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哥窯瓷器,作為宮廷窯口特供的瓷器,不僅在宋瓷中出類拔萃,在歷代瓷器收藏中,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精品。現今唯一傳世的哥窯瓷器真品,那就是北宋牡丹三彩洗哥窯,它代表著一個時代制瓷工藝的巔峰,也是宮廷制瓷的一個里程碑,所以後世有諸多仿哥窯瓷器,其中雍正和乾隆時期的仿哥窯瓷器出品精美,質量極佳,是仿哥窯瓷器中的上品,那麼這兩種仿哥窯瓷器怎麼區別呢?
首先,清仿古瓷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雍正與乾隆時期也不例外。清代仿宋瓷,並不局限於模仿某種工藝或裝飾效果,它重視的是再現古瓷通體的氣派,雖然沒有在細節處著眼把握特徵,但是用於仿瓷,就另有一番韻味了。所以雍正與乾隆仿哥窯瓷釉面並不厚,片紋也無甚特色,不能拿傳統哥窯瓷器的特徵來加以鑒定。但是雍正與乾隆仿哥窯瓷器有一點極好甄別,那就是器型極具時代特色,特別是瓶罐等器型,往往是本朝器型直接使用,加以哥窯古瓷特徵,是很明顯的清仿古瓷,區別於歷朝歷代。
但即使同為清仿古瓷,雍正年間的仿哥窯瓷器與乾隆年間的仿哥窯瓷器又大不一樣。雍正年間的哥窯瓷器多為景德鎮御窯廠燒造,工藝進步,水平較高。從器型上來說,多為雍正時期常見的端莊穩重器型,瓷胎細膩堅實,有厚度,釉面上有玻璃光澤,色階多變,清透明麗,佳品呈現出油酥般的質地。同時雍正仿哥窯瓷器有一個顯著的特徵,那就是施釉露骨,能夠再現哥窯瓷器「紫口鐵足」的現象。而對於「金絲鐵線」的模仿,與宋哥窯瓷略有區別,開片不細,且金絲鐵線的對比也不同,金絲少,鐵線多,呈黑色,這一點不及哥窯瓷器。
而乾隆時期的仿哥窯瓷器雖然延續了雍正時期的風格,但又有創新之處,因為乾隆朝瓷器多富麗繁複風格,仿哥窯瓷也有這樣的特徵,體現在用堆花鐵砂青銅器紋飾進行裝飾上,花紋更加複雜,綜合了哥窯瓷器清靈秀美與乾隆瓷器富麗堂皇的風格,通體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且乾隆時期的仿哥窯瓷器器型多,除了日常器型,還有專供宗教的瓷器,例如達摩像、香爐等,但是這一類瓷器多為民窯所出,質量不如官窯所出。
雍正與乾隆仿哥窯瓷器圖片及價格:
1:清雍正仿哥窯紙搥瓶,尺寸:16.8厘米,估價:HKD 1,000,000 ~ 1,500,000,成交價: HKD 4,940,000 ,成交時間:2011-10-05,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1年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雍正年制》款。
2:清乾隆仿哥窯釉雙如意耳壺,尺寸:32.7厘米,估價:HKD 800,000 ~ 1,000,000,成交價: HKD 4,600,000 ,成交時間:2006-05-30,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06春季拍賣會。
3:清雍正仿哥窯釉弦紋洗口瓶,尺寸:高38.1厘米,估價:HKD 700,000 ~ 900,000,成交價: HKD 3,928,000 ,成交時間:2006-05-30,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06春季拍賣會。
4:清雍正仿哥窯釉如意耳方壺,尺寸:51.5厘米,估價:HKD 1,200,000 ~ 1,500,000,成交價: HKD 3,727,500 ,成交時間:2008-04-11,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08年春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大清雍正年制」款。
5:清乾隆仿哥窯釉雙螭耳海棠形尊,尺寸:30.8厘米,估價:HKD 400,000 ~ 600,000,成交價: HKD 2,360,000 ,成交時間:2006-05-30,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06春季拍賣會。
6:清雍正仿哥窯釉綬帶耳如意尊,尺寸:24厘米,估價:HKD 2,000,000 ~ 3,000,000,成交價: HKD 2,302,400 ,成交時間:2004-04-25,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04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7:清乾隆仿哥窯瓶,尺寸:高21.5厘米,估價:RMB 1,200,000 ~ 2,200,000,成交價: RMB 1,568,000 ,成交時間:2009-10-19,拍賣公司:中貿聖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十五週年慶典藝術品拍賣會。
鈐印款識:款識:「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直口,長頸,扁圓腹,圈足。通體施仿哥釉,釉面肥厚,釉色瑩潤呈灰青色,釉面佈滿大小不同的片紋,片紋深者如鐵色,淺者呈金黃色。足底呈鐵黑色,外底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據歷史傳說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兩浙路處州、龍泉縣各建一窯,哥哥建的窯稱為「哥窯」,弟弟建的窯稱為「弟窯」,也稱章窯、龍泉窯。哥窯的主要特徵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規則的開裂紋片,俗稱「開片」或「文武片」。細小如魚子的叫「魚子紋」,開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紋」,開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
小紋片的紋理呈金黃色,大紋片的紋理呈鐵黑色,故有「金絲鐵線」之說。其中仿北宋官窯的瓷器為黑胎,也具有「紫口鐵足」的特徵。 釉面開片是因胎釉在燒製過程中膨脹係數不一致而出現的工藝上的弊病,但這種缺陷美,卻獨具裝飾藝術效果,它猶如寒冬江河中的冰裂,千變萬化,別具古樸自然的天趣,從而產生了一種獨特的美感。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記有哥窯「器小而開大片,器大而開小片,皆足貴也。」其胎色有黑、深灰、淺灰及土黃多種,其釉均為失透的乳濁釉,釉色以灰青為主。常見器物有爐、瓶、碗、盤、洗等,均質地優良,做工精細,全為宮廷用瓷的式樣,與民窯瓷器大相逕庭。傳世哥窯瓷器不見於宋墓出土,其窯址也未發現,故研究者普遍認為傳世哥窯屬於宋代官辦瓷窯。舊有「千金易得,宋瓷難求」之說,形容宋瓷的珍貴,故後世多有仿製,明代宣德時期,景德鎮開始仿哥釉瓷,一直延續到清代晚期都有燒製,以明代成化、清代雍正、乾隆的仿哥窯藝術成就最高。成化時期仿哥釉器多為小件,有碗、盤、洗之類。清代雍正乾隆時期所仿哥釉器,唐英《陶成紀事碑》稱為:「仿鐵骨哥釉」。均模仿宋哥釉之特色,釉質柔潤,所燒器物除仿宋代器外,多為雍正乾隆時期的典型器型,且多書本朝款。造型十分豐富,除杯、洗、盤、碗外,尚有六方瓶、貫耳瓶、梅瓶、花觚、扁壺、琮式瓶、香爐等大器。「仿舊須宗其典雅,肇新務審其淵源」,雖宗宋哥釉的神韻,又帶有鮮明的時代藝術風格。清藍浦《景德鎮陶錄》稱為:「仿肖古名窯諸器無不媲美,仿各種名釉無不巧合。」
此瓶以漢代銅器為宗,端莊古樸秀麗,哥釉滋潤腴厚,為乾隆仿哥釉的典型器,達到了「仿古暗合,與真無二」的程度。
8:清乾隆仿哥窯六方貫耳瓶,尺寸:465厘米,估價:HKD 1,200,000 ~ 1,800,000,成交價: HKD 1,500,000 ,成交時間:2015-10-07,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5年秋季拍賣會。
9:清乾隆仿哥窯釉浮雕「八卦圖」琮式瓶,尺寸:28厘米,估價:HKD 180,000 ~ 250,000,成交價: HKD 1,100,000 ,成交時間:2011-04-08,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1年春季拍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