線條有行有止,有抑有揚,或一氣呵成激流直瀉,或蜿蜒曲轉舒緩有序。特別是白瓷罐口沿下那條轉折的線角,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給完美的形體增添了生氣。總之,邢窯器物造型樸素大方,線條飽滿酣暢,製作規整精細,釉色銀白恬靜,給人以既雍容飽滿而又凝重大方的美感。

2、裝飾方法及其藝術特色

邢窯裝飾種類較多,計有弦紋、模印、戳印、壓印、按壓、雕塑、貼塑、捏塑、刻劃、鏤空、削邊、三彩、點彩等。

(1)北朝至初唐(下限約到7世紀中葉),裝飾技法使用較多,主要有弦紋、貼塑、模印(印花)、戳印、刻劃、點彩和單色彩等。涉及器物種類較為廣泛。但就整體而言,以模印、旋紋為主,而刻劃、戳印主要用於製作模具,裝飾以胎形裝飾為主,樸實自然。

(2)盛唐時期(大致從7世紀中葉至8世紀中葉),產生了削邊、鏤空、雕塑和三彩裝飾技法。削邊使用不多,鏤空、三彩只在本期發現。模印使用仍然較多。本期邢窯裝飾技法仍以胎形裝飾為主,但三彩以及刻劃、削邊、鏤空等裝飾的應用,使得邢窯裝飾逐漸走向一個嶄新時期。

(3)中唐時期(大致從8 世紀中葉至9世紀中葉),本時期裝飾向更多器物擴展使用,裝飾特點較為鮮明。執壺等器物的大量生產,使得胎形裝飾中捏塑、貼塑使用較多,模印的使用仍然不多。刻劃使用較多,弦紋使用仍然較為廣泛。另外出現了一些特有裝飾如黃釉執壺上的壓印扁紋。

(4)晚唐至五代(大致從9世紀中葉到10世紀中葉),邢窯的裝飾技法使用較多,有模印、壓印、按壓、雕塑、捏塑、貼塑、戳印、點彩、削邊、刻劃等。裝飾器物較為齊全,涉及碗、盤、罐、執壺、缽、穿帶壺、雙魚瓶、小瓷塑等。本時期特有的裝飾技法,點彩由原來的釉上彩發展為釉下彩,雙魚瓶集刻劃、貼花、戳印等裝飾技術於一體。削邊大多削得較淺,有的只稍稍壓低一點,或用工具在器物口沿上向裡按壓成為花口,又省力又不失美觀。

(5)北宋時期的裝飾方法主要有印坯、貼花、刻花、戳印、黃綠釉彩、褐彩及捏雕等。

(6)金元時期的裝飾方法主要有刻劃花、印花、鐵銹花、剔花、三彩釉、梅花點等。

邢窯裝飾技法總體上以胎形裝飾為主,也有少量的點彩裝飾手法。而各階段的裝飾都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出相應時期的審美趨向。邢窯裝飾由最初的光素無紋發展到胎形裝飾,再到工具裝飾,不僅說明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不斷追求,同時也是市場競爭使各窯場之間互相學習和影響的結果

三.相關問題

1、隋代透影白瓷

邢窯透影白瓷(或稱之為透光白瓷)首次發現於1984年,出土地點為內邱縣西關北窯場,當初僅發現兩件深腹圈足碗底殘片,當地的文物工作者將其定為唐代。1985年春,筆者考察窯址時有幸採集到兩件透影白瓷殘片,一件為平底深腹碗殘片,另一件是帶有獸形鋪首的瓶類殘片,其造型特徵和裝飾手法具有明顯的隋代風格,故認為時代應比唐代早,後請教了故宮博物院李輝柄、王麗英兩位專家,結果被確認為隋代無疑。

1988年河北省邢窯考古隊在內邱縣西關北遺址的北側發掘中又出土了200多片透影細白瓷,可辨認的器型有碗、杯、盤、多足硯、盂、器蓋等。其胎體有薄厚兩種。薄的一種主要為碗、杯,做工極為精細,胎厚僅0.7—1毫米,能達到光照見影的程度。胎厚器物為碗、盤、硯、盂、器蓋等,胎質精細潔白,斷面有乳脂光澤,類似「豬油白」,對光有透影感,釉面光潔瑩潤。除透影白瓷外,探方中還出土大量的粗白瓷、青釉瓷和桶狀匣缽等窯具。這次發掘因有地層關係故對斷代更有說服力。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對透影瓷片的化學分析,透影白瓷胎中K2O含量相當高,在5.2—7.25%之間,釉的K2O含量也達4.7—6.1%。由此推斷透影白瓷的胎釉中均引入了一定量的鉀長石,其釉中也可能摻入了石英礦物,應是最早的長石質瓷。

邢窯隋代透影白瓷與粗白瓷和青瓷同爐燒造,均採用筒狀匣缽籠罩。匣缽一般直徑為13—28厘米,高度為4—20厘米。據測試,燒成溫度為1280攝氏度左右,燒成氣氛接近於還原焰,燃料為柴,一次燒成。

透影白瓷主要器型為碗和杯,做工精細,大部分為回轉體,系採用拉坯方法成型。其工藝較為複雜,薄胎器物需要反覆多次精修。施釉方法多為浸釉或蕩釉。裝飾較為簡單,目前發現的主要有立體雕刻和貼花。

邢窯工匠在發明白瓷後不久就燒製出了具有透影性能,含有長石、石英、高嶺土三元系配方的產品,即習慣上人們所說的長石質瓷,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也使人產生了許多疑問。在邢窯透影白瓷發現之前,一般認為長石質瓷源自國外,中國古代系採用高嶺土和瓷石二元系配方。以往的考古和科學研究結果也證實,我國自發明瓷器以來至清中期前後還沒發現類似採用長石配製坯料的例子。故邢窯隋代透影白瓷發現之初許多人表示懷疑,為什麼這種瓷器在以後千年來沒能傳承下來而退出歷史舞台了呢?這一問題筆者以前也曾提出了一些膚淺的推測,但覺得缺少足夠的證據而難於定論。最近,在收集《邢窯研究》一書相關文章過程中,偶見河北大學金家廣教授《試揭何稠綠瓷之謎》的文章,文章推斷隋代人何稠曾受皇帝指派復燒久絕的玻璃器,可能在內邱一帶的邢窯試燒過綠瓷(青瓷),如果這一推論成立的話,出土於內邱縣西關北的透影白瓷也極有可能與何稠試燒玻璃和綠瓷有關,即何稠在邢窯試燒的玻璃器也有可能就是這種含有長石的透影白瓷,這個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考證。

2、款識

近些年來特別是邢窯遺址被發現以來,先後出土了「盈」、「大盈」、「官」、「翰林」、「藥」、「王」、「張」、「李升」、「李」、「解」、「退」等帶款識的瓷片標本。這些款識多為尖狀工具刻劃而成,也有個別用筆墨書在成品上。除在瓷器上刻有款識外,在窯柱、匣缽等窯具上刻字款的現象也十分普遍。常見的有「張」、「吉」、「吉利」、「籠蓋」、「蘇家」、「石」等。

「大盈」款:標本目前已發現有十幾片,胎質細白堅硬。除西安唐金勝寺遺址出土一片外,其他均出自邢台市舊城區清風樓東的長街一帶。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出土器物全部為平底碗,其時代應早於「盈」字款瓷器。這批標本究竟來自哪個窯址目前尚難判斷,但確係邢窯產品無疑。

「盈」字款:是目前發現最多的款識,據不完全統計可能已出土了數百片。出土「盈」字款的窯址主要是內邱縣步行街、農貿市場、服務樓、交通局、西關北等。另外,在西安、北京、杭州、赤峰、長治、易縣、邢台、臨城、隆堯等地墓葬和遺址中也有發現。主要器型有碗、盤、罐、洗、執壺、盞托、粉盒、瓷枕等。

「翰林」款:多出於內邱縣城關窯址,西安市及邢台市區也出土過,器型主要為罐、粉盒等。出土量遠不及「盈」字款。

「官」字款:2003年春夏間在內邱縣禮堂步行街考古發掘中發現,共出土了十幾片。均為細白瓷圈足碗殘片,有些還粘有匣缽。「官」字款瓷片過去曾在邢台市舊城區出土不少,限於資料多將其劃歸定窯。而此次發現的「官」款白瓷與「盈」字款白瓷則出土於同一地層或灰坑,無疑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但同時又給我們出了一道難題,即如何鑒別窯口問題。邢窯「官」字款瓷器的時代應為晚唐,與定窯「官」字款瓷器從時代上說大體相當,其胎釉及刻寫的方法差別不大,化學組成和燒成溫度也較為接近,這使我們在鑒別各地出土「官」字款瓷器(如浙江臨安出土帶金銀扣的「官」、「新官」款白瓷)窯口問題更增加一定難度。

「藥」字款:目前僅見一例,器物為白釉玉璧底花口碗,出土於內邱縣西丘磚廠。

對於「大盈」、「盈」、「翰林」、「官」款的解釋,目前大體上有兩種說法,一是與唐代皇宮的百寶大盈庫有關,為官府的定燒器。另一種觀點認為邢窯出土款識是因窯場眾多,為了競爭而刻制的商標或記號。多數學者則傾向於前者,相信隨著考古資料的不斷豐富最終會解決這一問題。

另外,其它諸如「張」、「王」、「李升」、「吉」、「吉利」款均為姓氏或吉祥語,對此爭論不多。這些款識的發現給研究邢窯文化內涵提供了重要信息。

3、五代以後邢窯的發展與延續

關於邢窯的歷史,在遺址發現之前,一般學者認為邢窯的燒造時間很短,如「邢窯白瓷始於初唐、盛於中唐,衰於晚唐,五代之後即銷聲匿跡」、「五代以後無邢窯」、「宋元無邢窯」等。但實際上邢窯的燒造始於北朝,發展於隋初唐,興盛於盛唐、中唐和晚唐前期,唐末和五代轉入低潮,其後又復興於宋,延續至金元,甚至到明清,長達一千多年。

唐末,由於政治腐敗,戰爭頻繁,社會經濟遭到了嚴重破壞,加之細瓷原料枯竭,邢窯白瓷生產開始從興旺轉為衰落。五代時社會政治經濟形勢依然如故,邢窯的衰落局面未能改善。但北宋的基本統一,結束了五代時期的分割混戰局面,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邢窯白瓷生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

據查宋代文獻中有三處明確記載邢州產貢瓷的內容。一是《太平寰宇記·河北道》:「邢州,……土產:白瓷器、絲布、絹、解玉砂。」二是《元豐九域志·河北路》:「邢州、巨鹿郡、安國等節度,……土貢:絹一十匹,瓷器一十事,解玉砂一百斤」。三是《宋史·地理志》:「信德府、次府、巨鹿郡、後唐安國節度。本邢州,宣和元年升為府,貢:絹、白瓷盞、解玉砂。」可見邢窯白瓷到北宋晚期,不僅仍在持續生產,而且在越窯停貢情況下,還繼續進貢。總之,邢窯在整個北宋時期一直持續生產,進貢時間近五十年。

對臨城縣澄底窯址的調查也發現了大量北宋風格的白瓷標本。如在遺址側出土的白釉印花瓷枕等,從造型裝飾上看應為北宋早期無疑,釉色白度雖不及唐代細白瓷,但仍有邢窯遺風。邢窯北宋時期的窯址已被專家確認的目前僅有澄底一處,但在臨城、內邱、邢台縣宋墓中出土的,既非磁州窯、又非定窯的白瓷在宋代窯址中已發現了諸多標準器物,證明其實為宋代邢州燒造的白瓷。如1991年臨城水泥廠宋墓出土的白釉斗笠碗、醬釉瓶、水波紋白釉枕和2005年臨城崗西宋代墓葬出土的細釉塔式罐、白瓷碗等應為邢窯產品。

金元時期,邢窯白瓷生產一直持續不斷,20世紀80—90年代在臨城縣境內發現了大批金元時期的邢窯遺址,如:磁窯溝遺址、山下遺址、解村遺址、南程村遺址、射獸遺址。這些遺址分佈面積大,堆積層厚,南程村遺址局部暴露的窯具和瓷片的堆積厚達2米,射獸遺址文化層也厚達1—2米,出土遺物種類很多,對這些遺址目前還未進行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地下很有可能埋藏宋金時期的文化遺存。另外,在內邱城關禮堂一帶也出土有宋金時期的標本,其發掘中也發現了晚唐五代時期的遺物,故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深入,宋代貢瓷窯址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正式面世。

由此可見,邢窯不但在整個北宋時期持續發展得以恢復,有些產品的質量已接近唐代的技術水平,而且在金元時期還在生產,甚至續燒到明清時期。

4、唐三彩及白陶

唐三彩是一種流行於中國唐代的鉛釉陶器,也是唐代陶瓷手工業的一個新品種。它用白色粘土作胎,先經過1100℃的高溫素燒,然後用銅、鐵、錳等元素加入鉛釉中作著色劑,施在已素燒過的胎體上,再經過900℃左右的低溫燒製而成。由於鉛的易熔性和在燒製過程中的流動性,器物表面形成黃、赭、藍、綠、褐、黑、白等多種色調。由於大多以黃、綠、白三種顏色為主調,因此習慣上稱為「唐三彩」。

目前,中國境內已發現的唐三彩窯址有四處,除邢窯之外,還有河南省鞏義市黃冶窯、陝西省銅川市黃窯堡窯和西安市郊機場窯。近些年來考古發掘發現有多處邢窯遺址燒造唐三彩,內邱縣城關遺址(特別是禮堂北一帶)唐三彩出土最多,該地出土的三彩三足爐、三彩杯和三彩盤,與白瓷玉璧足碗同出,應是中唐時期產品。此外,在內邱縣北大豐遺址、臨城縣祁村、射獸遺址也有零星發現,燒造時間一直延續到宋金之際。

邢窯唐三彩器物有缽、瓶、罐、盤、碗等,注重實用與美觀的結合,而河南鞏縣、陝西銅川等窯場卻以生產各種用以陪葬的明器為主。邢窯唐三彩的釉色有單色和復色之分,呈現黃、綠、藍、紅、棕、褐等色,其釉色較均勻,玻璃質感強,有開片紋。而胎中一般含鐵量高,泥粒較粗,素燒後胎多呈黃褐色或紅色。邢窯工匠們為彌補這一缺陷,往往在坯胎上施一層白色化妝土再行素燒。之後,再施以不同色調的低溫鉛釉,便燒製出了色彩艷麗,五彩繽紛的三彩藝術珍品。另外邢窯還燒製綠、黃、褐等單色低溫釉器物。值得一提的是在內邱縣禮堂北遺址出土的兩件「金星釉」(又名「砂金釉」)瓷片,該器為斂口水盂,胎質較細,胎色黃褐,器表施一層薄薄的玻璃質釉,釉色為淡棕色,釉面晶瑩光滑,釉中分佈著極小的金星晶體,在陽光照耀下,金星閃爍,光彩奪目。邢窯三彩的胎一般較硬,有些單色或雙色釉的胎已接近瓷化,這是邢窯三彩的主要特徵之一,但胎的白度不及鞏縣窯產品,多數胎體表面泛紅。

此外,邢窯還燒製高硬度的白陶,主要有人物俑、生肖俑及動物、佛像、佛龕等明器和宗教用品,為研究我國古代佛教文化和喪葬制度提供了豐富的實物標本。這些陶器先用低溫燒製成毛坯,再施以彩繪或描畫出各種圖案,供應當時社會各個階層。從窯址和墓葬出土的數量來看,這種白陶的生產規模相當可觀,產量極大,這是邢窯工匠為適應唐代厚葬而發展起來的又一個品種,這種陶器硬度較紅陶或灰陶要高得多,故非常受歡迎。總而言之,唐三彩和高硬度白陶的生產,都有力地證明了邢窯產品多樣化的特色。

5、邢窯瓷器的外銷

關於邢窯的外銷問題,目前國內外的研究者不多,但從研究外銷瓷的一些文章中可以看出,邢窯白瓷與其它名窯一樣,其產品曾大量銷往國外。1919年至1939年,法國學者赫爾費爾德等對伊拉克的薩馬臘遺址進行的兩次大規模發掘,出土了大量古陶瓷片,其中中國古陶瓷片最多,有青瓷、黃釉瓷、綠釉瓷、唐三彩和被專家學者認為「經過高火度燒造」的「又硬又有玻璃質」的邢窯白瓷。1912年至1920年,在位於埃及開羅南郊的福斯塔特遺址的發掘中,出土各種陶瓷七十多萬片,這些瓷片中有來自中國的「唐三彩、越窯青瓷、長沙窯瓷器和邢窯白瓷」。其它出土邢窯產品的國家還有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印度、斯里蘭卡、巴基斯坦、伊朗、索馬裡、肯尼亞、坦桑尼亞等國家和地區。

邢窯瓷器的外銷時間大約應在唐中期至晚唐五代時期的兩百多年間,地點主要集中在亞洲及北非地區。其外銷路線大約有兩條:一是經長安通向西域各國的「絲綢之路」。第二條是通過海運的「海上絲綢之路」,其具體路線是經大運河抵揚州港或連雲港,再從揚州和連雲港匯聚各地其它產品轉運到世界各地,從揚州市出土的大量邢窯器物標本足能證實。邢窯白瓷與越窯青瓷、唐三彩及長沙等窯瓷器的對外銷售和傳播,對我國古代與世界各國經濟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綜上所述,邢窯自北朝後期創燒以來,發展迅速,到唐代已成為與越窯齊名的兩大著名窯場之一,其產品質量上乘,造型精美,深受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喜愛。邢窯白瓷的發明在我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不僅結束了自商周以來由青瓷為主導的歷史,更重要的是為後世各種彩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