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同書法飄灑圓秀(1張圖片)
  • 25年7月29日 21:3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當代書法大師舒同(1905—1998),以寬博端莊、飄灑圓秀的“舒體”書法開一代宗風,備受海內外推崇。舒同的墨寶,也引來眾多收藏愛好者的熱捧。 

  舒同的書法根植於顏體的底蘊,在結體上從楷、行、草、篆、隸五體各取一分,風格上從顏真卿、柳公權各取一分,從何紹基取半分,融諸體為一爐而自成面目,終於創立了名揚天下的舒體,又稱“七分半書”。行草楹聯“洗硯魚吞墨 烹茶鶴避煙”(見圖),即是舒同的代表作之一。 

  這句楹聯,出自宋朝詩人魏野的作品《書逸人俞太中屋壁》,全詩為“達人輕祿位,居處傍林泉。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嫻惟歌聖代,老不恨流年。靜想閒來者,還應我最偏。”描寫了隱士俞太中的幽居之趣和閒散安逸的心境。 

  歷代學顏體而成功的書法家,如錢灃、何紹基、翁同龢、譚延闓等,多以寫楷書為主,相比之下,舒同既能楷書又能行書、草書,其特點是雄渾博大、外柔內剛,有些筆法近似顏體而又別具一格。從這幅作品看,運筆靈活自如,在雄健之中不失瀟灑,於莊重之中又有輕鬆之感,看得出作者落筆時的爽心愜意,正如舒同的詩中所說:“側勢遠從天上落,模波雜向弩中生。靜如油漆輕輕抹,動似蛇龍節節銜。” 

  20世紀80年代,是舒同藝術生涯的頂峰時期。此時的舒體字正大宏闊,技藝已臻爐火純青的化境。舒同將個人風格貫穿於各種書體,稍加嚴謹便成莊重而生動的行楷,放筆揮灑則為蘊藉而酣暢的行草,真所謂入古又出古、師古不泥古。舒同是歷史上少數幾個寫顏體並且真正能得其精神的人,他的書法影響了整整一個時代。 

  舒體字因其動靜多姿,受到了無數書法愛好者的傾慕,又由於其特殊的觀賞美感,曾經在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被廣告裝潢行業人士廣泛應用於店招、宣傳畫等。如今,舒體字輸入電腦字庫後,又得到了報刊雜誌編輯的應用與喜愛,愈加顯出其獨特的魅力。 

  對於舒同的書法,著名學者王元化曾有這樣的評價:“舒同的字像他本人一樣,雍容大度而又質樸無華,不帶任何眩人眼目的做作之習,而只有一種精神內斂、氣度厚重的自然氣韻。”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