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粉彩瓷器特點,如何鑒別(共10張圖片)
  • 25年8月22日 01:4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同治皇帝在清代皇帝中在位時間比較短,而且被慈禧太后垂簾聽政,所以同治皇帝一朝13年生產的瓷器比較少,同治粉彩瓷器主要他大婚燒造的瓷器以及為慈禧太后大壽燒造的瓷器,但是款識都是「同治年制」。雖然清代有同治中興,但是也改變不了清代晚期瓷器燒造工藝的沒落,樣子收藏介紹一下同治粉彩瓷器特點以及如何鑒別同治粉彩瓷器。
粉彩是受到國外洋彩繪畫的影響,在彩繪中以渲染表現明暗,使每一種顏色都有不同層次的變化。粉彩的施繪工藝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料有用芸香油調合,然後低溫燒造而成,屬於釉上彩瓷器。
同治粉彩瓷器特點
同治粉彩瓷器胎釉特徵
同治粉彩瓷器胎體:同治粉彩瓷器官窯器的胎質與咸豐時期的相近,潔白而精細;
同治粉彩瓷器民窯器則胎質粗松厚重,也有的較為輕薄。以指輕叩圓器胎體,發出的聲音較尖,似金屬銅聲;這是晚晴瓷器的共同特點。
同治粉彩瓷器釉面:同治粉彩瓷器官窯器及署「體和殿」款的器物,釉面細潤,具有琺琅器的效果;
同治粉彩民窯瓷器因為胎質不夠堅致,施釉稀薄;釉面多泛瑩白,厚釉者更顯得質鬆軟,釉面的透明度及堅硬度都較差較差。

清同治淡黃地粉彩蝴蝶八喜紋盤

  清同治淡黃地粉彩蝴蝶八喜紋盤,高5.1厘米,口徑21.9厘米,足徑13.0厘米。盤口微撇,弧壁,圈足。口沿塗金彩。外壁白釉地上以粉彩描繪均勻分佈的3枝折枝花紋,盤內淡黃釉地上以粉彩描繪38只蝴蝶,間以8個金彩雙「喜」字,「喜」字筆畫均以礬紅彩勾邊。圈足內施白釉,外底中心署礬紅彩楷體「同治年制」4字雙行款。清同治淡黃地粉彩蝴蝶八喜紋盤是同治十一年(1872年)同治大婚用瓷。

黃地粉彩萬壽無疆紋奓斗

黃地粉彩萬壽無疆紋奓斗

黃地粉彩萬壽無疆紋奓鬥,清同治,高8.8厘米,口徑8.6厘米,足徑5.1厘米。   

  黃地粉彩萬壽無疆紋奓斗奓斗敞口,圓腹,圈足。造型秀麗小巧。內施白釉,外黃釉色地上,上下各有4個圓形開光,內分別書「萬」 、「壽」 、「無」 、「疆」4字,周圍襯粉彩裝飾,近底處繪江崖海水紋。

上下以描金弦紋做邊飾。底白釉紅彩書「同治年制」4字楷書款。

 黃地粉彩萬壽無疆紋奓斗造型小巧規整,紋飾吉祥喜慶,是同治時期御窯廠為慈禧太后祝壽所訂燒的瓷器之一。
同治粉彩官窯瓷器特點
同治粉彩瓷器基本沒有創新都是沿襲前朝瓷器燒造工藝,由於清代同治一朝只有13年,所以製作量和傳世量都比較少,官窯瓷器也主要是同治大婚用瓷和慈禧壽誕用瓷。
官窯瓷器製作仍很規範,只是器型見拙而欠秀美,靈巧不足,而且瓷胎和繪畫以及釉料都沒有康乾好了。
同治粉彩瓷器出現了用料彩堆繪的品種,可以說這是同治粉彩瓷器的小小的改變吧。
同治粉彩官窯瓷器中官燒及「體和殿」款器紋飾繪畫尚精,仍然沿襲一定制式。
同治粉彩官窯瓷器款識署礬紅彩楷體「同治年制」4字雙行款。
清同治黃地藍壽字紋盤
黃地藍壽字紋盤

  清同治黃地藍壽字紋盤,高5.1厘米,口徑17.3厘米,足徑10.4厘米。盤敞口,淺弧壁,圈足。裡飾黃釉地藍彩篆書「壽」字紋,以盤心團「壽」字為中心,由裡向外排列4周,每週字數不同,但書寫疏密一致。外壁飾白釉地粉彩折枝花卉紋3組。

瓷器足內施白釉書紅彩「同治年制」4字楷書款。

清代同治黃地粉彩萬壽無疆紋碗

  黃地粉彩萬壽無疆紋碗,碗造型敦實規整高9.5厘米,口徑17.6厘米,足徑7.8厘米。碗敞口,弧壁,深腹,圈足。裡施白釉,外壁施黃釉為地,四面飾描金開光內書金彩「萬壽無疆」紋,4字紋間飾粉彩「卍」字飄帶及朵雲紋,腹底飾粉彩海水江崖紋。

足內施白釉書紅彩「同治年制」4字楷書款。

 
同治粉彩民窯瓷器特點

民窯粉彩瓷器比較出名,古玩行稱之為「同治彩」,釉色厚重,多見日用瓷和陳設瓷器。
民窯粉彩瓷器胎釉粗松,釉色泛白,釉面有一種髒髒的感覺。民窯瓷器器多不規整,厚胎器更為粗糙,厚重笨拙。
同治民窯粉彩瓷器紋飾己圖案化,筆法稚拙,缺少生氣,繪工粗俗低劣。
同治民窯粉彩器款識多為紅彩楷書。民窯器大都用篆書四字或六字印款。

 同治一朝歷時13年,據清宮檔案記載,同治三年(1864年)十二月御窯廠開始燒造瓷器,此後每年未曾間斷。先後有蔡錦青、俊達、景福等奉命督陶,其中以景福較為有名。但景福之出名,並非因他督陶有功,而是因他承辦同治大婚瓷器不力,「燒造未能合法,以致粗糙,不堪應」,可見官窯瓷器質量都不行,返工的比較多,可見同治粉彩瓷器質量差,也反應出晚清瓷器燒造技藝的沒落,清代黃金時期一去不復返了。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