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變革時期,不管是在政治方面,還是思想文化方面都有著突破性的進步,在這一時期玉器的發展在我國歷史中也有著及其重要的地位。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大多數是與和田玉為主,不僅玉器的數量眾多,而且其玉質也大都是上乘,其玉器的紋飾造型也是十分優美,刀工更是娟秀有勁、風格也是清新脫俗。
由考古發展我國目前所存世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十分的多,僅在河南淅川下寺一號墓中就發現了大約四百餘件春秋時期的玉器,其種類也是極為的豐富,有壁、塊、佩、牌、梳等不同的款式。而由戰國時期所製造的玉器,其出土的數量更是空前絕勝,在我國湖北隨州的一處戰國墓中就曾出土了三百餘件製作精美的玉器,其品種包括了壁、環、雙面玉人等。更為誇張的是在我國河北省平山的一座戰國墓中所出土的玉器更是高達三千餘件,其中僅配飾品種類就高達數百件,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玉器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縱觀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我們可以發現去玉器的品種主要還是以和田玉為主,其他品種的玉石使用的是少之又少。由和田玉所製造出的玉器種類大致也可以分為三類:1.裝飾、藝術品類,例如:環、塊、各種配飾品、人物、動物像的陳列品;2.禮器類,例如:壁、璜等:3.使用器物類,例如:燈、帶鉤、梳具等。其中具有裝飾、藝術品類的玉器製品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中佔有極大部分的比重,這部分的玉器造型不管是在其紋飾的刻畫上,還是造型的創造上往往更加的具有其藝術性和創造性。
而作為禮器玉器在其造型上,還是大多數在沿用商周時期玉器的基本造型,例如在目前所出土的唯一一件戰國時期以玉所製作成的燈具,就是使用新疆和田玉所製成,該等的高在12.8厘米左右,直徑在其10厘米左右,在燈的局部還使用的赤褐色的侵染技術,其燈的造型與商周時期的青銅燈造型極為的相似,在燈的上部使用淺盤的雕刻技法,在其盤的中央還刻有一朵凸起的五瓣團花,其造型典雅,製作精美,是一件難得可見的稀世精品。
最後,春秋戰國時期其玉器工藝技術之所以進步,主要是也要歸功於玉質材料的選擇上,具相關專家解釋到:春秋戰國時期所使用的絕大多數玉料都是來自新疆和田玉,其原因也是因為和田玉的質地堅密、色澤艷麗,這種玉質的特性也給了當時社會的玉石雕刻工匠們更多的創造空間,才使得我國的玉器有著如此輝煌的歷史文化。
總體來說,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在其藝術形式上繼承了商周文化,但是又對後世的玉器創作有著啟發性作用,是我國玉器發展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階段。
春秋戰國時期古玉圖片及價格參考:
1:戰國螭龍紋璧,尺寸:直徑8厘米;直徑4.1厘米,估價:HKD 3,800,000 ~ 6,000,000,成交價: HKD 4,720,000 ,成交時間:2016-10-04,拍賣公司:保利香港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保利香港2016年秋季拍賣會。
玉璧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考古發現最早的玉璧是在紅山文化,良渚文化也有出土玉璧。玉璧在商周時期比較興盛,漢代以後逐漸式微。《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璧的用途有很多,在各種禮儀當中,除了陳設、告祭天地神靈之外通常我們還會看到用於國與國之間的禮物饋贈和用於玩賞的更為精緻的玉璧。那志良先生在《中國古玉圖釋》中單辟一章來談《玩賞及饋贈器》即以璧為例來說明,用於饋贈和玩賞的玉器在造型上要有和善的氣氛、在製作上是精雕細琢。所舉龍紋出廓、虎紋出廓,或中部透空雕琢皆精美之至。
此件透空雕螭龍紋璧,璧肉如環,其上雕琢谷紋。璧中部透空雕琢一隻螭龍,昂首闊步,四足前後張揚,除了線條的優美,龍四足還體現出十足的肌肉體量感,動態十足。龍首雙目圓睜,張口露齒,簡單線條即展現出生動的形態。龍尾後翹並捲起,其上琢刻精美弦紋。
整件玉器每一個細節都展現出戰國玉器的最高工藝的精美。無論設計造型還是雕琢工藝都精美絕倫,加之整件美玉玻璃光輝耀炳現,大小盈掌一握,堪稱美玩。
2:戰國中期青白玉鏤空龍鳳珮,尺寸:長4.2厘米,估價:HKD 200,000 ~ 300,000,成交價: HKD 1,875,000 ,成交時間:2017-11-29,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7年秋季拍賣會。
3:戰國白玉龍首帶鉤,尺寸:長18.2厘米,估價:HKD 600,000 ~ 800,000,成交價: HKD 1,416,000 ,成交時間:2019-10-07,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香港2019秋季拍賣會。
帶鉤白玉材質雕琢,質地細膩晶瑩,表面多帶有沁色。整體細長,側視呈S形。鉤首浮雕龍首造型,雙耳直立,雙眼隱起,眼眉捲曲,形如瑞草。鼻樑挺直,方口,口部鏤空,龍鬚弧形外卷,刻畫精細,雕琢傳神威武。鉤身滿飾紋飾,鉤頸裝飾弦紋,鉤體以曲回紋為飾,鉤尾亦作龍首。兩側飾卷雲紋和海崖紋。背部光素無紋,扁圓形鈕,打磨光滑。整器造型別緻,刻劃精細,紋飾繁縟,抽像誇張,線條流暢,生動傳神,堪為珍品。
帶鉤,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繫腰帶的掛鉤,古又稱「犀比」。多用青銅鑄造,也有用黃金、白銀、鐵、玉等製成,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尤其王公貴族、社會名流所用帶鉤甚為精美。帶鉤起源於西周,戰國至秦漢廣為流行。歷史上龍首帶鉤的流行主要在兩個時期,一是戰國至漢代,二是元明清時期。戰國早期龍首帶鉤首高昂,龍首略似馬首,僅具輪廓,不刻五官。發展到中晚期,龍首稜角分明,嘴巴短寬,眼圓外凸,背面較平。從此帶鉤的形制推斷當為戰國中晚期典型的龍首玉帶鉤器。此帶鉤構思巧妙,鉤首、鉤尾均作龍首,首尾呼應,且鉤身滿飾紋飾,紋飾層次豐富,包漿幽古,彌足珍貴。
4:春秋青玉龍紋觿,尺寸:長10厘米,估價:HKD 150,000 ~ 200,000,成交價: HKD 1,062,500 ,成交時間:2018-11-28,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8年秋季拍賣會。
5:春秋雙龍頭玉璜,尺寸:16.1×3.6×0.7厘米×2,估價:HKD 600,000 ~ 800,000,成交價: HKD 920,400 ,成交時間:2018-10-03,拍賣公司: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匡時香港2018年秋季拍賣會。
玉璜為和田青玉質,局部呈黃褐色,扇面形,玉璜兩面滿飾淺浮雕盤錯龍紋,排列疏密有序。兩端為側面龍首形,邊緣沿龍首凹凸變化。璜形玉飾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周禮·春官·大宗伯》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其中「以玄璜禮北方」璜形玉飾作為西周時期重要的禮器與佩飾。此對玉璜上部有一孔以作懸掛,兩端無孔,應為懸掛在組配最下端玉飾。此對玉璜整體厚重,器型較大,成對罕見。
6:春秋獸面勾雲紋玉勒(一對),尺寸:長10厘米×2,估價:HKD 250,000 ~ 350,000,成交價: HKD 490,245 ,成交時間:2013-04-07,拍賣公司:保利香港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保利香港2013年春季拍賣會。
此器玉質為青玉,器表大部分帶灰白色沁。長方扁體,中部隆起,兩邊較薄,邊線為鋸齒狀,通心穿細孔,在正背兩面用壓地隱起的雕法線浮雕雲紋及變體夔龍紋,彎曲轉折,佈滿整個器身。工藝細膩周全,紋飾典型大方,為頗具代表性之古玉佳器。
7:戰國青玉螭龍紋璧形珮,尺寸:長3.6厘米,估價:HKD 100,000 ~ 150,000,成交價: HKD 1,000,000 ,成交時間:2018-11-28,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8年秋季拍賣會。
8:戰國龍頭三件套,尺寸:4×2.2×1厘米×2;5.8×1.9×0.9厘米,估價:HKD 745,000 ~ 900,000,成交價: HKD 885,000 ,成交時間:2018-10-03,拍賣公司: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匡時香港2018年秋季拍賣會。
裝飾用玉,和田白玉質,通體受沁,器表白化現象,透光通體成黃褐色,以圓雕技法琢出龍首,頸部以六稜切面顯示出強壯的肌肉感,每件器物只一側有孔,圓洞作固定龍首高高昂起,龍嘴微抿,上方形象的減負地技法隱出一撮鬃毛,杏眼出梢,雙耳直立,氣勢非凡!
9:春秋晚期玉人像,尺寸:高3.8厘米,估價:HKD 80,000 ~ 120,000,成交價: HKD 400,000 ,成交時間:2017-11-29,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7年秋季拍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