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民窯青花瓷鑒定方法以及特徵(1張圖片)
  • 19年11月30日 02:12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明 洪武民窯花卉紋碗

民窯青花發展有獨自的軌跡,和官窯青花分期不完全重疊。十五世紀中的正統、景泰、天順不見官款器物傳世,明後期的天啟和崇偵官窯停燒,出現兩個真空期。據此,明代民奮青花可分為五期。

第一期:洪武、永樂、宣德

第二期:正統、景泰、天順

第三期:成化、弘治、正德

第四期:嘉靖、隆慶、萬曆

第五期:天啟、崇禎

民窯青花特徵的變更和朝代的替換有時並不一致,促成特徵變化的是工藝技術變化這一物質原因和審美情趣變化這一意識原因。

元至正十二年(1352)到至正二十年(1360)間,景德鎮戰火紛飛,窯事不興,青花瓷生產無從談起。明王朝建立於1368年。在1360?-1368間,景德鎮歸附朱元璋,恢復了生產。我們說到洪武青花,實際上和元未青花很難割斷。

誕生於元代的青花瓷並不普及。現存於中東、日本、英國等地的青花以大器為多。有一些屬國內流散出去,更多的是元代作為外銷瓷而生產的。從近幾十年中國內出土的二百件上下元青花看,有玉壺春瓶,花觚,梅瓶、大罐等器,可視作常用的僅高足杯等器,作為日常用途的碗卻很少,據此,可以認為元代民間尚未普遍使用青花瓷,或者說情話的真正普及使用時在元末至明洪武,也就是說是在1360年以後的一段時間內青花瓷進行了規模生產。

據景德鎮窯址調查,元末至明初堆積層中青花尚屬少見,洪武末年才漸增多、可見洪武民窯青花有個遞進發展的過程。

洪武民窯青花的特徵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胎骨——早期瓷化程度差,中期以後瓷化程度較好。胎色早期的白中含灰、含黃或含紅,中期的以白為主,後期均為白胎。早期產品見僵胎和窯裂。

釉層——早期薄亮,灰青或灰黃。中期起釉質瑩潤、淡卵青色,少數灰青色。大多無片紋。細瓷口沿塗醬釉。

青花——用淘煉欠精的國產鈷料,青料積聚處有黑褐色斑點。有些見暈散,晚期作品趨向明麗。

紋飾——採用粗筆勾勒點染方法,線條遒勁起伏,多用圓弧形線條。

碗心——早期見草書「福」、「壽」字,另有單枝水草、靈芝、菊瓣、龍形、海螺等;中期見山石、松竹梅、動物等後期見隸體「福」字、梵文等。碗心紋飾外一般有雙圈。

外壁——主題紋飾有纏枝花、雲氣、梅蘭、芝草、花果、荷花等。

造型——民間青花瓷中多見盤及碗。

盤早期的較深,圈足小而厚,底足兩面斜削,砂底,有明顯乳突,露胎處似沾有黑色鐵屑和窯紅。盤後期的較淺,口沿外撇,折腰圓柔,內底下陷,圈足稍大,底心乳突細小,足內和底面釉薄。

盤和碗的底足由元末至洪武晚期呈規律性變化:圈足由小到大、由厚到薄。挖足由淺到深,足壁由斜到直。底面由砂底到釉底,乳突由大到小。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共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