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沈度(1357~1434),明代書法家,字民則,號自樂。華亭(今上海金山)人。明洪武時舉文學不就,永樂時則以善書選為翰林典籍。他擅長篆、隸、真、行諸體書,其小楷始化於虞世南、趙孟頫等,《千字文》通篇筆致雍容矩度,結體緊密勻停,外取縱勢,線條遒勁圓潤,端莊而不失秀逸,極具文人本色的典雅清新。沈度深受明成祖朱棣的賞識,稱其為「我朝王羲之」,名重一時,乃至片紙千金。明代最典型的台閣體書法風貌,便是由沈度創立的。沈度書法代表作品傳世的有楷書《敬齋箴》、楷隸書《四箴》、行書《詩頁》等。
「館閣體」明朝稱「台閣體」。台閣體書法早在宋代即已出現,至明代,因其適合皇家的欣賞口味和審美標淮,而獲得很大發展,遂成為一種獨立的書體形式。但也有人認為台閣體書法結體缺少變化,意趣不足,而持批評態度。今人仍有譏諷啟功先生的書法是館閣體,先生在世時曾答:我沒有館閣體寫的好。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