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金釉瓷器的工藝特色
  • 25年7月25日 03:5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烏金釉瓷器的工藝特色,瓷器釉色名。始於明代成化年間而以清康熙朝作品為代表。以後衍為古銅、墨褐和鐵棕等。料地有純黑與黑地彩兩種:純黑為一色;黑地彩即在黑地上施彩繪,以黃、綠和紫三色為多。系景德鎮瓷工利用含鐵量達13.4%的烏金土製釉而燒出的一種光潤透亮、色黑如漆的純正黑釉。下面小編為您介紹烏金釉瓷器的工藝特色。

這種釉的黑色與天目釉單純以氧化鐵為髮色劑有所不同,在氧化鐵中混以錳與鈷的色調,在景德鎮生產之烏金釉,是用一種含鐵量在13.4%的鐵粘土所製成,這種粘土在景德鎮郊區李家坳等地都有,但所含氧化鐵成份有多有少,解放後的陶瓷科技人員已研製出以工業廢料或化工原料生產出非常艷麗的烏金釉。

烏金釉燒成較穩定,在陶瓷裝飾上廣泛應用,它不僅單獨裝飾在花瓶之類陳設瓷上,而且用在各種高溫釉面綜合裝飾上,如雕塑瓷的熊貓、山鷹、小黑狗、黑貓之類,烏金釉還可以用作釉下的“黑汁”,陶瓷美術作者能運用自如地在坯胎上進行繪畫,效果很好。長期以來,利用烏金釉面開光,繪上各種粉彩,新彩畫面,還有把烏金釉與其它色釉巧妙配合,有的在烏金釉上描金繪畫,使烏金釉製品更加華麗堂皇。

以上就是關於“烏金釉瓷器的工藝特色”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