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陶,新石器時代文化「仰韶文化」(共4張圖片)
  • 15年12月23日 16:5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中國最早的陶器出現於新石器時代,多為泥質或夾砂紅陶,質地比較粗糙。當時燒製陶器是在露天下採用覆燒方式,故陶胎表現為磚紅色而稱之為紅陶。夾砂紅陶因其耐熱性能常被用作炊具。

紅陶是新石器時代出現的一種器表呈紅色的陶器。人類發明陶器以紅陶為主,灰陶、黑陶次之,紅陶分細泥紅陶和夾砂紅陶兩種,主要原料是粘土。它的燒成原理是:陶坯入窯焙燒時採用氧化焰氣,使陶胎中的鐵轉化為三價鐵,器表便呈紅色。根據陶胎粗細及含砂與否,可分為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馬家濱文化等都以紅陶為主。

紅陶,新石器時代文化「仰韶文化」

紅陶—新石器時代出現的一種器表呈紅色的陶器。它的燒成原理是:陶坯入窯焙燒時採用氧化焰氣,使陶胎中的鐵轉化為三價鐵,器表便呈紅色。根據陶胎粗細及含砂與否,可分為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

紅陶,新石器時代文化「仰韶文化」

顏色呈土紅色、磚紅色或褐紅色的陶器。紅陶是中國最早的陶器品種之一,在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各個文化中最為普遍。10000多年前的的河北徐水南莊頭遺址、江蘇溧水神仙洞遺址出土的中國最早的陶器遺物主要是紅陶。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的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馬家濱文化、大溪文化等等,人們生活中使用的陶器,紅陶占很大比例。精美的彩陶、彩繪陶,陶胎本色均是紅色。以後各個歷史時代,紅陶的使用雖然逐漸減少,但一直沒有中斷。在陶器燒製到一定程度將窯內火焰的性質控制為氧化焰,在氧化氣氛焙燒下,陶土中的金屬鐵大部分轉化為三價鐵,還原比值低,燒成的陶 器即呈現紅色。陶土比較純淨細膩、含細砂極少者,稱為泥質紅陶,主要作飲食器具和盛儲用具。陶土中摻有細砂者,能耐火,主要作炊具用,稱為夾砂紅陶。在中國考古學史上,紅陶是1921年在河南省澠池縣的仰韶村最先發現的,因此稱這種新石器時代文化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遺址裡有紅陶、灰陶、彩陶和黑陶等。以後隨著中國考古學的發展,在許多文化遺址裡都發現了紅陶。

紅陶,新石器時代文化「仰韶文化」

紅陶,新石器時代文化「仰韶文化」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