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龍泉窯青釉雙魚紋洗(共3張圖片)
  • 21年11月20日 08:4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圖1

  龍泉窯是南方著名的青瓷窯場,一般認為創燒於北宋,鼎盛於南宋至元代,明清時期繼續燒造,產品以青釉瓷器佔絕大多數,裝飾技法主要有刻花、劃花、印花、貼塑等。本篇來介紹一件元代龍泉窯典型產品——青釉雙魚紋洗。

圖2

圖3

  這件龍泉窯青釉雙魚紋洗(圖1),高3.7、口徑13.3、底徑6厘米。洗作折沿,弧腹,圈足,胎體較為厚重。器身內外均施青釉,釉層釉厚,釉面有開片。洗的外壁(圖2)塑一周細密的菊瓣紋,內底(圖3)模塑兩條相向環繞暢遊的小魚。 

  青釉雙魚紋洗是龍泉窯一種常見的品種,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卷十九中列舉筆洗時,就已提到“以粉青紋片朗者為貴,古龍泉有雙魚洗、有菊瓣洗”。民國時期許之衡的陶瓷名著《飲流齋說瓷》中也說:“洗也者,在古時以之屬盆,雙魚洗之類是也。”說明在他們那個時代“雙魚洗”已是被收藏界追捧的名品。《飲流齋說瓷》接著又說:“浣筆之器,淺者曰洗,深者曰盂。”這是說“洗”的用途,是文房中的“浣筆用具”。古人的主要書寫工具是毛筆,以毛筆蘸墨書寫,用完後須洗筆,洗就是一種盛水洗筆的用具。 

  雙魚紋作為洗內底的裝飾,至少起源於漢代,漢代就已有雙魚紋銅洗。1956年,安徽合肥西晉時期的墓葬中出土過一件青瓷雙魚紋洗。早期的這類雙魚紋銅洗或瓷洗,器腹較深,應該是作為盥洗用具。宋代以後,好古之風盛行,北宋呂大臨編撰的《考古圖》、宋徽宗敕撰的《宣和博古圖》中都著重介紹過漢代的雙魚洗。兩宋文人注重文房雅玩,文房用具特別豐富,也更加注重裝飾性與藝術性,這種有仿古風味的雙魚筆洗便流行於宋元時期,南宋景德鎮窯也生產有青白釉印花雙魚紋洗。另外,魚紋也是古代的吉祥紋樣,“魚”與“余”諧音,寓意“年年有餘”。無論是作為盥洗用具還是浣筆用具,洗都是用於盛水,魚與水總是容易聯繫在一起的,在洗的底部裝飾魚紋,盛水使用時,好似魚兒在水中游嬉,平添了不少雅趣。 

  腹部外壁裝飾菊瓣紋也是龍泉窯很具代表性的紋樣之一,這種裝飾風格出現於南宋後期,整個元代都相當流行。除了青釉洗之外,宋元時期龍泉窯還有一類深腹、小圈足青釉碗和一類淺腹青釉盤的外壁也常見裝飾這種環繞一周的菊瓣紋。 

  最後,討論一下這類龍泉窯模塑雙魚紋洗的年代。很多人認為它們屬於南宋,但從出土材料看,龍泉窯雙魚紋洗的流行年代主要還是在元代,有幾個重要的紀年墓材料可供參考:1.1998年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崗頭村元元貞二年(1296)張弘略墓出土的多件龍泉窯雙魚紋洗。2.陝西省西安市元至元三年(1337)劉達墓出土的數件龍泉窯雙魚紋洗。這兩處元代紀年墓葬中都有多件雙魚紋洗出土,說明在當時是相當流行的,也為我們斷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