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泥硯產地有哪些(1張圖片)
  • 20年2月21日 03:5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澄泥硯質地堅硬耐磨,易於發墨,不損毫,不耗墨,堪與石硯相匹敵,澄泥硯產於山西忻州地區定襄縣河邊村,古代山西稱絳州,故也叫絳州澄泥硯,那麼澄泥硯還有哪些產地呢?

中國澄泥硯產地
中國虢州(今河南靈寶縣南);

宋代歐陽修在其《硯譜》中記載:「虢州澄泥,唐人品硯以為第一,今人罕用」。河南新安虢州澄泥硯取材於沉澱千年的黃河漬泥,經過火鍛氣化,質地變瘦,非石而堅於石,非玉而美於玉,不僅是文房四寶之佳品,更是高級之工藝品,與後起之端硯、歙硯、洮硯齊名,並稱中國歷史四大名硯。

山西汾河沿岸的絳縣;

絳州澄泥硯始創於唐代(公元618~907年),歷史悠久,當時曾被列為「貢硯「。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到清代(公元1644~1911年)時其製作工藝就已失傳。隨著澄泥硯製作方法的失傳,絳州澄泥硯的生產出現了一個近三百年的斷檔;直至20世紀80年代末,版畫藝術家藺永茂攜其子藺濤歷經千辛萬苦終將澄泥硯恢復生產後,絳州澄泥硯又重新在硯海中展露新姿,重新成為古城絳州的一大地方特產。

山東的柘溝鎮;

河北的滹沱河等地均產澄泥硯。

宜興窯紫砂御題澄泥套硯,清乾隆,盒高9cm,長48cm,寬45.3cm。
  六方紫砂澄泥硯置於大紫檀木盒內,盒面填金隸書「萃珍含潤」。每方硯分別配有隨形的紫檀木盒,盒蓋上部均嵌玉一塊,上分別刻玉螭紋、獸面紋、玉臥蠶等,下部為填金隸書乾隆皇帝御題。此套硯是在澄泥中摻進一定比例的宜興紫砂精心製作而成,澄泥中摻紫砂不僅使硯的顏色微現深紫而凝重美觀,而且會增加研墨的摩擦力,使硯膛更加「吃墨」。據硯身題字可知,六方均為仿古硯,分別是仿唐八稜澄泥硯、仿宋玉兔朝元硯、仿宋天成風字硯、仿漢石渠閣瓦硯、仿漢未央磚海天出月硯、仿宋德壽殿犀紋硯。
  仿唐八稜澄泥硯,高2cm,直徑10cm。硯八稜形,圓形硯堂。硯背面鐫刻乾隆御銘:「一規內涵八稜砥,琢端匹絳潤而理,平水圓璧安足擬。乾隆御銘。」 下有「比德」、「朗潤」二印。
  仿宋玉兔朝元硯,高2cm,逕10.5cm。硯圓形,硯面無硯池,雕有玉兔朝元圖。硯背面鐫刻乾隆御銘:「月之精,顧兔生。三五盈,揚光明。友墨卿,宣菅城。浴華英,規而成。乾隆乙未御銘。」 下有「比德」、「朗潤」二印。
  仿宋天成風字硯,高2.3cm,長11cm,寬10.5cm。硯風字形,彎月形墨池。硯背面鐫刻乾隆御銘:「春之德風,大塊噫氣。從蟲諧聲,於凡制字。谷則為雨,潤物斯濟。石墨相著,行若郵置。豈惟天成,亦有人事。擬而議之,既純且粹。乾隆乙未御銘。」 下有「比德」方印。
  仿漢石渠閣瓦硯,高2cm,長14.9cm,寬8cm。硯長方形,圓形硯堂。硯堂上方鐫刻乾隆御銘:「其制維何,致之石渠。其用維何,承以方諸。研朱滴露潤有餘,文津閣鑒四庫書。乾隆御銘。」 下有「會心不遠」、「德充符」二印。
  仿漢未央磚海天出月硯,高2cm,長14cm,寬9.5cm。硯橢圓形,月形淺池。硯背面鐫刻乾隆御銘:「未央之磚,胡為署建安年?或三台之所遺墜,清漳而濯淵,似孫不察,謬為題箋,形則長以橢,聲乃清而堅,嘉素質之渾淪,欲初月於海天,師其跡而不承其偽,是亦稽古之一助焉。乾隆乙未御銘。」下有「比德」、「朗潤」二印。
  仿宋德壽殿犀紋硯,高1.5cm,長14.3cm,寬8.1cm。硯長方形,瓶形硯堂,瓶口為墨池。硯背面鐫刻乾隆御銘:「琴古之產兮,星文徹端。異種足珍兮,辟塵辟寒。他山可磨兮,如瓶斯受。聊以寓意兮,取諸德壽。乾隆乙未御銘。」 下有「比德」、「朗潤」二印。
  據題銘落款「乙未」可知,此套硯制於乾隆四十年(1775年)。乾隆時期成套的仿古御用硯一部分出自宮廷造辦處硯作,一部分交蘇州按宮廷樣式承做。這套御用紫砂澄泥硯的製作是交蘇州按宮廷樣式承做後再由宮廷造辦處刻字人專門題刻硯名和乾隆御銘。
  據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檔案記載,澄泥硯加進宜興紫砂的原料深受乾隆皇帝的喜愛,成為乾隆帝的朱批御用硯。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