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搭民燒瓷器(共6張圖片)
  • 20年4月10日 19:54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在彩瓷的各類品種中,粉彩最蓬勃發展,官民窯同時燒造,是唯一能與瓷器的主力軍「青花」抗衡的。說了那麼多彩瓷,其實,燒造量最大、使用最廣泛的還是青花瓷。清代的青花瓷器以康雍乾時期最為精美,尤其是康熙朝。

前面介紹過清初時期的歷史背景,順治十一年(1654),御器廠開始恢復燒瓷,民窯也逐步恢復規模生產。順治年間,仍沿襲明末採取的臨時應急措施,「有命則供,無命則止」。官窯生產時停時續,所以官窯瓷器並不多見。順治年間延續明代的「官搭民燒」制度,主要燒青花瓷器,鈷料用浙青,釉色灰暗。

官搭民燒是明代嘉靖時期興起的,因為御器廠難以完成宮廷下達的燒造任務,就把一部分瓷器分派給民窯去完成。這種權宜之計,後來變成了一種制度。明代以太監為督窯官,他會挑選條件最好的民窯,佔據最好的窯位,令民窯代燒。燒成後,對成品進行嚴格的檢驗,稍有瑕疵就令民窯賠補。而且,還專將「細膩脆薄,最為難成」的瓷器交予民窯燒造,一旦燒不好,就要賠錢,或者到御器廠購買合格的瓷器來頂替。明代的官搭民燒,雖然形成了剝削和被剝削的關係,但還是打開了官民交流的一個窗口,開始了互動。

到清康熙十九年(1680),清軍平定三藩之亂已奠定勝局。當年,開始燒造御用瓷器。康熙帝解除了明代限制民窯生產的種種禁令,延續官搭民燒的制度。官窯器完成了制坯成型的工序,然後在民窯中搭燒,完成後付與費用。

康熙中期在青花浙青料中摻入了雲南產的珠明料,使髮色特別亮麗。您看我館展出的「康熙青花十八學士圖三足筆筒」、「康熙青花枯枝花鳥紋梅瓶」,這是八大山人的畫風,小鳥都瞪著眼睛,表示對時事的不滿。因為戰爭,康熙時期有很多刀馬人的畫片。

清康熙 青花十八學士圖三足筆筒

觀復博物館藏

清康熙 青花枯枝花鳥紋梅瓶

觀復博物館藏


清康熙 青花空城計圖盤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雍正青花瓷也使用浙青,但造型和裝飾與康熙青花挺拔、遒勁的狀態不同,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風格。雍正帝特別勤政,除了批閱奏折,最大的樂趣就是賞玩瓷器。據檔案記載,他曾多次規定瓷器的造型、花紋圖案,不僅要求燒成的瓷器各部分尺寸適度,而且重視氣勢和神韻,講究輪廓線的韻律美,燒造的御用瓷器必須經他審定。您看觀復展出的「雍正青花封侯圖琵琶尊」、「雍正青花輪花纏枝海浪紋折沿洗」和「雍正青花波斯錦地紋壯罐」。

清雍正 青花封侯圖琵琶尊

觀復博物館藏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