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題材有哪些
  • 17年2月2日 13:1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唐卡題材有哪些,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它類似於漢族地區的卷軸畫,多畫於布或紙上,然後用綢緞縫製裝裱,上端橫軸有細繩便於懸掛,下軸兩端飾有精美軸頭。畫面上覆有薄絲絹及雙條綵帶。涉及佛教的唐卡畫成裝裱後,一般還要請喇嘛唸經加持,並在背面蓋上喇嘛的金汁或硃砂手印。那麼唐卡題材有哪些呢?

唐卡的題材和內容豐富多彩,包含有宗教的內容,也含有非宗教的內容。大致有這麼幾類:佛、菩薩、佛母、羅漢、護法、上師或歷史人物、教規、神話傳說、醫藥和天文歷算、歷史故事、建築、法器圖案等。

早期的唐卡畫主題十分突出,即以一個主尊佛、菩薩、度母、護法神為主,很少繪主尊以外的眷屬、供養等陪襯背景和裝飾,畫面簡單明瞭。然而到了藏傳佛教後弘期,即10世紀以後,形成了眾多教派共處的繁榮局面,唐卡繪製的高僧大德開始考慮這一多教派共處的社會現實,增加了以主體神像相關的細節和背景裝飾。出現了佛傳故事、本生畫、經變畫、本尊、菩薩、護法、上師、大成就者、壇城、變化身等多種題材內容。這一被稱為西藏“百科全書”式的繪畫,不僅包含有佛教的豐富內涵,還將觸角伸向了歷史、現實人物、民俗風情、醫學、天文歷算、音樂舞蹈等方面。在同一幅唐卡畫中,有不同教派創始人同列“空界”的畫面。但各教派在繪製唐卡時還是側重突出教派特色,如寧瑪派和薩迦派都有特殊的表現。一般唐卡分為三部分繪製,中間繪“本尊”佛,上部為“空界”(聖界),以“法身”、 “報身”、“化身”,日、月等;下部為“地界”(凡界),繪空行、護法、僧侶、眷屬、供養人等。唐卡繪製有佛教的儀軌和定制,成書於四世紀以後印度笈多王朝時期的《度量經》奠定了唐卡造像體系的基礎。

在唐卡中,最重要的內容當屬“佛祖”造像。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是各教派共同崇信的佛祖,是顯教和密教派共尊之本師。各教派繪製“佛祖”時一般採取兩種佈局方式:一種以釋迦牟尼為中心,佔據畫面大部分,用蓮座、背光、花蔓作簡單的襯托。另一種在佛祖的上方“空界”繪畫有該教派的創始人祖師像,表明唐卡出自的教派。這是比較常見的畫法。釋迦牟尼也有兩種裝飾:佛像裝和菩薩裝。如佛祖身披袈裟,沒有項璉、瓔珞。左手托缽,右手施觸地印,結跏跌坐於蓮台上,只有樸素的頭光和背光。上邊繪有蓮花生大師坐像,表明是寧瑪派的繪畫風格。釋迦牟尼以菩薩裝繪製的佛像,頭戴珠寶佛冠,蓮花耳當、瓔珞項圈、雲紋披肩,華麗而莊嚴,坐姿與手印同上。但在佛祖“地界”繪有十一面觀音、度母,以及供養人。“空界”還繪有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和其弟子賈曹傑、克主傑像,是典型的格魯派風格。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是青海古稱宗喀地方人,但在西藏有更大的影響。格魯派形成後,首先在西藏弘傳開來,並從1409年傳召大法會開始,先後建成格丹寺、蜇蚌寺、色拉寺和扎什倫布寺。17世紀和18世紀先後在青海建成塔爾寺、甘肅建成拉卜楞寺。在近600年的歷史中形成了達賴、班禪兩大活佛的轉世系統,特別受到清王朝的扶植後,一些教派受其影響逐漸皈依格魯派。

以上就是關於“唐卡題材有哪些”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