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不論朝代如何更迭,每朝皇帝均會主宰百姓的意識。每人的嗜好和風格都有所不同,所以督造官會根據皇帝的喜好,揣摩皇帝的心思,或者引進的先進原料或技術,據此來燒製官窯瓷器,最終所呈現出來的官窯瓷器極具鮮明的時代特徵。
據《大明會典》記載,洪武二年恢復了 「匠籍制度」,窯場常年維持著數以千計的工匠為朝廷燒造瓷器。這些工匠世代相傳技藝精湛,或是從民間招募而來的能工巧匠。
當時由朝廷壟斷最重要的原料高嶺土、麻倉土,如今已經消耗殆盡,再也沒有了。而燒製青花瓷所需的青料,朝廷也嚴格管控,民窯難於得到,因此,官窯比同期民窯產品精良百倍。
此器通體黃釉,滿繪勾蓮寶相花,長頸,口沿一道如意紋,中部旁塑有鎏金象耳,腹作海棠形,開光亦作海棠形,兩面均繪西洋母子圖,底及內壁施昂貴之綠松釉。
畫風是當時歐洲盛行的洛可可式,加以西洋透視法的構圖和點彩的陰影畫法,在乾隆手中把玩細賞時,就像透視水晶球般,將西洋的景色和人物一瞬間超越地域和空間的阻隔,來到乾隆跟前。
乾隆 粉彩黃釉海棠形開光西洋人物象耳長頸扁瓶 尺寸:
口徑:4.4×4.6cm
高:33.2cm
足徑:8.8×6.8cm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