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線描瓷器工藝特點(共3張圖片)
  • 20年2月21日 01:49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鐵線描瓷器是青花瓷中的一獨特小品種,這也是明清時代的青花瓷器的千變萬化所表現的地方。據說「鐵線描”繪畫方法出現在隋唐時期。鐵線描是用較粗的線勾畫輪廓,再用細線條排列盡」填彩「的職能,並以線的疏密反映彩的淡濃。

「鐵線描」是中國畫中所稱的「高古十八描」筆法之一。十八描,中國畫技法名。古代人物衣服褶紋的各種描法。明代鄒德中《繪事指蒙》載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亦見於明代汪砢玉《珊瑚網》,其中釘頭鼠尾作釘頭鼠尾描,撅頭丁作撅頭描,其餘同。清王瀛將其付諸圖畫,並註明每種描法的要點。現在
我們看見的總結十八描技法的圖畫即是出自他手。

鐵線描瓷器工藝特點

古代畫家們創造的十八描是國畫線描的源泉,無論哪種線描都是為更精妙地表現物象和傳達美感為根本的。當代畫家們表現的物象與古代有所變化,如服飾、髮型等,另外人們的審美情趣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為此當代的畫家們為創造出具有時代美感與特徵的繪畫作品,進行著不懈的探索與實踐。中國畫表現物象基本形式是線條,無論是寫意畫還是工筆畫,均如此。當代畫家們對線描的理解是以物象的特徵質感為依據的,當然也保留著十八描的本質屬性——線條的美感特徵。

「鐵線描」線條外形狀如鐵絲,故名。是一種沒有粗細變化,遒勁有力的圓筆線條,由鐵線描鉤勒成形的衣紋線條常常稠疊下墜,有若「曹衣出水」。清·王瀛:「用中鋒圓勁之筆描寫,沒有絲毫柔弱之跡,方為合作。」從繪畫作品看,顧愷之、閻立本、李公麟等畫家在作品中的勾線,都譽為「鐵線描」。此種描法產生於魏晉隋唐之際。為表現硬質布料重要技法。

鐵線描瓷器工藝特點

鐵線描工藝特點為雙勾線條相對較粗,而且不需要在雙勾線內填彩。其代表畫家是晉代的顧愷之、唐代的閻立本、五代的貫休、北宋的李公麟、元代的張叔厚、周朗、明代的文征明、唐寅、清代的費丹旭、改琦等。鐵線描瓷器為官窯青花器中的獨特品種,存世量稀少,值得收藏人士關注。

  明代青花鐵線描技法中的鐵線描人物約在明代萬曆年開始,線條外形狀如鐵絲,故名。筆者見過最好的一個明代青花鐵線描瓷瓶,青花髮色清新淡雅,人物繪製手法瀟灑隨意,底款為富貴佳器,為典型明代中晚期作品。實際上,萬曆鐵線描器物已十分難得。

明清時期青花鐵線描瓷器的器型有:盤、文房用具、瓶、茶壺、筆洗、蓋罐、印盒、硯、香爐、碗、碟等幾類,其中,盒類有四方形、圓形、桃形、銀錠形、雙層、四層、多層式節盒、帶屜式、天蓋地式等;文房用具類有筆插、筆管、筆洗、筆船、龍形筆山、調色盤、印盒、水滴、燭台等;盤類有八方形、梅花形、蓮瓣形、葵花瓣形;爐類有缽式爐、方形四足爐、筒式爐、鼎式爐、瓜稜爐、蓮瓣爐、獸耳爐等;罐類器型多種,口形分直口、花口、斂口,腹形有扁圓、八方形、瓜稜形;還有蟋蟀罐的造型比較多,有圓筒形、扁圓形、方形、梅花形、瓜稜形、葵花瓣形;瓶類有六稜瓶、梅瓶、蒜頭瓶、筒形瓶、葫蘆瓶、壁瓶。壁瓶有葫蘆形、半圓形、蓮花口式、瓜稜形等造型。青花鐵線描瓷器的款識有「富貴佳器」、「白玉齋」等,還有雙圈款、圖案款或無款。圖案有大量有歷史人物故事,如「攜琴訪友圖」、「高士撫琴圖」等。

鐵線描瓷器工藝特點

青花鐵線描瓷器在清代又有了發展,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超過明代。從圖中所示的這只清代雍正的青花鐵線描瓷盤來看,清代鐵線描畫線條犀利,剛勁流暢,敞口淺盤,盤形周正,胎質細膩,盤的內心與外壁均繪苜蓿紋,底落「大清雍正年制」楷書款。如今,這種青花鐵線描瓷,在一般古玩市場已經不能隨便就能收藏到了。

 「鐵線描」就是用細線表現圖案畫,比如表現大面積顏色的時候,它不平塗,而是一道接一道地畫線,形成平塗的概念,繪畫風格比較粗獷,其繪畫方式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