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瓷器特點都有哪些
  • 25年7月20日 19:36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元代瓷器特點都有哪些,元代瓷器明顯具有草原民族的獨特風格,在瓷器器物器形上都新創燒了許多蒙古族特有的器物類型。創燒單色釉也比前代精美。設立樞府專門管理燒造瓷器,樞府燒出的白瓷為甜白釉色,被後世稱為“樞府瓷”。那麼元代瓷器特點都有哪些呢?

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裡,元代瓷器是被忽視的。自本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由於地下、地上的元瓷不斷被發現,才逐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其實元代制瓷工藝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元代的鈞窯、磁州窯、霍窯、龍泉窯、德化窯等主要窯場,仍然繼續燒造傳統品種。而且因為外銷瓷的增加,生產規模普遍擴大,大型器物增多,燒造技術也更加成熟。景德鎮窯在制瓷工藝上有了新的突破。 首先是制瓷原料的進步,景德鎮窯採用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法,提高了燒成溫度,減少了器物的變形,因而能燒成頗有氣勢的大型器。

其次是青花、釉裡紅的燒成,使中國繪畫技巧與制瓷工藝的結合更趨成熟,具有強烈中國氣派與風格的釉下彩瓷器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所謂的青花是指應用鈷料在瓷胎上繪畫,然後上透明釉,在高溫下一次燒成,呈現蘭色花紋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的優點,一是青花的著色力強,髮色鮮艷,窯內氣氛對它影響較小,燒成範圍較廣,呈色穩定。二是青花為釉下彩,紋飾永不褪脫。三是青花的原料是含鈷的天然礦物,我國雲南、浙江、江西都有出產,也可從波斯進口,有充裕的原料可供使用。四是青花瓷的白地藍花,有明淨、素雅之感,具有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效果。五是具有實用美觀的特點,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青花瓷的這些優點,是其它瓷窯各類品種的瓷器無法與之匹敵的。它一經出現,便以旺盛的生命力迅速發展起來,使景德鎮出現了空前的繁榮。

青花瓷器成為景德鎮瓷器生產的主流,產品運銷國內外。所謂釉裡紅是指以銅紅料在胎上繪畫紋飾後,罩以透明釉,在高溫還原焰氣氛中燒成,使釉下呈現紅色花紋的瓷器。釉裡紅和青花同為釉下彩,唯呈色紅、藍各異。它們同樣是用筆在胎上繪花,但用料銅、鈷有別。它們同需在高溫下燒成,但對氣氛要求不同。釉裡紅對窯室中氣氛要求嚴格,銅非得在還原焰氣氛中才呈現紅色,而青花對窯室中氣氛要求稍寬,窯室氣氛的變化對鈷呈藍色的影響不大。因此青花的燒成比較容易,至今尚有較多的元青花器出土和傳世品種的保存。

釉裡紅由於燒成難度大,產量低,傳世與出土的元代釉裡紅器數量不多。特別是具有科學研究價值的出土物更是屈指可數。國外僅見菲律賓出土了一批元代釉裡紅瓷器,國內則有北京豐台出土的釉裡紅玉春壺、保定窖藏的一對青花釉裡紅蓋罐以及元大都和景德鎮湖田窯址的少量殘片。此外,江蘇省吳縣收藏有一件釉裡紅龍紋蓋罐,罐身刻劃紋飾三組,腹部釉裡紅為地,襯出白龍,紅色艷麗,極為難得。這裡值得特別指出的是,江西省“至元戊寅” 款青花釉裡紅器,不僅出於元代中期紀年墓,並且也是元代釉裡紅器中唯一帶紀年的瓷器。它證明在至元戊寅(公元1338年)已經有了釉裡紅瓷器的生產。從傳世與出土的元代釉裡紅瓷器來看,在器型、胎、釉和燒造工藝上與同時期的青花瓷一樣,不同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紋飾比較簡單,不像青花瓷紋飾那樣繁密細緻。

(二)紋飾題材相應減少,不及青花瓷題材那樣豐富多樣。

(三)銅在高溫下容易發揮,因此元代釉裡紅瓷器無淡彩,只有一個比較濃的色階,並且紋飾線條常見暈散。

(四)銅彩料在燒成過程中十分敏感,窯室氣氛稍有變異,便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所以元代釉裡紅瓷器呈純正紅色的很少。

最後是顏色釉的成功。高溫燒成的卵白釉、紅釉和藍彩,是景德鎮的燒瓷工人熟練掌握各種呈色劑的標誌,從而結束了元代以前瓷器的釉色主要是仿玉類銀的局面。元代景德鎮窯取得的各種成就,為明、清兩朝制瓷的高度發展奠定了基礎,景德鎮並因此在日後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贏得了瓷都的桂冠。

以上就是元代瓷器特點都有哪些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