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黃葉是佛寶(共3張圖片)
  • 17年10月15日 00:0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3

  明晚期開始,瓷畫中出現了一種以一片樹葉為主體的圖案(圖1-圖3)。樹葉是最普通不過的植物形象,為什麼能在瓷畫中佔有一席之地?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其實在當時人們的心目裡,入瓷畫的並不是普通的樹葉,而是一件寶物。這一點從圖中樹葉用飄帶裝飾已可見一斑。因為明清瓷畫中,許多寶物都是用飄帶襯托這一手法來表示其珍寶特性的。

圖1

圖2 

  那麼,這種樹葉是什麼寶物呢?這要從佛教的一個比喻說起。在佛教經典《大般涅槃經》卷二十“嬰兒行品第九”中,佛講了這樣一段話: 

  “又嬰兒行者,如彼嬰兒啼哭之時,父母即以楊樹黃葉而語之言:莫啼,莫啼,我與汝金。嬰兒見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然此楊葉實非金也。木牛、木馬、木男、木女,嬰兒見已,亦復生於男女等想,即止不啼。實非男女,以作如是男女想,故名曰嬰兒。” 

  文中“嬰兒行”是指一種如哄嬰兒一般的修行方法。這段文字的意思是:一個還未覺悟之人,猶如嬰兒一般。當嬰兒啼哭之時,他的父母會拿一片楊樹的黃葉給他,哄他說:不哭,不哭,我給你一片黃金。嬰兒看見樹葉後,以為真的是黃金,就止聲不哭了。同樣的,嬰兒見到木頭做的牛、馬、男人、女人等玩具,生發出男人、女人的想像,也會止聲不哭。其實嬰兒見到的不是真的男人和女人,卻把玩具當真人,這就是嬰兒。這個比喻後來被概括成四個字的成語,叫“黃葉止啼”。 

  在講完“黃葉止啼”的比喻後,佛又繼續說了一段與“黃葉止啼”類似的教人如何覺悟的方法: 

  “如來亦爾。若有眾生欲造眾惡,如來為說三十三天常、樂、我、淨,端正自恣,於妙宮殿受五欲樂。六根所對無非是樂,眾生聞有如是樂,故心生貪樂,止不為惡,勤作三十三天善業。實是生死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為度眾生方便,說言:常、樂、我、淨。” 

  這段話的大意是:幫助人覺悟也是如此。眾生的貪念決定了他們總是想做壞事,已經覺悟的佛就給他們說三十三天中有恆常、快樂、自我、清靜等的好處,讓他們不要在世間放縱自己作惡,而是爭取到天宮去享受色、聲、香、味、觸等五種人欲的永恆樂趣。人的六根無非是追求享樂,聽到天宮有“五欲樂”,眾生便會心生貪念,不再在人間作惡,而是勤奮地做善事,想進天堂去。人的生死過程其實是“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的,之所以要說“常、樂、我、淨”,只是為“度眾生”採用的一種方便法門而已。 

  由此可見,佛對眾生講天宮中有“常、樂、我、淨”諸多好處,無非是一種“黃葉止啼”的方法,先用天宮“五欲樂”把眾生吸引到學佛的道路上來,讓他們做善事,慢慢地再讓他們領悟到佛性本“空”的真諦。 

  對“黃葉止啼”的辦法,佛門內外的人有絕然不同的看法。信奉儒家思想的人認為這是一種虛假騙人的把戲。比如明代著名理學家耿定向曾經評論佛教徒誦讀《准提咒》道:“友有持誦《准提咒》者,謂可致諸福用雲。……福田由於命,命受自天。蓋莫之為而為,莫之致而至者也。眾生以有心求,是求無益於得矣。咒無文義,蓋令誦者思惟不起,則意念泯而知識忘,此心歸於天矣,斯其為福孰大焉。黃葉止啼,此類是也。”(《耿定向集》卷之九)耿定向相信人的福分是上天賜予的,不是靠誦經唸咒得來的,念誦《准提咒》純粹是“黃葉止啼”,欺人無用之舉。 

  相反,佛教則把“黃葉止啼”看得很重,認為“黃葉”是引導眾生跨進學佛大門,最終到達覺悟境界的重要方法。因為眾生的根器不同,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開導他們,這叫作“權教”(權宜教法)。不同的方便法門都是止啼“黃葉”。淨土宗一心念佛是“黃葉”,禪宗當頭棒喝是“黃葉”,高僧甚至認為,佛教的三藏十二部佛法本質上都是“黃葉”,是用來幫助眾人渡河的筏子。佛教信徒要學習佛法,但不能執著於佛法。當一個人真正覺悟後,這些佛法經典還有什麼用處?就像渡河到達了對岸,筏子是可以丟棄的東西。學佛的最終目的是覺悟,但不能因此小看了“黃葉”的作用。對絕大多數芸芸眾生來說,如果沒有“黃葉止啼”這樣的方便法門,他們又如何肯走上學佛的道路?“黃葉”能夠“止啼”,當然是個寶物。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黃葉”才能單獨登上瓷畫舞台。 

  對一片樹葉作上述論證,或許還不能完全令人信服。我們不妨再來看一下圖3這幅瓷畫。這是一隻瓷盤殘器,盤底畫著的是一張“黃葉”和一顆“如意珠”。“如意珠”是藏傳佛教崇拜的另一種寶物,與“黃葉”比肩而立在一起,顯然是因為兩者都是佛教推崇的寶物。由此可以佐證本文所言不虛。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