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瓷器鑒定
  • 20年8月17日 14:54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古董瓷器鑒定,近年來,古瓷器在國際拍賣市場上一直呈現出不斷上漲的行情,被許多專業藏家視為儲值投資、陶冶情操的新寵。那麼古董瓷器鑒定真假的技巧有哪些呢?

一是眼力鑒定,此種鑒定方法是通過一些對於瓷器有豐富研究以及鑒賞經驗的鑒定專家或資深收藏者來進行鑒定。通常在鑒定古董瓷器可以通過瓷器的款識、器身上的紋飾、器型、胎釉等方面入手。

款識:每個朝代款識的書寫都不相同,官窯跟民窯的款識也是不相同,現今的傳世藏品以及仿品都是以明、清兩代的瓷器較多,這些明、清的官窯絕大部分都有年款和年代特徵。比如說,明代款識就有“永樂款少、宜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一類的說法,所以,款識是鑒別斷代的方法之一。

紋飾:每個朝代根據當時的民風,特別是當朝帝王的喜好,會體現出明顯的時代特徵。無論是器身紋飾的題材、內容、手法以及工藝技術等,都會有不同的表現,固然,紋飾也是判斷瓷器年代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明代初期,永宣時期的瓷器中的青料會有暈散以及下凹的斑痕等當時特有的現象,這是後代的仿品都無法準確仿造再現。清朝雍正時期仿的永宣年間的器物,通常會用復筆加重點染青花的方法來刻意仿較永宣青花的效果,但是因為鈷料的不同,也就沒辦法克服色彩漂浮的弊端。又比如,成化斗彩瓷器的紋飾當中有種“花無陰面,葉無反側”的現象,畫人物時衣服的紋路不加渲染,表裡不分,如同著著單衣。這些細微的時代特徵,通常會被後朝及現代仿造者忽略。

器型:每個朝代因為民風不同,在器型有也會有一定的區別,就如同我們常說的“明大粗”的說法,明代風格相對比較粗礦,在於器型上也是比較喜歡粗礦型的,旁邊器型都會比其他年代來的大粗的感覺。

胎釉:古有“胎為骨,釉為衣”的說法。我們在鑒別胎質的時候,可從器物底物沒有施釉的地方入手,分辨胎土淘煉的純淨度以及燒結的縝密程度。因為每個時代淘煉的方法有區別,明代以前的相比清代、民國時期,胎土中的金屬含量以及雜質為較多。

二是儀器檢測法:除了判斷瓷器表面特徵之外,還可以結合科學的檢測,來對瓷器的化學成分進行數據品對,儀器檢測相對於專家鑒定就更有權威性,但不同的檢測技術也會出現的不同的時間距離偏差。上海古董鑒定中心等就有瓷器科學檢測的服務。

以上就是關於“古董瓷器鑒定”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