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蛇身纏繞粉彩鎮墓獸(共1張圖片)
  • 15年9月21日 06:4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鎮墓獸起源歷史

鎮墓獸是我國古代墓葬中常見的一種隨葬器物。因為自古以來,人們對死後世界就存在著畏懼心理和神秘的想像。通過幻想出的鎮墓獸把守墓葬,以達到震懾鬼怪、保護死者靈魂不受侵擾的目的。從考古發現的情況來看,鎮墓獸最早見於戰國楚墓,流行於魏晉至隋唐時期,五代以後逐步消失。這種文化現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古埃及的獅身人面像,從而把兩種古老的文明聯繫在一起。在埃及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古王國時期,出現了獅身人面的形象。這或許可以從我國古代奇書《山海經》中找到答案。這部書中記述了眾多山海之神,這些神大多是經過重新組合的獸,有的就是獸形與人形組合而成的半人半獸形。近現代學者一般認為《山海經》大約成書於戰國時代,與我國諸如此類鎮墓獸和古埃及獅身人面形象出現的時間相吻合。可以說,古代先民對神獸的崇拜是不同地域文化產生相近神靈形象的基礎條件。古人相信這種想像中的神獸具有超自然的力量。

唐代蛇身纏繞粉彩鎮墓獸介紹

  這件粉彩鎮墓獸是從陝西隴縣東南鄉黨家村一座唐墓中出土。泥質紅陶,獸面獸身,頭後面有一寬扁角,前有四個彎曲的圓角,頭上有兩大耳,面部近方形,深目、大眼、大嘴,面露牙齒,胸兩側出四肢,前左肢彎曲上舉,三爪,前右肢彎曲,被一條蛇纏繞,爪抓蛇身,蛇頭張嘴對準獸口,左後肢屈膝,右後肢伸直,一足三爪,身直蹲於不規則的器座上,胸正前面用黑、白、綠塗二層花瓣,一層葉的花卉,身背面塗紅彩,頭、角、面、臂、身、腿及背部等均用黑色線條繪製,通高41厘米,座高5.5厘米,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唐代蛇身纏繞粉彩鎮墓獸

早期墓葬中的鎮墓獸多隨葬一件。北方地區在北魏後期出現了一座墓葬中隨葬兩件鎮墓獸的情況,一件為人面獸身,一件為獅形,分別蹲在墓門兩側。同時期,關中地區也出現了面目兇惡、伏臥於地、外形似豬的鎮墓獸。隋代墓葬不多,出土的鎮墓獸承襲了人面和獸面形制的傳統,有所發展演變。到了唐代,鎮墓獸的形制急劇發展。唐朝初年尚與隋代的差別不大,人面表情和善,獸面造型似獅子,只是除了陶質彩繪的以外,有些表面施以黃釉。高宗武則天時期,鎮墓獸的雙肩開始塑出簇毛或雙翼,頂角增高,裝飾增多,人面逐漸趨於獸面化。武則天時期以後,出現神態生動的三彩鎮墓獸。玄宗天寶年間,鎮墓獸呈現張牙舞爪、手中握蛇、腳踩怪獸、弓步站立的姿態,人面與獸面已經難以分辨。安史之亂以後,唐朝由盛轉衰,鎮墓獸製作趨於粗糙,氣勢大不如前。宋元時期,鎮墓神煞陶俑種類多樣,流行地域廣泛,但是這種神奇的人面鎮墓獸卻從此銷聲匿跡,不見蹤影了。

唐代蛇身纏繞粉彩鎮墓獸歷史意義

  這件彩繪鎮墓獸在墓葬中埋藏了一千多年,不僅彩繪依然鮮艷,而且其造型如上肢被蛇纏繞及獸面神情時代特徵突出,是研究唐代墓葬習俗的寶貴資料。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