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陶器茶具與瓷器茶具的不同之處,茶具我們在生活中是不少見的,那麼陶瓷的茶具更是很常見的一種茶具,然而這種陶瓷的茶具它的特點是它的傳熱性是很慢的,我們在使用的時候是不用擔心這款陶瓷的茶具,它對燙傷我們的手,那現在我們來看看陶器茶具與瓷器茶具的不同之處。
一、使用原料不同。陶器茶具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燒成,瓷器茶具則需要選擇特定的材料,以高嶺上作坯。燒成溫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溫度階段,則可成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燒成的。高嶺土在燒製瓷器所需要的溫度下,所制的坯體則成為瓷器。但是一般製作陶器的黏土製成的坯體,在燒到1200℃時,則不可能成為瓷器,會被燒熔為玻璃質。
二、燒製溫度不同。陶器茶具燒成溫度一般都低於瓷器,最低甚至達到800℃以下,最高可達1100℃左右;瓷器茶具的燒成溫度則比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達到1400℃左右。
三、釉料不同。陶器茶具有不掛釉和掛釉的兩種,掛釉的陶器釉料在較低的燒成溫度時即可熔融;瓷器茶具的釉料有兩種,既可在高溫下與胎體一次燒成,也可在高溫素燒胎上再掛低溫釉,第二次低溫燒成。
四、堅硬度不同。陶器茶具燒成溫度低,坯體並未完全燒結,敲擊時聲音發悶,胎體硬度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鋼刀劃出溝痕;瓷器茶具的燒成溫度高,胎體基本燒結,敲擊時聲音清脆,胎體表面用一般鋼刀很難劃出溝痕。
五、透明度不同。陶器茶具的坯體即使比較薄也不具備半透明的特點。例如龍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殼,卻並不透明;瓷器茶具的胎體無論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點。
以上就是關於“陶器茶具與瓷器茶具的不同之處”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