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斗彩瓷器的發展特徵與收藏鑒賞(共10張圖片)
  • 25年7月19日 01:1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斗彩瓷」一詞最早見於清代雍、乾時期的《南窯筆記》一書,但其實它的創燒是在明代,只不過當時的人們對於斗彩瓷的稱呼一般是五色,也就是看做一種特殊的五彩瓷。根據工藝步驟來看,斗彩和五彩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五彩是一種純粹的釉上彩,即在素瓷面上施以彩釉再高溫燒製而成。斗彩的製作工藝則大不相同,最顯著的一點就是斗彩是釉上彩和釉下彩結合燒製的瓷器,即先用青花勾畫紋飾圖案的輪廓線條並進行高溫燒造,再用紅、綠、黃、紫等多種材料進行描繪與填色,最後還要進行一次低溫燒製,斗彩才算完成。

明清斗彩瓷器的發展特徵與收藏鑒賞

圖1:清乾隆 斗彩加彩雲蝠紋荸薺瓶,拍賣成交價格:10,350,000元,尺寸:高20.5cm。此件荸薺瓶直口微撇,長頸,斜肩,圓垂鼓腹,腹下漸收,圈足微撇,因形似荸薺而得名。外壁繪製雲蝠紋,青花勾勒外輪廓,入窯燒製後填上斗彩、粉彩,二次燒製而成。

斗彩的創始是在明代宣德年間,這個時期還只是廣義上的斗彩,即少量以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繪相結合的彩瓷。但是普遍情況下,這兩者還是相對獨立的工藝。對於早期的廣義斗彩,在加彩時有一個較為顯著的特徵,那就是除綠彩使用「堆垛」技法以外,其他材料一律採用平塗的手法,因此綠釉更為肥厚,立體感也更強。整體來看,這種廣義的斗彩造型普遍秀麗,顏色純正濃郁,畫工精緻細膩,底款一般落雙行的「大明宣德年制」款。

明清斗彩瓷器的發展特徵與收藏鑒賞

圖2:明成化 斗彩地龍花卉紋天字罐,拍賣成交價格:8,476,650元,尺寸:高17cm;口徑6cm。天字款。

一直到成化年間,成熟的斗彩瓷器廣泛出現,後世的斗彩瓷中也仍然以成化年間的最負盛名。成化斗彩幾乎是斗彩的代名詞,也是斗彩精品最多的時期。成化斗彩造型流暢、小巧、輕柔,胎體輕薄有如蟬翼之感,胎質細膩光潔,底層白釉微閃牙黃而凝潤如堆脂,器物底部修胎細緻規整,釉面色調濃淡得宜、清新淡雅,紋飾筆法纖細流利。

明清斗彩瓷器的發展特徵與收藏鑒賞

圖3:清 斗彩荷塘紋夔龍耳大瓶,拍賣成交價格:2,178,000元,尺寸:高64.5cm。此尊,口外撇,頸微收,豐肩,直腹,下部微弧漸收於器底。器底足內挖,且挖足較深。胎細釉膩,器底修足工整。

在色彩運用上,成化斗彩尤其卓有特色。一個是色彩的純淨逼真與明暗度的多樣化,如紅色則有鮮紅、油紅、硃砂紅等多種;綠色有水綠、葉綠、山子綠、松綠、孔雀綠等等;尤其是「差紫色」,更是後世官窯數次仿製而不可得的色彩。其次是各種顏色搭配的豐富與得宜,由於顏色的豐富,在圖案繪製上可以最大可能地按照實物顏色去做更為逼真化的搭配,或者在創造某種景物時也可以最大程度地調和出最符合當代審美意趣的畫面。

明清斗彩瓷器的發展特徵與收藏鑒賞

圖4:乾隆 青花斗彩百花雙耳扁壺,拍賣成交價格:7,829,775元,尺寸:高31cm。大清乾隆年制款。

成化以後,明朝斗彩的燒造基本就沒有進步甚至在走下坡路了,主要的作品是仿燒成化年間的器物。但是總體來看,這些仿燒器不僅胎質相對粗糙,胎體也變得更加厚重,而且在彩繪上的精細程度也不夠,加入墨彩的色彩過濃但缺少讓人驚艷的「奼紫」等色,紋飾相對簡陋且筆法拘謹。

明清斗彩瓷器的發展特徵與收藏鑒賞

圖5:清雍正斗彩纏枝蓮紋瓜稜式小瓶 一對,拍賣成交價格:8,254,700元,尺寸:高10.2cm×2。雙圈六字楷書款。

一直到清代的康雍乾三朝,斗彩的燒造才開始有復甦。清三代時期,斗彩的燒造雖然仍以仿成化斗彩為主,但已經或多或少地開始形成清代自己的特色,仿古但不泥古。比如康熙時期,斗彩不僅頗具明代遺風,同時出現了青花線條粗獷化、填色層厚而艷麗、斗彩加暗花等特徵。雍正朝仿燒的部分成化器足以以假亂真,同時還出現了獨特的釉下青花加釉上粉彩的作品,使得紋飾打破了平塗局限,具備了烘托渲染的裝飾性。乾隆時期的斗彩以官窯居多,並且仿燒成化器較少,多是在康雍兩朝的基礎上進行製作與改良,紋飾上的變化較為突出,偏向繁縟華麗的風格。

明清斗彩瓷器的發展特徵與收藏鑒賞

圖6:清乾隆 斗彩「寶相花卉紋」葵式三足盤,拍賣成交價格:8,398,260元,尺寸:21.3cm。《大清乾隆年制》款

自乾隆開始,後代各朝燒造斗彩,基本都以粉彩入釉上,且仿燒乾隆斗彩成為一大流行。遺憾的是,嘉慶中期以後,斗彩的製作不僅工藝水準降低,並且用料用彩也相對敷衍,斗彩技藝就逐步衰落了。因此斗彩收藏,以成化為貴,清三代次之,清後期一般咸豐年的價格更高,像這樣的一隻花卉斗彩紋碗,大概市場價都要50~80萬元之間。其主要原因不在咸豐年作品的精湛程度是否超過其他朝代,而主要是太平天國起義燒燬了景德鎮御窯,清官窯中咸豐傳世品最少。

明清斗彩瓷器的發展特徵與收藏鑒賞

圖7:斗彩三鳳紋天字罐,拍賣成交價格:7,769,850元,尺寸:高18cm;口徑13cm。

明清斗彩瓷器的發展特徵與收藏鑒賞

圖8:明成化 斗彩亭台園景紋天字罐,拍賣成交價格:7,912,000元,尺寸:高16.7cm;口徑7.9cm。天字款.

明清斗彩瓷器的發展特徵與收藏鑒賞

圖9:清乾隆 斗彩團花卷草紋缸,拍賣成交價格:9,200,000元,尺寸:直徑32.5cm。本品直口,圓唇,深弧腹漸收,玉璧底,內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書款。內壁光素無紋,外壁通體以斗彩裝飾,口沿下一周邊飾為海棠形連環開光,外以青花為地,內分繪各式花卉。腹部以一周如意紋作簾,主題紋飾為四組團花,一朵醒目的紅彩番蓮居於中心,其四周又有以紅、黃等色繪就的各色四季花卉,枝纏葉繞,五彩繽紛。

明清斗彩瓷器的發展特徵與收藏鑒賞

圖10:明成化斗彩纏枝花卉紋罐,拍賣成交價格:6,725,200元,尺寸:高7.9cm;口徑4.5cm;底徑7cm。天字款.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