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窯的發展歷程與作品鑒賞(共10張圖片)
  • 24年5月15日 16:3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在北方民間窯中,淄博窯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對象,不僅形成年代久遠,是我國古陶瓷的生產發源地之一,燒造器物數量巨大且對人民生活影響廣泛,即使直到今天也還是我國八大陶瓷生產區之一。

圖1:金淄博窯線條罐 ,成交價格RMB567,108。高18cm;寬19.4cm,此罐直口,圓唇,短頸而直,腹鼓似倭瓜,斜肩,肩頸兩側粘燒雙耳。腹部裝飾筋線如起稜,然而並非和罐身一體成型,繫在胎體成型之後,將白色化妝土盛於袋中,袋開小口,擠壓使之粘於胎體,俟乾燥後再罩釉,即所謂「瀝線」,頗似今常見之西點作法。全器施黑釉,黑釉濃度比例適當,使得瀝線凸起掛釉稀薄而呈白色,又令罐身平緩處積釉而凝黑。

如果從陶土器物的燒造開始計算,淄博窯的歷史可以延伸到距今約10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彼時的今淄博地區人民就已經開始利用陶土燒製罐、釜、缽、碗盆等生活用具了。此時的陶器具有典型的新石器時代特徵,燒造用陶土一般不經淘洗,燒製溫度也不高,因此成品表面顏色斑駁不均,陶色多呈紅褐色或者灰褐色。從夏商到兩晉時期,淄博窯受到岳石文化的影響比較大,因此成品的岳石文化特徵比較濃厚,器胎厚重,常見罐、盆、尊、蘑菇鈕器蓋等,也有部分鼎、盂、缽、舟形器等;在造型上常見子母口及疊唇,流行卷沿卷領,紋飾以黑陶衣和劃紋為主,也見少量彩繪。

圖2:宋淄博窯黑釉線條壺,成交價格RMB253,000。高17cm;通徑15cm,壺直頸,口沿外撇,折肩,短流,圈足,頸兩側置葉形雙系。通體施黑釉,近足處露胎,釉邊緣呈滴垂狀。腹部裝飾起線紋,此技法多見宋、金時期的山東淄博窯產品中,是胎體表面擠出泥漿,然後再連同胎體一起施黑釉,燒製過程中,因釉變薄而露出「筋線」,與器身黑釉形成鮮明的對比。此壺造型圓潤,器形規整,壺身僅以多道凸線紋裝飾,別無他飾,簡潔大方,值得賞玩。

而淄博窯真正的瓷器燒製,是從北魏年間開始的,最早燒造的是青釉瓷。北魏到隋朝,可以看做是淄博窯燒造的初始階段。這個階段的淄博窯瓷器胎體呈灰白色,胎質緊密,而釉大致分三種,一種是層厚、面光潔、淡青褐色的釉;另一種釉呈透明玻璃體,顏色為淡青;最後一種是黑釉,但顏色不純,這個時期屬於少見器類。從種類來說,一般多見碗盆、杯、罐、盒、瓶等,杯和碗底常是餅底或內凹底。

圖3:淄博窯黑釉出筋蓋罐 (一對),成交價格RMB115,000。高17cm;口徑10cm,此器敞口,收肩,圓腹,圈足,口上置一傘狀器蓋,蓋頂中央設有一扁圓形蓋鈕,器身與器蓋外壁通體佈施黑釉,器內壁與底足部位無釉,器蓋上裝飾有放射線狀弦紋,器身腹部裝飾有多道出筋弦紋。此器造型周正,胎質堅實,釉色深沉內斂,充分體現出宋代工匠高超的制瓷水準,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唐和宋金時期,可以看做淄博窯燒造的繁榮和鼎盛時期。在唐代,淄博窯的發展又大概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仍無較大進步,器型多見碗盆、罐、杯等,樣式單一,釉面不均;第二個階段是以黑釉為主,輔以青釉、醬色釉等,但釉色不純,胎體較厚,器型改變不大;最後一個階段較之以前,釉色純度有顯然增加,罐和碗一類的器型變化較大,施釉程度基本保持同前期一樣的外施半釉或近底部無釉的做法。

圖4:金代淄博窯黑釉雙耳線條罐,估價RMB12,000-18,000。高21cm,此罐圓唇外卷,直頸,溜肩,有對稱雙耳,下腹圓收,小圈足。釉色黑褐,光亮。外施釉至下腹,有垂流黑釉似琉璃淚痕。內施滿釉。雙耳正下方各有「X」紋。腹部裝飾凸線,均勻順暢,呈金黃色。時代風格明顯,胎白細膩堅硬,口沿部釉薄呈棕黃色。

經過唐的奠基,宋朝時的淄博窯瓷器製作就比較成熟了。五代到北宋初期,淄博窯主要燒造白釉器,白釉普遍泛灰或乳黃色,外施化妝土,也有少量青釉瓷。此時的器物還是比較簡單,胎體以紅胎為主,變得相對輕薄,多數器仍然外施半釉或者近底無釉。到了宋中晚期,淄博窯白釉器的釉色純度就比較高了,各種器物的造型也出現較多變化,在裝飾技法上出現了剔花和劃花手法,但是圖案仍然比較簡單,如蔓草紋等。

圖5:金代淄博窯黑釉雙耳白線條罐,估價RMB20,000-30,000。高16cm,直口,卷唇,鼓腹,小圈足,肩部置兩耳。兩耳下方正中各有陽文「X」紋,內部施滿釉,表面施黑釉至下腹部,腹部有四十餘條均勻的白色凸線紋,底部露胎。

宋金時期的淄博窯出產瓷器數量是很大的,除了白釉瓷,還有黑釉瓷、白地黑花瓷、三彩瓷、紅綠彩瓷、青瓷等,這些器物普遍造型古樸,氣韻典雅,其中也不乏一些絕佳精品,甚至用作宮廷器物,這是不爭的事實。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宋代從南北議和以後,淮河以北包括淄博窯在內,都交給金人管理,因此淄博窯的生產也受到一定影響,整體製作工藝略為粗糙。比如這裡有一件價值1.5萬元的金代淄博窯褐釉印花盤,雖然釉面長時間氧化,但是可以看到它依舊光鮮亮麗,褐色釉面散發著古韻遺風,即使經濟價值有限但文物價值巨大。這就是典型的金人管理以後的淄博窯生產的褐釉器物,嚴格來講它不算瓷器,而是介於陶和瓷之間的一種器物。

圖6:宋金淄博窯線條罐,估價RMB60,000-80,000。高16.8cm;口徑15.5cm,此罐的製作方法是在半干的胎體上先刻出稜線,形成有韻律的深淺起伏,再施以黑釉,高溫一次燒成,由於釉料在高溫下的自然流動,使得黑釉也隨著稜線的起伏呈現濃淡黑白的對比,簡約而豐富,樸素而典雅。此罐的線條自然而有力,深具天然淳樸的氣息,釉汁烏黑光亮,流釉自然,與淺黃色的胎體對比鮮明而愈顯黑釉的渾樸質感,大方而莊重。

淄博窯在元代也還有延續,明清時期就衰落了。因此目前市面上可以流通的淄博窯器物中,仍是以宋金時代的物件價格見長。比如今年7月,西冷拍賣拍出的一件宋代-淄博窯黑釉線條壺,成交價還比較喜人,為25.3萬元。2015年在保利香港2015夏拍會上,也拍出過一件金代的淄博窯線條罐,成交價還要高一些,為70.8萬元,到今天的市場應該也還有所增值。

圖7:金山東淄博窯?、黑釉堆白線雙系罐,估價RMB32,500-48,700。高25.6cm。

圖8:明或以前 淄博窯黑釉盞,估價USD1,000-2,000。直徑12cm。

圖9:宋淄博窯黑釉堆白線雙系罐,估價NTD100,000-180,000。高16.3cm。

圖10:淄博修防處1960年制黃河取沙筒,估價RMB3,000-5,000。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