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同為天心閣題「麓屏聳翠」匾額(共2張圖片)
  • 19年4月7日 15:34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舒同題“麓屏聳翠”現場照

  曾被偉人毛澤東譽為“黨內一支筆,馬背書法家”,以飄灑圓潤、寬博端莊之“舒體字”開一代宗風的現代書法大師舒同(1905—1998),其書法作品在海內外可謂聞名遐邇、備受推崇。新中國學術界的標誌性領軍人物王元化,不僅高度評價其書法雍容大度、質樸無華,而且還盛讚“字如其人”“不帶任何眩人眼目的做作之習,只有一種精神內斂、氣度厚重的自然氣韻”。

圖2 舒同為天心閣題“麓屏聳翠”匾額

  舒同獨創的“舒體”自稱為“七分半書”,即在根植顏體的底蘊上,分別採納篆、隸、楷、行、草、顏(真卿)、柳(公權)七體各一分,何紹基書法半分,再融諸體為一爐而自成風格。其書法有三個特點:一為“圓”,圓筆比方筆多,且起、落筆和造型通常渾圓而鋒芒不露,而點如危石落地。二為“直”,作品一般以直挺且莊重勁健、活潑流動的直畫為主;但直而不呆、外柔內剛,既筋骨內含又生氣貫注,就像是“綿裡裹鐵”一般。三為“潤厚”,即圓潤飽滿的線條在吸收宋人筆意的基礎上,不但瀟灑超逸(潤),而且凝重沉著(厚);特別是在橫、捺筆畫的運作上,尤為明顯。有如舒同的行草代表作之一“麓屏聳翠”匾額,就充分彰顯了這些“錚錚鐵骨鑄書魂”的書法特徵(圖1)。 

  “麓屏聳翠”匾額(圖2)縱64.5、橫192.8厘米。其黑底燙金字,樟木材質。匾額題於1983年春,現懸掛於中國歷史文化名樓——天心閣的“北拱”附閣一樓。天心閣雄踞於湖南省會長沙東南角的古城牆之上,歷來是古城長沙的標誌性建築和地勢最高處。它始建於明萬曆年以前,距今已有四百餘年的歷史。1938年該閣不幸毀於“文夕大火”,1983年進行了重建。重建後的天心閣雄偉壯觀,呈“一主兩附”之翼狀佈局。其主閣為三層三重簷歇山頂仿木結構,兩座附閣位於主閣的南北兩側;南附閣叫“南屏”,北附閣稱“北拱”,均為兩層重簷歇山頂仿木結構。1983年該閣重建之初,原長沙天心書畫院院長黃文華為增添其文化底蘊和氛圍,專程前往北京向舒同求字,此匾即舒老欣然為天心閣所題,且有當時舒老揮毫潑墨的老照片為證。其中“麓屏”特指長沙岳麓山,而“聳翠”則形容山巒、樹木等高聳蒼翠;四字意即登臨天心閣能站得高、看得遠,包括岳麓山在內的全長沙景象,皆可一覽無餘。 

  歷代成功學就顏體的書法大家,如乾隆時期的錢灃、道光年間的何紹基、民國時期的譚延闓等,多以寫楷書為主。而相較既能楷書又能行書、草書的舒同,有些筆法則近似顏體但又別具一格、自成一派,且極具雄渾博大、外柔內剛的書法藝術特點。單從“麓屏聳翠”匾額來看,其“舒體”在莊重中不失輕鬆,於雄健中又不失瀟灑,可謂運筆靈活自如,似乎能見作者在“文革”後的藝術再次煥發青春,落筆時下筆有神的爽心愜意。 

  上世紀80年代,是舒同藝術生涯的巔峰期。此時其作書法除格調明朗清新、氣勢宏大且意氣飛揚以外,還一直秉承了奮發向上的精神意識。其藝術遠離了無病呻吟的痛快大方,充滿著剛健雄渾的文化自信,體現了軍旅書法家特有之積極進取的人生情調。同時其書法還富有強烈的力感,於字裡行間中不僅充斥著飽滿的張力,而且還洋溢著健康浪漫的激力。這在天心閣“鎮閣之寶”之一的文物典藏——“麓屏聳翠”匾額中,即可見一斑。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