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也見古時月」——古畫中的清秋月夜(共16張圖片)
  • 20年11月29日 18:2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銀塘曉月圖》 清 藍濤 絹本設色 98×47cm

  中秋節,作為一項深受人們重視的傳統節日,歷經多年演化最終形成於唐代,而中秋賞月之風也在當時的北方地區甚為流行。這一源自遠古“秋夕祭月”的習俗,初始於魏晉,盛於唐宋。人們祭月祈求賜福與保佑。中秋之日,賞月之人更迭不休,而掛於高空中的明月是否還是古詩中描繪的那個“玉盤”呢?

  月亮,又有玉兔、素娥、嬋娟、玉鏡、玉盤、嫦娥、廣寒宮等美稱,其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徵意義極其豐富。這散發著白月光的它代表著聖潔、美麗與靜謐,承載著人類的相思、失意、懷古、永恆等多重情懷,也引發了無數文人騷客的讚美與畫筆的記錄。

清秋月夜

《月夜圖》 馬遠 宋 絹本設色 25.1×26.5cm

  “南宋四家”之一的馬遠曾繪過不少關於“月夜”的題材,《月夜圖》就是一幅典型作品。該作品採用了他的獨特畫法,只將畫面集中於某一邊或是某一角,因此他有一雅號“馬一角”。雖然這些作品在構圖上只畫景物的一角,但卻能從中表現出圖畫外廣闊的空間,讓人遐想連篇。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論》中評價其畫作:“全境不多,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見其頂,或絕壁直下而不見其腳,或近山參天而遠山則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獨坐。”

  元代張可觀的《露台月夜圖》採取馬遠的邊角畫法,月色中,一文士與二童子分別坐、立於露台之上,融於月色之中。遠山蒼潤、松樹遒勁,環境幽然。而馬麟的《樓台夜月圖》在構圖與取景方面也與前者有異曲同工之處,盡顯靜謐夜空。

《露台月夜圖》 張可觀 元 絹本設色 33×38cm

《樓台夜月圖》 馬麟 宋 絹本設色 24.5×25.2cm 

  馬和之的《月色秋聲圖》描繪的是月與秋的融合。一高士在秋月下臨河而坐,一童子侍立身旁。月色下水波蕩漾的河水與茂密的綠樹使畫面相得益彰。畫的左上方有趙孟頫題李白詩《題宛谿館》:“白沙留月色,綠樹助秋聲”,此詩無疑為畫增添了幾分詩情畫意,也不禁讓人唏噓歲月之流逝。

《月色秋聲圖》 馬和之 宋 絹本設色 29×22cm

  看著古人畫下的清秋月夜,彷彿將人置身於那些靜謐的夜晚。在白月光的映襯下,錯落有致的亭台樓閣、奇崛而起的樹木、碧波蕩漾的河水怎能不令人心馳神往?

賞月、玩月

《月下把杯圖頁》 馬遠 宋 絹本設色 59×28cm 畫芯25.7×28cm

  如此美好的清秋月夜是一種自然環境,但對人們來說或許又是一個合適的活動空間。馬遠的精品之作《月下把杯圖》描繪的是中秋美景之夜好友相聚的情景。空曠的山林間,一輪明月高掛夜空,兩位友人在中秋佳節幸得相逢並以酒會友,四位童子體態各不相同,作等候、侍酒、端盤等狀,右下角的桌案上擺放著器具,幽雅靜謐的環境反而襯托出友人相見的喜悅。也正如畫中題詩所言:“相逢幸遇佳時節,月下花前且把杯”。

  沈周的《中秋賞月圖卷》描繪的則是在其居所“有竹莊”內的平安亭與友人中秋賞月時的情景。明月高懸、山水清勝、竹樹橋亭、舉杯對酒,一仙鶴立於木橋之上,顯示著兩位文士的意趣。

《有竹莊中秋賞月圖卷》(局部) 沈周 明 紙本設色 34.7×1343cm

  除了對飲,月下相聚的友人或許還會“泛月”,也就是月夜划船遊玩。《松溪泛月圖》為夏圭的經典之作,是一紈扇小品畫。明月高懸、煙波浩渺、泛舟江上,水天一色。畫面雖簡潔,但意境卻深遠,富有濃濃詩意。

《松溪泛月圖頁》 夏圭 宋 絹本設色 24.7×25.2cm

  而文徵明筆下的“泛月圖”則構圖更加平穩,墨色渾厚。遠山蒼潤、一片湖水、一葉扁舟、三位友人、水天一色……極富冷寂清幽之致,也體現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恰似詩文所言“水兼天一色,秋與月爭輝”,和諧統一的畫面意境飄渺,給人以無盡遐想。

《石湖泛月圖》 文徵明 明 紙本水墨 150.8×54cm

  位列“琴棋書畫”之首的琴,被視為文人高雅的代表,是淡泊嫻靜的象徵,在月夜下的崇山峻嶺與亭台樓閣中撫琴想必也是極為清雅的。清淡圓潤的琴聲從夜空傳出,也正是與文人士大夫追求的淡雅品格相一致。

《對月鳴琴圖》 佚名 宋 紙本墨筆 141×79cm

  月下相聚、月下把杯、月下泛舟和月下撫琴都是在月夜中發生的幾項重要活動,而伴著月光靜默閒行、沉吟幽思又是別有意味了。杜堇的《陪月閒行圖》刻畫的正是一高士在山林中獨自前行的畫面,月光陪伴下的他顯得孤寂而不孤單。

《陪月閒行圖》 杜堇 明 紙本墨筆 156.5×72.4cm

  文人的賞月活動尚且如此,禮教更為繁瑣的宮廷賞月又如何呢?清代畫家唐貸、丁觀鵬描繪了一幅“中秋夜宴圖”。在氣溫初涼之時,趁著皎潔的月光,露台上舉辦著一場盛大宴會。畫中人或觀花賞月、或漫步閒談、或吹奏樂器、亦或品味美食,較之文人賞月之景,此景便是一派和樂繁榮。

《清院本十二月令——八月賞月》 唐貸、丁觀鵬 清 絹本設色 175×97cm

  而值得注意的是,描繪女子賞月的畫作也比比皆是。《瓊台玩月》描繪的是中秋之夜宮廷女子相聚賞月的情景——在漢白玉欄杆的高台上和精美的長廊裡,仕女們結伴賞月漫談。清透的月光灑向宮牆屋脊,微風拂過清香流溢的桂樹叢,想來十分靜謐優美。

《月曼清游圖冊(十二開)——八月“瓊台玩月” 》(局部) 陳枚、梁詩正 絹本設色 37×31.8cm 

《仕女圖冊八開——桂香濯月》(局部) 焦秉貞 清 絹本設色 30.2×21.3cm 

  不同於陳枚與焦秉貞所畫宮廷之艷麗,傳為宋代劉宗古所繪的《瑤台步月圖》寫中秋仕女賞月情景,整體看來更為淡雅。畫面左上角有絲絲浮雲所代表的空濛夜色,浮雲之上一輪明月朗照。而仕女們或手端供品、或舉杯許願、或托盤作陪,顯然進行著中秋拜月的活動。

《瑤台步月圖》 劉宗古(傳)宋 絹本設色 25.6×26.7cm

  跨越千年,時代更迭。古畫中的清秋月夜、古人對月的儀式性活動、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無一不是經典魅力的體現。在這中秋佳節,同一個夜空照亮的是歸屬於不同地方的異鄉人,哪怕你身處山川、草原、戈壁……平時不曾注意過日日伴我們入眠的月亮,在今天抬頭看看夜空明月,或許也會給你不一樣的詩意與感慨。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