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挖出來的文物是否需要上交國家?(共11張圖片)
  • 21年11月7日 09:5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眾所周知,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我國充滿智慧的古人們,為我們現代人留下了一批又一批,製作精美價值連城的古玩藝術品。而作為現代人的我們不僅可以通過這些古玩藝術品來探索過去發生的故事,可以在這些古玩藝術品追尋到堅忍不拔,永不放棄的精神,更是對我們去瞭解數千年來的歷史文化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隨著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古玩收藏這一行列之中,也有越來越多的藏品被我們挖掘出來,而這些被挖掘出來的藏品有部分會被國家收藏,也有一部分會流落在民間,被民間收藏家們所收藏。說到這裡,就一定有部分的收藏者們會產生出這樣的一個疑問:「身為普通人的我們,如果在在無意之間挖掘到價值數十萬甚至百萬的古玩藝術品,需要上交給國家嗎?如果我們自己拿去收藏做古玩收藏可以嗎」?其實對於這一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自己所挖掘出來的古玩藝術品必須上交給國家,不可以私自收藏或者是做古玩交易。其原因如下:

1、我國有著明確的法律規定,我國所有的文物是受法律所保護的。根據我國相關的文物保護法所說:只要是在我國境內繁榮地下、水域之中所遺存的一切文物,都是屬於國家所有,以及包括屬於集體或者是私有所有的紀念建築物或者是祖傳文文物,其文物的所有權都是歸國家所有,其文物的持有者必須遵守我國有關保護文物的相關規定,進行妥善的保存,不得將其損壞或者是進行交易。

2、根據我國文物保護法第七十四條規定:非法佔有、盜竊、哄搶、購買等方式只有國有文物,其藏品的持有者是要依法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如果還發現私藏文物不上報或者是拒不上交者,雖然不構成犯罪,但是在情節嚴重的情況下,是要承擔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而國家提倡老百姓積極上交所發現的一切文物的原因,也是在於老百姓會在不經意之間觸犯相關的法律條文,而不自知,從而為自己帶來一些經濟上的損失。

3、被挖掘的出的文物,在我們普通人的手中,由於不具備相關文物保護的知識,因此文物在我們手中更加容易被損壞,這一點和在古玩收藏者們手中的藏品還有所不同,而且大部分被挖掘出來的藏品,都是屬於珍貴的古玩藝術品,如果被損壞,那麼對其藏品所造成的影響是不可逆的,甚至有可能讓一件價值千萬的藏品瞬間一文不值,這不僅對此藏品持有者個人來講是一種損失,對我國來講更是一個在歷史文化上的損失,由此可見,將所挖掘出的藏品上交給國家是一種最為保險和安全的做法。以上即是小編對於此次問題的全部解答,我們下期再見!

 民間文物級青銅器圖片及拍賣成交價格:

1:商晚期青銅饕餮紋鬲鼎,尺寸:高21.7厘米,估價:HKD 10,000,000 ~ 15,000,000,成交價: HKD 12,125,000 ,成交時間: 2019-11-27 ,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9年秋季拍賣會。

鼎折沿方唇,上立兩耳,深腹微鼓,分襠,下承三柱足。滿工飾高浮雕花紋,以細密而規矩的雲雷地紋相襯,線條深刻,起伏有致,范鑄極精,浮雕花紋上再加飾陰線,構成三層花紋。三道長條形扉稜隨形置於與三足相對的器身圓鼓處,頸部間以三道短扉稜,扉稜兩側均勻勾「I」、「T」形陰線。頸飾一週三組以短扉稜相對的夔紋,大頭張口,身曲S形,尾向上回勾,腹部以長扉稜為對稱飾三個饕餮紋,一對圓形大眼珠突出,眼珠上有C形內卷角,兩側有樹葉形耳,長身卷尾,身下短足前伸,利爪張開,柱足陰線飾雲雷紋下接三角紋。內壁鑄一字族徽。

2:商晚期-西周獸面紋方鼎,尺寸:高26.5厘米;寬21×16.4厘米,估價:HKD 1,500,000 ~ 3,000,000,成交價: HKD 10,120,000 ,成交時間: 2014-04-09 ,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中國嘉德香港2014年春季拍賣會。

方腹規整,口沿略微外侈,平滑口沿上有U形耳,四足上飾蕉葉紋。鼎身四邊與四面中心有扉稜將圖案分割,扉稜上有直線和T形紋飾。鼎腹四面飾有饕餮紋,雙目圓睜,利角上揚。方鼎口沿下方環飾一圈龍紋。器表呈深綠色。三字銘文為「□父丁」,羅振玉先生曾記錄過與此類似的銘文。
方鼎是圓鼎的變體,最早出現在二里頭時期。早期的方鼎鼎腹相對較深,隨時間發展,鼎腹逐漸變淺。商代晚期,方鼎鼎腹變淺,而鼎足變長。大英博物館藏有一件商晚期的方鼎。比例和形制都與此件方鼎頗為相似。

3:商晚期/西周早期青銅犧首夔龍紋父丁卣,尺寸:高28厘米,估價:HKD 5,000,000 ~ 7,000,000,成交價: HKD 9,204,000 ,成交時間: 2018-10-02 ,拍賣公司:保利香港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保利香港2018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銘文:「父丁」。

卣蓋緣內束,蓋兩側出二犄角,為西周早期後段出現的裝飾,蓋身上下飾連珠紋一周,其間鑄螭龍紋兩對,作回首狀,螭龍紋之下填以雷紋。連珠紋之上再起弦紋一匝,蓋頂鑄喇叭形捉手。卣身梨形,下垂腹,高圈足,外撇。頸部裝飾和蓋身類同,唯前後正中飾獸首兩隻以作中軸。肩部兩側鑄環扣,連鑄提梁,提梁二端口作貘首,提梁表面飾抽像蟬紋,雷紋填之。圈足飾弦紋兩匝。器身余無他飾,器身整體出青綠色皮殼,腹部間以棕紅銹。器內銹層較厚,綠銹藍銹相迭。卣蓋內頂和卣父內底鑄相同四字銘文,曰:「父丁」。

4:商晚期告田鼎,尺寸:高21.6厘米;寬16.4厘米,估價:HKD 5,800,000 ~ 8,000,000,成交價: HKD 7,670,000 ,成交時間: 2015-10-06 ,拍賣公司:保利香港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保利香港2015秋季拍賣會。

銘文:「告田」。鼎為立耳,方唇,直腹,三柱足。週身滿佈雷紋錦地,腹部飾大獸面紋,兩隻眼睛圓鼓,身體與獸面相連捲曲向後,身體下方有一獨立捲曲的足。獸面之上還有一龍紋裝飾。此鼎紋飾華美,工藝精利。鼎內銘文「告田」二字。
「告」應是族號,目前已知告族青銅器至少有四十餘件。路國權曾做過系統研究 他認為「在告組青銅器群內部。又可劃分為以告依次擔任過官職名稱(「冊」、「寧」、「永」、「正」、「亞」、「田」)命名的六個組,這六組銅器整體年代相對集中,但又可以根據管制的次序去別處相對早晚關係。」目前有明確出土地址的告族青銅器皆出自安陽地區,銅器本身又反映出告族地位很高,看來一定與殷商王室有著重要的關係。告字在西周金文中不見,也許被周人所滅。告田之田通甸,也就是《尚書?酒誥》中所述「侯、甸、男、衛、邦伯」的稱謂。

5:商晚期青銅共父乙鼎,尺寸:高26.7厘米,估價:HKD 6,000,000 ~ 8,000,000,成交價: HKD 7,552,000 ,成交時間: 2017-10-02 ,拍賣公司: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匡時香港2017秋季拍賣會。

鈐印款識:銘?文:共父乙。此件青銅鼎厚唇口,上有對稱立耳。口沿下短束頸,腹部圓鼓下收,相對較淺,底接三柱足,是商代晚期鼎之造型,屬殷墟四期。
鼎腹滿工裝飾,以典型的『三層花』技法而成。紋樣橫向由鼎的六個扉稜間隔,縱向上下兩分。上層紋飾主紋作彎角鳥紋,兩者一組,以扉稜為軸,對稱排列。鳥紋凸出眼睛,前喙下勾,彎角是其特徵:角向身後,根部足,尖部彎曲而上。彎角鳥紋在商末周初盛行一時。下層以三個外卷角獸面紋作主紋,三條扉稜為鼻基線,三條為獸面分割線。獸面雙目凸出,輪廓完整,內有陰線繪出瞳孔、耳、口、角等。獸面紋和鳥紋之外皆以細密的雲雷紋填充,形成突出器表的浮雕效果,層次鮮明,猙獰凌厲。鼎的三足一周,陰線呈倒三角的蟬紋。這種蟬紋沒有羽翅,是處於復育階段的幼蟲,在商末周初,常作為輔助圖案裝飾。
鼎內壁有銘文『共父乙』三字,為『共』氏為祭祀『父乙』之器,屬祭辭。祭辭有簡式和繁式之別,簡式僅有被祭對象,如『父甲』、『祖丁』等。繁式則有祭祀者族名、私名、官名、祭祀對像甚至器名,如『戈父乙』、『小臣作父乙寶彝』等,此件屬繁式祭辭。1978年陝西鳳翔長青鎮出土共父乙甗,亦為商末周初器,與此件銘文相同,乃一主之器,可作參照。

6:西周早期青銅獸面紋「先」鬲,尺寸:高19.5厘米,估價:HKD 3,000,000 ~ 4,000,000,成交價: HKD 7,230,000 ,成交時間: 2013-05-29 ,拍賣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13年春季拍賣會(二)。

鬲侈口,束頸,雙立耳,柱足。通體雷紋錦地紋飾。袋腹豐滿,每面飾獸面紋,粗眉巨目,形象威武。口沿內側鑄銘一字。
著名考古學家羅振玉認此器上的銘文為「先」字,有幾件西周早期的青銅器有此銘文。鬲為古代炊器,用於燒煮烹滾。此器造型嬌小,紋飾風格嚴謹渾厚,鑄造精細。

7:商青銅龍紋方鼎,尺寸:高22.5厘米;寬17.8厘米,估價:HKD 3,500,000 ~ 5,000,000,成交價: HKD 7,080,000 ,成交時間: 2017-04-04 ,拍賣公司:保利香港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保利香港2017年春季拍賣會 。

鈐印款識:銘文:戶。此鼎方唇外折,兩側鑄雙立耳,直腹下收,四稜出戟,平底下承四圓柱形足。口沿下飾雙身龍紋,龍首呈靈芝形,龍身飾菱形紋飾。龍身上下曲折,尖尾上卷,龍身彎折處飾圓形六點紋飾,頗為少見。餘部填以雷紋。鼎身正中一塊長方形區域光素無紋,左右下三面飾以乳釘,乳丁做三排。此鼎四面皆以此為飾。四足上半段,飾高浮雕獸面紋,紋樣源自牛首。獸目突出如乳丁,瞳孔下陷。獸面之上再鏨刻陰線紋樣。

8:商晚期青銅獸面紋方罍,尺寸:高45厘米,估價:HKD 6,000,000 ~ 8,000,000,成交價: HKD 7,080,000 ,成交時間: 2017-10-02 ,拍賣公司: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匡時香港2017秋季拍賣會。

此件青銅獸面紋方罍體量重大,蓋器合一,甚為壯觀。蓋如廡殿式屋頂,平面長方,四稜隆而上聚。頂端有鈕,形如微縮之蓋。器蓋下緣有插榫,與器身子母口套合。器身頸部較高,有上闊下窄之勢。豐肩圓潤,左右各有一鋬。高深腹,向下內收,腹部前段下方另有一鋬,平底。通高四十五厘米,挺拔矗立之態,足具震撼。
方罍自上而下,可分五層裝飾帶,蓋、頸、肩、腹部上端及下端。蓋部四面呈倒置的外卷角獸面紋,雙目圓突,中有扉稜為鼻基線,獸面輪廓分明,兩角盤轉,輔以陰線點綴。地紋滿鋪雲雷紋,密不透風。頸部四面,居中出扉稜,兩側對稱布尖角鳥紋。鳥紋刻畫誇張,眼睛放大,幾乎充滿整個頭部,長喙前伸,尖部下折,腦後角如尖耳。這類鳥紋盛行於商末周初,身軀多作簡化的外形。此件細緻入微,前胸、雙翅、折尾皆分毫畢現,一絲不苟,屬同時期精工之作。
罍的肩部層次最為豐富,採用圓雕、淺浮雕、陰刻結合,形成高低錯落的節奏。肩部兩面正中為環鋬,上有外卷角的龍首,另外兩面居中作外卷角犧首,精緻小巧。龍首、犧首兩側,各有一火紋及倒立龍紋,其餘部分作雲雷地紋。火紋舊藏圓渦紋、渦紋或囧紋,在湖北屈家嶺文化的新石器時代陶紡輪上即已出現。青銅器上最早的火紋見於二里頭文化晚期斝的腹部,形式原始,只有圓形,沒有火焰旋轉的弧線。商代早期火紋已經普遍,斝的腹部、柱頭都有明確的火紋。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火紋多在鼎、簋腹部,或在大型酒器罍的肩部,此處便是一例。
器物的主題是腹部的獸面紋。腹部上方,四面皆有一段突起的扉稜,以此為鼻基,裝飾虎耳獸面紋。虎耳獸面紋與卷角獸面紋十分相似,區別在於虎耳兩端都呈圓勢,無首尾粗尖之別。獸面兩側,有背向分佈的一對尖角鳥紋,頭上身下,與頸部同類紋飾相比更具圖案化。腹部下方,作倒置的三角紋,亦稱蕉葉紋,內滿佈雲雷紋,浮雕的內卷角獸面紋。雙眼不及腹部上方獸面醒目,營造出詳略有序、層次鮮明的效果。
腹部上方的虎耳獸面紋不見面部輪廓,只有雙耳、雙目、口、身軀,採用近等寬的線條勾勒。內部填充雲雷紋,與地紋有高低區別,卻也融為一體。兩旁的鳥紋、腹部下方的獸面紋亦是如此,屬變形獸面紋的一種。在商周時期,變形獸面紋可分三種,一是保留角、目、鼻、耳、爪等彼此不相連的線條,多數素面,不施地紋;有的雖有地紋,卻無紋飾實像。二是只表現一對獸目,其餘部分皆以細密規則的雲雷紋組成,構圖退化。三是只剩下象徵性的大獸目,其餘條紋依然精麗。方罍腹身的紋飾便是第一種,多應用在商末周初器上。

9:商青銅饕餮紋三牛尊,尺寸:高36.4厘米,估價:RMB 6,500,000 ~ 8,500,000,成交價: RMB 6,944,000 ,成交時間: 2007-08-20 ,拍賣公司:中貿聖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拍賣專場:2007夏季藝術品拍賣會。

此《饕餮紋三牛尊》,上口侈大,器高36.4厘米,而上口的直徑就達30.6厘米,口徑與肩寬幾乎接近,頸較高,有三道弦紋,折肩、直腹、高圈足,圈足上部有三個寬圓十字鏤孔及兩道弦紋,肩寬而微鼓,上飾三牛首,腹飾饕餮紋。因此,我們認為此尊與商代早、中期尊的形制極其吻合,並且與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商《龍虎銅尊》極為相似。
商《龍虎銅尊》,在形制上大口,侈唇,折肩,直腹,長頸有三道弦紋,高圈足上部有三個寬圓十字孔及兩道弦紋,高50.5厘米,口徑45厘米,口徑與肩寬幾乎接近,與《饕餮紋三牛尊》極其相似,只是在大小與紋飾上有所不同。《龍虎銅尊》在折肩上飾三龍首,腹有三扉稜在龍首下部,兩扉之間各有一組雙身虎噬人紋。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