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別古硯真偽的方法有哪些?
  • 23年3月5日 19:42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喜愛收藏的人,總少不了收藏一些古硯,因為古硯不僅能古為今用,弘揚優秀民族文化;能陶冶情操,為業餘生活增添樂趣;而且還能保值、升值,是提高資金利用率的有效途徑。那麼辨別古硯真偽的方法有哪些?

但是在收藏古硯的弄潮中,人們也常常遇到各種問題。比如:我國硯的起源與發展史;各朝代硯的制式又如何區別?當自己買到一方價格不菲的古硯時,又如何鑒別它的真偽呢?這些問題都是收藏界人士所關注和迫切需要瞭解掌握的。

筆者七十年代初被北京某文物單位聘用,專業從事古硯的修理與維護並指導仿古硯的製作全過程。在近十年的工作中,我有幸親身接觸到了我國歷代御制硯,各朝代的大名家用硯,由名人鑒賞和書銘的硯;文人墨客、收藏雅士的珍藏硯不下千餘方。這些硯為我在工作實踐中,提供了十分寶貴的歷史資料,使我對我國歷代制硯形式、雕刻紋樣、銘文與書法的關係,得到更深的瞭解,並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積累了一些辨別古硯的經驗,總結出一套簡單鑒別古硯真偽的幾種方法。

石質辨偽

端硯居於四大名硯之首。由於石質名貴,自唐以來一直被歷代名人推崇,因此仿冒端硯與仿冒書畫一樣歷代有之。制硯者往往用其他地方的或類似端石的石頭進行仿冒。從表面上看可謂以假亂真,但仔細撫摸卻相差太遠。端石,石質細膩,堅實滑潤,天然石品眾多,像石眼、魚腦凍、金銀線、蕉葉白等,其它硯石無法比美。鑒別時可先用看、摸、敲、洗、掂的方法進行。然後對石質的紋理進行再識別,就不難看出端硯的真假了。

雕工辨偽

雕刻精美是否是體現古硯價值的重要標準,各朝代的硯雕形式和風格都有所不同,所以,對一般雕工或仿名家雕工,進行鑒別時,必須先瞭解各時代名雕工的情況,從硯的雕刻風格與硯的時代相比較以確定真偽。唐宋時期雕刻工藝粗曠豪放,簡潔古樸。到了明代硯雕的裝飾指導思想發生了極大變化,以藝術裝飾為主,而清代硯雕注重精美稚致。以新硯冒充舊硯,筆者認為應從硯的式樣、圖案、款銘、包漿等方面進行,辨別硯的風格和地區流派。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風格。如果能對明清時期的硯的風格特點有相當的掌握,那麼作偽的“古硯”就會被識別出來。

銘文辨偽

硯銘的真偽辨別首先要掌握銘刻者的個人風格,包括其書畫書法水平的高低。人品學識以及硯銘的文辭款式是否與時代風格一致。如果不能掌握銘刻作者的基本情況,也應將硯銘置於當時的環境中來辨別。其次是對雕刻的手法,下刀的角度和刀痕的鑒別看與時代風格是否相符。會不會是後加款。值得注意的是,宋代硯有硯銘無印款,印款自明代才出現,如宋硯出現鈐印就不攻自破了。

傳世的硯上銘文,特別是名氣大的政治家、書畫家、學者的硯上銘文,被假冒的很多。識別不僅要豐富的經驗和閱歷,而且還應有較豐富的文史知識和揣摩比較的功夫。

裝飾辨偽

對硯的裝飾辨偽,主要是指硯匣和錦套之類的辨偽。我們雖然能從硯匣和錦套上為識別真假提供一定的依據,但只能作次要依據,據筆者考證:考究的硯匣裡面的硯台不會太差,硯匣在明末清初時代盛行用紫檀木或紅木製成,匣內壁用黑色的推光漆,做工十分考究。而明代初年至明中期的硯匣最大特點是在匣正面上方嵌有玉牌飾物等。

除以上辨別的四個方面外,對於古硯的真偽辨別還應該仔細推敲其“包漿”。包漿是依附在硯表面皮上的一層自然光澤,此光澤並非短時期內能夠形成。而是經過數百年硯石的自然老化和人們的日久摩挲而形成的。它也是判定硯的新舊,年代久遠程度的重要依據。由於古硯傳世陳年歷經研磨使用,包漿自然瑩潤、古樸、豐腴滿手。如果是仿冒的古硯,做假的包漿依附在硯面上深度不夠,而且光澤都過於明顯,感覺生硬。

總之,能否準確鑒定古硯的真偽,必須靠自己長期的實踐,經驗和豐富的閱歷。通過自身的工作實踐,探步摸索,日積月累來提高鑒別水平。只有掌握了這些基本要點,那麼,你才會收藏到真正的古硯。

以上是由古董台灣搜集整理的“辨別古硯真偽的方法有哪些?”的相關知識,更多收藏相關的知識,請持續關注古董台灣(http://GudongTW.com/)。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