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林逋書法真跡欣賞(共17張圖片)
  • 17年10月24日 21:0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隱居孤山,自謂「梅妻鶴子」的林逋其實是個癡情人,書法真跡欣賞

林 逋,字君復。宋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詩人。少孤力學,不為章句。性恬淡好古,不趨榮利,家貧衣食不足,晏如也。初遊歷江淮間,久之歸杭州,結廬西源之孤山,十二年足不及城市。不娶無子,種梅養鶴,自謂「梅妻鶴子」。真宗聞其名,賜粟帛,詔長吏歲時勞問。逋嘗自為墓於其廬側。年六十二卒,州為上聞,仕宗嗟悼,賜謚「和靖先生」。

  逋善為詩,其詞澄浹峭特,多奇句,今所傳尚有三百餘篇。名句如「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又善書,工行草,筆意類歐陽詢、李建中。蘇軾高度讚揚林逋之詩、書及人品,並詩跋其書:「詩如東野(孟郊)不言寒,書似留台(李建中)差少肉。」黃庭堅云:「君復書法高勝絕人,予每見之,方病不藥而癒,方饑不食而飽。」明沈周詩云:「我愛翁書得瘦硬,雲腴濯盡西湖綠。西台少肉是真評,數行清瑩含冰玉。宛然風節溢其間,此字此翁俱絕俗。」

隱居孤山,自謂「梅妻鶴子」的林逋其實是個癡情人,書法真跡欣賞

林逋《松扇五詩卷》紙本行書,32×320.6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隱居孤山,自謂「梅妻鶴子」的林逋其實是個癡情人,書法真跡欣賞

林逋以詩著稱於世,一生隱居。此書詩卷筆勢瘦挺健勁,風格獨殊。起筆多用側鋒,多見露鋒而入,雖有隱鋒收筆,而更多露鋒而出,牽連映帶間亦見露鋒,不欲深藏圭角。以此其書勢於瘦挺中更為孤峭。林逋生於宋初,晚於李建中。

隱居孤山,自謂「梅妻鶴子」的林逋其實是個癡情人,書法真跡欣賞

評者多稱「林逋傷瘦,建中傷肥。」其實燕瘦環肥,各具其姿,書之為體,不可專執。要在用筆骨力,善筆力者多骨。書貴瘦硬方通神,與其太吧不若瘦硬。但用筆之勢,不可一概。林、李二人書體雖異,但都字中有骨。林書瘦而不枯,可樂得法。字形稍長略向右下取勢與李建中《土母帖》相似。

隱居孤山,自謂「梅妻鶴子」的林逋其實是個癡情人,書法真跡欣賞

但林書筆法瘦挺,結字尤峭勁,卷中一個「耳」字,六個「中」字,長豎都用懸針。六個「人」字,一撇側鋒而入,露鋒而出;一捺藏鋒而入,斂鋒而出。神清骨冷,氣韻非凡。宋代書法受五代書家楊凝式影響極大,筆勢多見遒放縱逸,宋代簡帖款工行寬字疏,尤受楊氏《韭花帖》影響。

隱居孤山,自謂「梅妻鶴子」的林逋其實是個癡情人,書法真跡欣賞

此卷行距極寬,行間是可寫入同形字體兩行,字距疏朗,字字清勁,氣足神完,極為瀟散有致。

卷後有蘇軾題詩書跋,七言古詩對林逋的詩,書和人品,極盡讚揚。卷中並有弘歷(乾隆)四疊其韻,以及王世貞、王世懋、王鴻緒、董誥等五家十段跋,蘇軾詩跋有句云:「詩如東野不言寒,書似西台差少肉。」林書確如其詩,「得梅之清」,與「疏影橫斜」、「暗香浮動」之句,異曲而同工。

隱居孤山,自謂「梅妻鶴子」的林逋其實是個癡情人,書法真跡欣賞

隱居孤山,自謂「梅妻鶴子」的林逋其實是個癡情人,書法真跡欣賞

林逋喜歡作詩,也善寫行書。在這件信札裡,我們可以看到,他的結體昂挺,筆畫線條細瘦,所以許多人形容他的字「有骨少肉」。而這件書法的字距、行距寬綽,字與字間多細筆游絲,起筆、收筆處多露尖削,轉折方硬等,因此他的字往往給人「清勁」的感覺。

隱居孤山,自謂「梅妻鶴子」的林逋其實是個癡情人,書法真跡欣賞

歷代評書,多有「字如其人」的聯想。林逋終隱山林,因此有人認為他的字脫卻了塵俗的習氣。也有許多人認為,他的字猶如他筆底下的梅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幽淡而雅致,耐人品酌細嘗。

隱居孤山,自謂「梅妻鶴子」的林逋其實是個癡情人,書法真跡欣賞

林逋《三君帖》冊 紙本行書 31.5×38.2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逋奉簡三君。數日前曾勞下訪。屬以多故。未果致謝。感愧感愧。牓名必已見了。彼珍重者。果為兩手所矣。呵呵。如因暇時許相過否。馳此不宣。從表林逋頓首。四月十七日。所託買物錢二索。省是前人留下。尚恐未足。餘俟面致。多感多感。

隱居孤山,自謂「梅妻鶴子」的林逋其實是個癡情人,書法真跡欣賞

林逋《尹君處士帖》墨拓

林逋被後人稱為和靖先生,北宋初年著名隱逸詩人

隱居孤山,自謂「梅妻鶴子」的林逋其實是個癡情人,書法真跡欣賞

梅妻鶴子

林逋家譜載,自五代始,世居福建長樂,傳至11世,鈃、釧、鐶、釴兄弟4人遷居奉化、象山,林逋父釴定居大裡黃賢村(今奉化市裘村鎮黃賢村)。逋系林氏第12世孫,故宅在奉化大脈岙口(今大茅岙)。一說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學,好古,通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自甘貧困,勿趨榮利。及長,漫遊江淮,40餘歲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以湖山為伴,相傳20餘年足不及城市,以布衣終身。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丞相王隨、杭州郡守薛映均敬其為人,又愛其詩,時趨孤山與之唱和,並出俸銀為之重建新宅。與范仲淹、梅堯臣有詩唱和。  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聞其名,賜粟帛,並詔告府縣存恤之。逋雖感激,但不以此驕人。人多勸其出仕,均被婉言謝絕同,自謂:「然吾志之所適,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貴也,只覺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林逋

隱居孤山,自謂「梅妻鶴子」的林逋其實是個癡情人,書法真跡欣賞

飼鶴圖

終生不仕不娶,無子,惟喜植梅養鶴,自謂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  既老,自為墓於廬側,作詩云:「湖上青山對結廬,墳前修竹亦蕭疏。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有人問:「何不錄以示後世?」答曰:「我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後世乎?」有心人竊記之,得300餘首傳世。 

隱居孤山,自謂「梅妻鶴子」的林逋其實是個癡情人,書法真跡欣賞

 天聖六年(1028)卒,年六十一,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州為上聞,仕宗嗟悼,賜謚「和靖先生」,葬孤山故廬側。  今存詞三首,詩三百餘首。後人輯有《林和靖先生詩集》四卷,其中《將歸四明夜話別任君》、《送丁秀才歸四明》等為思鄉之作。《宋史》卷四五七有傳。宋代桑世昌著有《林逋傳》。故宮繪畫館藏有所書詩卷。  張岱在《西湖夢尋》說,南宋滅亡後,有盜墓賊挖開林逋的墳墓,只找到一個端硯和一支玉簪。現在杭州西湖孤山面對北山路一側,仍有「放鶴亭」和「林和靖先生墓」,便是紀念林和靖的景勝。

個人成就

  林逋,善繪事,惜畫從不傳。工行草,書法瘦挺勁健,筆意類歐陽詢、李建中而清勁處尤妙。

隱居孤山,自謂「梅妻鶴子」的林逋其實是個癡情人,書法真跡欣賞

王震畫

林逋攜鶴

長為詩,其語孤峭浹澹,自寫胸意,多奇句,而未嘗存稿。風格澄澈淡遠,多寫西湖的優美景色,反映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趣。如七律《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一詩,清冷幽靜,閒淡渾遠,是其詩風的典型體現。《山園小梅》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成功地描繪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風姿,被譽為千古詠梅絕唱。陸游謂其書法高絕勝人。蘇軾高度讚揚林逋之詩、書及人品,並詩跋其書:「詩如東野(孟郊)不言寒,書似留台(李建中)差少肉。」黃庭堅云:「君復書法高勝絕人,予每見之,方病不藥而癒,方饑不食而飽。」明沈周詩云:「我愛翁書得瘦硬,雲腴濯盡西湖綠。西台少肉是真評,數行清瑩含冰玉。宛然風節溢其間,此字此翁俱絕俗。」。林逋書法存世作品僅3件,《自書詩帖》是其中篇幅最長者。

梅妻鶴子真相

  林和靖死後的待遇是杭州西湖的蘇堤之上,建了三個「三賢堂」,其中兩位是唐代白居易、宋朝蘇東坡。另一位,就是終生白衣的林和靖。 

隱居孤山,自謂「梅妻鶴子」的林逋其實是個癡情人,書法真跡欣賞

林逋坐姿畫像

 更有甚者,宋室南渡之後,杭州變成了帝都。下令在孤山上修建皇家寺廟,山上原有的宅田墓地等完全遷出。可唯獨留下了林逋的墳墓。而這也給林逋,帶來了最後的禍事,南宋滅亡之後,有盜墓賊以為林逋是大名士,墓中的珍寶必定極多。於是去挖。  可是墳墓之中,陪葬的竟然只有一隻端硯和一支玉簪。  端硯與男兒,那是林逋自用之物,那隻玉簪呢?終生不娶的林逋到底有著怎樣的往事,才讓他在青年時就灰心於世途,歸隱林泉終老此生?  或許他的另一首以女子口吻所寫的小詞才是他的心聲--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對迎,誰知離別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己平。

隱居孤山,自謂「梅妻鶴子」的林逋其實是個癡情人,書法真跡欣賞

林逋行書

為林逋歎息,不如為他祝福,願他在天上一切如意,能見到他一生懷念的人……但無論怎樣,他再高潔出塵,也只是個人的情懷,清和淡雅之風敵不過剛烈直腸之輩。人類社會延續,一個民族的興旺都離不開心懷天下的人的支撐。  這樣的人,和他們的詞,才是宋代文人的真正精華。林逋之後,一個真正的傳奇正在默默無聞地耕耘,這個人的偉大,讓後來以品評歷代人物為己任,把刻薄當樂趣的南宋大聖人朱熹都稱譽為--宋亡,而此人不亡,為國朝三百年間第一人!——轉自《如果這就是宋史》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