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瓷器上的「嚴母」:昔孟母 擇鄰處(共3張圖片)
  • 16年2月5日 07:5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母親節,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最早出現在古希臘;而現代意義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定為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人常說「嚴父慈母」,實際上,教育子女成才的「嚴母」也大有人在。在母親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在瓷器上領略一番「嚴母」的風采。

  民國粉彩孟母三遷故事圖帽筒(圖一) 

  《三字經》中有「昔孟母,擇鄰處」的傳誦名句,說的是在戰國時,孟子的母親為了讓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曾三次搬遷自己的住處。正因為孟母對兒子的悉心教育,才使孟子成為中興儒學的「亞聖」。這個粉彩帽筒就繪有孟母三遷故事圖:孟母穿著布衣,雙手微舉,嘴唇微動,似乎在向前方老婆婆打聽附近的情況。旁邊的侍女用竹竿挑著行李,靜靜地站立。前方的老婆婆頭髮花白,肩扛竹竿,身背竹簍,脊背彎曲,似乎在回答孟母的問題。小孟子一手拉著母親的衣角,一手放在嘴角,像在思考著什麼。背景是一棵開滿紅花的樹,亭亭玉立。此帽筒高28厘米,口徑12厘米,釉面滋潤,畫工精細,色彩舒雅。

  清代岳母刺字紋五彩大盤(圖二)

  岳飛的母親姚太夫人,在岳飛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個字,希望兒子永以報國為志,終身報效祖國。作為母教典範和婦女楷模的岳母,在國家危亡之際,勵子從戎,精忠報國,被傳為佳話,世尊賢母。這個五彩大盤就描繪了岳母刺字的場景:岳飛頭戴官帽,身穿官服,跪在地上,雙手扒開後背的衣服。身後是他的母親,一手托著岳飛脊背,一手拿繡花針,正抿著嘴唇專心致志地在岳飛背上刺字。右邊的兩個侍女竊竊私語,左邊的官員舉著令牌,書僮端著寶劍。此盤直徑36厘米,敞折沿、矮圈足,盤型周正,胎質細膩,溫和瑩潤,色彩和諧,美觀大方。

  晚清三娘教子淺絳彩大罐(圖三)

  三娘教子的故事出自明末清初戲曲家小說家李漁的《無聲戲》。三娘因倚哥頑皮不聽話,不用心讀書,生氣發怒,用刀砍斷機布,以示警告,從此以後倚哥勤奮讀書,事業有成。這個淺絳彩大罐展現的就是三娘教子的故事: 春風吹拂,桃紅柳綠,蝴蝶翻飛,正是春遊踏青的大好時光,三娘帶著幾個孩童,來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光的美好。一個穿紅衣的孩童,揮舞著扇子;一個穿綠衣的孩童,拿著一隻蜘蛛;一個穿紫衣的孩童,躲到了三娘的身後。三娘頭梳髮髻,身穿長衫,手拿鮮花,眉清目秀,溫文爾雅,形態端莊。整個畫面洋溢著一派祥和的氣氛。此罐高26厘米,口徑8.5厘米,底徑12厘米,畫工細膩,人物傳神,胎釉均佳,頗為難得。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