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收藏古玉,對沁色的認識是極其重要的。可以這樣說,不懂沁色的收藏者,基本上就不能算是一名古玉的收藏者,因為古玉收藏的傳統真實重點就在沁色上。
沁色就是玉器長期掩埋在墓室或土壤中,外界的有機元素與玉器中所含有的結構水相交換,而導致玉質的次生色變結果。簡言之,就是由於玉器長時間地與土壤或其他物質形成時間穩定的接觸,導致了其他顏色浸入玉質表面,從而使玉質表面出現了顏色上次生的變化。所以在過去的有關論述上,有稱「浸色」的,也有稱「侵色」的,現在一般約定俗成為「沁色」。
良諸文化獸面勒子及局部
沁色的形成動因相當複雜,與人土時間、掩埋方式、接觸狀況、玉質狀況等外界條件關係十分密切,其中任何一個條件的不具備,都有可能導致沁色形成的失敗。
入土時間
在古玉中,兩漢以前帶有沁色的玉器最值得把玩收藏,尤其是所謂的「老三代」(泛指夏、商、周,由於夏代的玉器極其少見,所以老三代多指商、周和漢)古玉,更是明、清時期直至上世紀90年代以前近六七百年間所有古玉收藏者的最高追求境界,而沁色就是老三代古玉的收藏魅力之所在。兩漢以後的玉器幾乎看不到這樣美麗複雜多變的沁色,而這種泌色形成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入土的時間。唐朝距今約1400年,從出土的玉器上看,沁的形成遠遠沒有達到老三代的水平,當然還有其他條件的不充分,但是入土時間的不足,應該是一項重要的因素。
西漢龍鳳帶飾
掩埋方式
古玉是當時逝者的隨身佩戴品,或是放置棺槨內的冥器。棺槨的掩埋方式的不同,往往決定了古玉沁色的不同。譬如棺槨是直接埋在土裡,還是借置在磚石砌的墓室裡,墓室是否塌陷,這些都會因為玉器周圍濕度、空氣等條件的不同,對沁色的形成產生不同的影響。同時,南方的良渚文化是將逝者埋在土中,周圍的環境潮濕;而北方的紅山文化採用的是所謂的「積石塚」,用石頭堆積起墓室,環境乾燥,所以良豬文化多見沁色,即使完全鈣化化的雞骨白,也多出現在良渚文化的發掘中;而紅山文化出土的玉器很少見到帶有明顯的沁色,即使有,也多見星星點點,當然,這樣說並不排除紅山文化玉器出現大面積沁色的可能。注意對掩埋方式的觀察,可以有助於判斷沁色的真偽。
殷商玉環及色
接觸狀況
玉器在墓葬中與土壤或其他有機物的長期接觸狀況,決定著沁色的顏色。比如由於墓室或棺槨的坊塌,使玉器落在了墓土上面,這就為顏色為土黃色的「土沁」提供了生成的條件,這樣的玉器表面一定帶有土蝕或土沁,如果土壤中含有從逝者體內流出的汞,就會生成黑色的「水銀沁」;如果正巧玉器落在了一件青銅器上,而青銅器在比較潮濕的條件下,會生成綠色的銅銹,那麼這件玉器就會出現綠色的「銅沁」;如果玉器所接觸的土壤中含有比較豐富的鐵元素,那麼就會生成出紅色(或略帶橙色、赫色、褐色)的「血沁」,也還有不少沁色的形成筆者也無法一一說清。
殷商白玉魚及血局部
玉質狀況
我們將良諸文化與紅山文化出土玉器的沁色形成做一對比,可以發現良渚文化的沁色形成規模遠遠超過紅山文化,這裡面除了環境的乾濕度的不同之外,比較重要的就是玉質的不同。良諸文化用的是地方類玉,質地鬆軟,便於外界有色有機物的浸入而形成沁色;紅山文化用玉是當地的岫巖玉,硬度為5.2-5.5度,是和闐玉之外的高硬度地方玉,所以比較難於受到侵蝕而成沁。由此推斷,硬度高的和闐玉、岫巖玉不易受沁,硬度低的地方雜玉容易受泌。
民國以後的仿老三代古玉,多不用和闐玉,仿製成本的約束是一回事,質地堅密不易受沁是最大的技術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