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與青銅、陶瓷、書畫相比較,在中國藝術品市場中處於什麼地位 (共10張圖片)
  • 22年3月18日 04:24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古玉的地位非同一般,它是中國人最喜歡的一種物品,被認為是靈性的存在。千百年來,皇室貴族以佩戴古玉為榮,甚至死後也要陪葬古玉,認為這樣能讓自己長生,保護自己的遺體。

古玉不僅在文化中有著獨特地位,在醫學上也有獨特的價值,這一點在古書本草綱目中就能瞭解到。不過,中國的藏品眾多,很多人都希望更客觀的瞭解古玉的價值,因此,近日關於古玉與青銅、陶瓷、書畫相比較,在中國藝術品市場中出於什麼地位的問題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地位呢?

一直以來,古玉都是市場中備受喜愛的寵兒,它的美、它的價值都讓無數藏家為之癡迷。今年,一場被譽為是最高水準的高古玉拍賣會讓古玉成為眾人心中的焦點,也再次驗證了古玉的價值。雖然它沒有旺到堪比一切藝術品,但也是不容忽視的存在。

從2009年到2019年,這十年裡,古玉的地位一直在提升。尤其是今年,古玉的地位簡直到了沸騰的地步。先是4月5日,春季拍賣中,古玉以1.78億港元價格成交,被稱為是最高水準的古玉拍賣會。到了6月1日,又推出了高古玉拍賣專場,表現不俗。

業內人士對古玉的價值和地位都感到欣慰,認為它就該有著這樣的待遇。但是,也有人覺得,古玉不如青銅、陶瓷、書畫,尤其是青銅價值無上,陶瓷稀有,書畫更是價格過億,這些都讓不少人認為古玉雖然有價值,卻不如這三種藝術品。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專業藏家表示,古玉在收藏市場中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高熱,相反很長一段時間裡,古玉都是坐冷板凳的,究其原因,古玉很多,精品很少,大家看不懂,也沒覺得古玉有多好,這就造成很多瑰寶被埋沒。不過,隨著現代人對古玉文化的瞭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癡迷於古玉收藏,古玉的市場價格才慢慢漲起來。

至於古玉在藝術品市場中的地位和價格,這一點要看古玉的價值。一般來講,先秦之前的古玉很多都是低價值的,為什麼?很簡單,製作不如現代精緻,保存不夠完好,而到了戰漢之後古玉得到極大的發展,無論是造型、設計還是製作,都是非常精美,深受追捧的,因而這些古玉的價格都非常高,過億元的不在少數。

收藏界將百年之久的玉石都稱之為古玉,但只有漢代以前的被稱為是高古玉。這些玉石經歷歷史的變化,時間的雕琢,最終呈現出不一樣的姿態和美感,因此在藝術品市場中他們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的,價值也是如此。

古玉價格參考:

1:清乾隆白玉痕都斯坦式瓜稜式羊首杯,尺寸:19厘米,估價:HKD 8,000,000 ~ 12,000,000,成交價: HKD 10,280,000 ,成交時間:2016.04.06,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6年春季拍賣會。

此類取材淨白玉料、作工細緻入裡之痕都斯坦式玉作,因循古印度蒙兀兒皇朝傳統。乾隆中期二十一年(1756),記載痕都斯坦玉器自中亞傳入,進貢帝王,深得君心,自此以降,同類貢品時可見之。造辦處亦招募回族玉匠,琢作此類玉器。不出數載,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造辦處之中國匠人已能十足摹作。乾隆帝傾愛痕都斯坦式玉器,曾作超過七十首御制詩,讚譽匠人臻化巧工,玉質純潔淨美。如香港蘇富比2004年4月25日拍出一件白玉蚌式杯,精巧雅致,刻有乾隆甲午年(1774)中秋所贊之《題痕都斯坦玉飲器》詩(收錄於《清高宗御制詩文全集.御制詩四集》,卷18,頁14),詩文如下:
西昆玉工巧無比,水磨磨玉薄如紙,
制為飲器佐閜碗,形異梓人載周禮;
半匡芰荷葉翻上,一朵薝卜花承底,
又如老蚌擘方諸,映月分明欲生水;
撫不知痕視知痕,何以措思何運指,
奇技直擬下增椎,徐觀又復弗忍耳。
詩文後段明顯可見乾隆帝對玉匠「措思」、「運指」的深究,對其「奇技」的折服及對玉器的愛不釋手。

此杯玉質淨白,工藝細膩,造形陽剛有力,羊首面容生動,下頦須胡彰顯力度,線條微彎融入瓜形杯身,杯足作蓮花盛放,外壁細琢蜷曲枝葉。玉色乳白淨潔,彷若世外之物,深得乾隆帝慕奇之好。

2:清乾隆戊寅年(1758)白玉御制贊阿必達尊者山子,尺寸:高21厘米,估價:HKD 8,000,000 ~ 15,000,000,成交價: HKD 9,640,000 ,成交時間:2016.05.30,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6年春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寅》、《大清乾隆年造 》、《十六》楷書刻款
刻文:
第十六阿必達尊者
戊寅
擎經炷香,供養如是
能所兩忘,於一彈指
貫休作像,觀鵬摹真
黃花翠竹,萬億化身。

此山子雕工利落,層次豐富,生動刻畫阿必達尊者端坐石窟中,旁邊擺放著香爐及香盒,一手執拿經書,構圖跟五代高僧貫休作畫的十六羅漢圖非常接近。乾隆皇帝於1757年第二次南巡期間,到杭州西湖聖恩寺禮拜,並首次看到該寺收藏的貫休十六羅漢圖,對之大為欣賞,不但親筆在畫上題字,亦命宮廷畫師丁觀鵬仿畫。皇帝對十六羅漢圖珍重不已,朝廷亦出現大量以羅漢圖為藍本的藝術品,其中以玉器為多。如本山子上刻有乾隆年款及御題詩,可見乾隆帝非常珍愛以十六羅漢圖為題材的器物。故宮博物院藏一件嵌玉十六羅漢大屏風,上面阿必達尊者造型與本拍品非常相似,均是以貫休作品為藍本。另外山子底部刻寫《十六》,表示主題人物為第十六羅漢阿必達尊者,可從中推測當時供養的羅漢像不止一尊,非常有可能是一整套十六或更多尊。咸豐十一年,太平天國叛軍攻陷杭州,聖恩寺遭劫難,貫休原作從此流失,幸而通過各類獻予乾隆皇帝的羅漢圖文物如本山子,使今人仍能從中窺探貫休真跡之風采。1758年,清廷平定準噶爾叛亂,收復新疆,使得清廷能取得上好的玉料,也因此能作出精美的大型玉雕作品。此件玉山正是乾隆皇帝文治武功鼎盛時期的最佳見證。

3:十七世紀末青白玉童子牧牛,尺寸:11厘米,估價:HKD 3,000,000 ~ 5,000,000,成交價: HKD 9,380,000 ,成交時間:2011.04.08,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1年春季拍賣會。

4:良渚文化晚期約公元前2600-2300年玉神人紋九節琮,尺寸:高23.5厘米,估價:HKD 3,000,000 ~ 5,000,000,成交價: HKD 8,500,000 ,成交時間:2017.11.29,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7年秋季拍賣會。

國立故宮博物院,《群玉別藏續集》,台北,1999年,圖錄圖版27號
琮玉料深褐綠色,外方內圓柱體,上寬下窄,中心有圓孔,兩端各一四方委角形口。共九節,以凹槽為界,每節四角雕琢神人紋,兩細圓圈表示眼睛,上面兩道突起弦紋表示羽冠,下面一道凸橫表示鼻子。
此琮體積修長,為良渚玉琮之較大例子,用料不菲,當時應為重要祭器。

5:元代白玉錯金馬頭形器(一對),尺寸:通高24厘米,估價:RMB 6,800,000 ,成交價: RMB 8,250,000 ,成交時間:2011.01.09,拍賣公司:北京中嘉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1年古代玉器專場拍賣會。

總重5165g
白玉質地,通體受沁呈褐色。圓雕一對馬頭,工匠以非常精湛的工藝把馬首表現的十分形象,貼切寫實。馬眼炯炯有神,張口,露出整齊的牙齒,鬃毛向上,威風凜凜。通體錯以金線,富麗堂皇。馬頸處鑽兩圓孔。元代蒙古族統治中國,蒙古又是馬背上的民族,對馬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故此對馬首為元代蒙古民族的代表作品。

6:清乾隆白玉留皮八方壺,尺寸:寬20.5厘米,估價:RMB 6,500,000 ~ 8,500,000,成交價: RMB 7,475,000 ,成交時間:2017.12.18,拍賣公司: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北京保利十二週年秋季拍賣會。

備註
日本重要私人收藏,得自大正元年(1912年)

此壺白玉料,局部留皮,通體無暇無裂,油潤瑩細,玉澤勻淨,為和田籽料上品。局部染色,為乾隆時期玉作特色。器形仿紫砂八方壺形制,壺身、曲流、環柄、壺蓋、壺鈕、圈足,均以四方側角構成,實為八方。壺鈕至圈足自上而下八根線條將壺身份為八個塊面,壺蓋、曲流、環柄、圈足順其巧妙延續,變化規正有序,全身貫通。雕刻線條流暢,線面挺括平正,輪廓分明,給予人們乾淨利落,明快挺秀之感。變化合度,器型章法純正,給人以平穩莊重之態,可謂「方中寓圓,方中求變,口蓋劃一,剛柔相稱」。壺身循「良玉不雕,美言不文」之則,光素無紋,僅壺嘴與環柄略雕龍紋以作修飾,線條柔和精緻。
以玉為壺,典故內涵豐富。玉壺晶瑩剔透,可指代月色皎潔,風光明澈。如唐代朱華之詩:「影開金鏡滿,輪抱玉壺清。」玉壺也可代指神仙之境,如《後漢書˙費長房傳》與東晉葛洪《神仙傳》皆記載費長房與壺公之傳說。壺公為東漢時買藥之翁,常懸一壺於市肆中出診,市罷輒跳入壺中。費長房後跟隨其同入壺中修煉,隱淪仙路,因而後人王績有「玉壺橫日月,金闕斷煙霞」,陳子昂有「曷見玄真子,觀世玉壺中」之描述,李白有「君看昔日汝南市,白頭仙人隱玉壺」之感慨。

而玉壺最為常見意向則為明淨高潔。古代君子以玉喻德,取其喻義,以玉壺喻操守。南朝鮑照最早以壺喻人,「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後唐代羊士諤有詩 「氣直慚龍劍,心清愛玉壺」。王昌齡「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之詩,表達對正直品格的追求,冰壺秋月並行成為高潔品性的隱喻。此壺所用之玉瑩徹無瑕,恰給人以「玉壺知素結,止水復中澄。堅白能虛受,清寒得自凝」的純淨之態。壺形八方,線條挺正,又含君子行事方正之意。方正最早出於《管子˙形勢解》:「人主身行方正……行發於身而為天下法式者,人唯恐其不復行也。」《世說新語》將其列為君子品德之五。清代玉壺工藝巧奪天工,紋飾多機巧繁麗,而此壺則反其道而行,雖不事雕琢,但工料俱佳,器形素雅,寓意高潔,甚為難得。

7:16/17世紀蒙兀兒白玉葉耳罐,尺寸:寬12.5厘米,估價:HKD 5,000,000 ~ 7,000,000,成交價: HKD 7,240,000 ,成交時間:2015.06.03,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5年春季拍賣會。

罐白玉質,圓口微撇,短頸,深膛,方圓形足外撇罐白玉質,圓口微撇,短頸,深膛,方圓形足外撇。腹部光素無紋飾,頸琢葉紋,肩兩側飾對稱葉形耳,近足處環飾花瓣紋,足底飾四層花瓣圖案,俯視器底,足部花卉與脛部花卉於視覺上合為一朵大花,別具匠心。
此罐掏膛規整,琢磨圓熟,玉色瑩潤,器薄如紙。所謂「良玉不琢」,如此美玉不用雕琢,保持其天然的美。
據《清史稿》記載,約乾隆二十一、二年(1756-57)間,乾隆皇帝統一新疆之後,有「和卓氏回部吉和札麥女」入 ,被冊封為「容妃」,即後來民間傳說的「香妃」。自此以後,中國通往伊斯蘭世界的大門就此打開,精雅溫潤、精雕細琢的來自中亞、南亞、西亞以及東歐的伊斯蘭玉器經新疆傳入京城,令乾隆皇帝為之驚艷,也為中國玉器的創作增添了異國風味。
由於乾隆不諳二者之差異,而統稱之為「痕都斯坦玉器」。因此「痕都斯坦」一辭,在地域上專指北印度,然而清宮中的痕都斯坦玉器卻包括來自北印度及土耳其的兩種玉器。此件即為來自蒙兀兒帝國玉器中的佼佼者。乾隆對這類充滿伊斯蘭異國風格的藝術品甚為鍾愛,常為之賦詩撰文。他一生作詩無數,有超過八百首與玉器有關,其中有五十多首與痕都斯坦玉器有關,可見他對此類胎薄體輕的玉器有所偏愛。

8:清乾隆御制和闐青玉「永玉茶碗」御制詩碗,尺寸:13.1厘米,估價:HKD 2,000,000 ~ 3,000,000,成交價: HKD 7,220,000 ,成交時間:2010.10.07,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0秋季拍賣會。

《戌寅仲夏御制》字
《會心不遠》《德充符》印
《大清乾隆年制》款
此和闐青玉茶碗,玉質瑩潤雅致、微泛墨斑,正合清宮偏愛色深美玉之喜好、實為珍品。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