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康熙朝各類的瓷器你喜歡哪一件?(共8張圖片)
  • 17年6月24日 08:48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康熙時期,逐步將景德鎮的御窯廠恢復完善,其產品質量更加好轉,比前代還略有進步,所以有人認為清代的陶瓷,應從康熙時期開始計算。這一時期在整個清代瓷器發展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康熙十七年,派內務府官員至景德鎮,駐廠督造,並開創了以督窯官姓氏稱呼官窯的先例,比如具有代表當時制瓷水平的「臧窯」、「郎窯」等。康熙瓷器品種繁多,千姿百態,造型普遍古拙,胎體比較厚重,同樣大小的器物,要比清朝其它時期的器物要重些。較大型作品採用分段成型整體組合的技法,修胎工藝精細,交接處不留痕跡。康熙五彩的主要顏色有紅、黃、紫、綠、藍、黑等,很少用青花,描繪精緻;另一特徵是在康熙後期的作品中,人物面部只用輪廓勾出而不填彩。紐約蘇富比將要拍賣一批康熙朝的各類瓷器91件,小四在這介紹幾件。

清康熙 五彩叩馬阻兵圖大棒槌瓶

這些康熙朝各類的瓷器你喜歡哪一件?

估價:USD400,000-600,000 RMB2,593,025 —3,889,537

從某種意義上說,清康熙時的五彩是真正意義上的五彩瓷。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明代五彩,如不使用釉下青花,實際上就是釉上紅彩、綠彩、黃彩等;而康熙五彩的最大特點是運用了釉上藍彩和黑彩,形成了紅、綠、黃、黑、赭、藍等多種顏色的搭配和運用。由於有了深色調的藍和黑,使得康熙五彩的色彩對比更加和諧、沉穩。康熙時藍彩燒成後的色調,其深艷程度超過了青花,而黑彩又有黑漆般光澤。康熙五彩所用的顏色比明代大大增多,因此康熙五彩比明代單純釉上五彩更顯得嬌艷動人。康熙五彩瓷光艷照人,很重要一點是在燒成上。釉上彩是在彩爐中低溫燒成的,火候的把握十分重要,溫度過高,有些釉上顏色會流動或損失,爐溫太低則彩料的光澤不足。康熙五彩一般都色彩鮮艷,光澤明亮。這說明康熙時燒造彩瓷的工藝已十分成熟。

這些康熙朝各類的瓷器你喜歡哪一件?

本品瓶,尺寸碩大,彩色濃艷,繪工繁複,畫技精良。瓶身一周,繪「叩馬阻兵」故事典故,取自《封神演義》一書。此書著於十六世紀,述商末紂王昏虐,文王伐紂,其子武王立周等故事,以史實為根據,創造出諸神、妖獸等,鬥法爭權。此書確立君權為上天所授,君王英明,方為天子,得人心,獲神助。康熙帝,勵精圖治,銳意穩定時局,奠定大清皇權,與此書喻意,頗為契合。

細觀本瓶主題,正與其所處時代遙相呼應。瓶身所繪周朝天軍氣勢磅礡,隊列云云浩蕩;反觀之,叩馬阻兵之伯夷叔齊二人則作勢孤弱,表現前朝衰退之殘息,由而突顯新朝之恢宏大勢。如此精巧構圖,輔以細緻畫工,更顯本瓶之珍妙。紋飾著色豐富,見明綠、湛藍、暖黃及鐵紅,配以黑彩及描金。人物刻畫姿態多樣,面相勾繪複雜生動,細緻入微,主角人物描繪準確易辨。

這些康熙朝各類的瓷器你喜歡哪一件?

《飲流齋說瓷》記載:「清代彩瓷變化繁跡,幾乎不可方物,康熙硬彩、雍正軟彩。硬彩者,謂彩色甚濃,釉傅其上,微微凸起也。」「硬彩、青花均以康熙為極軌。 康熙五彩,繪畫工致精麗,生動傳神,改變了明代嘉靖、萬歷時只重色彩而不講究造型的粗率畫風。其施彩較明代均勻,勾勒輪廓所用線條以焦墨為料,筆鋒勁挺有力,後用油墨彩料,筆觸圓潤柔和。「康熙彩畫手精妙,官窯人物以耕織圖為最佳,其餘龍鳳、番蓮之屬,規矩準繩,必恭敬止,或反不如客貨之奇詭者。蓋客貨所畫多系怪獸老樹,用筆敢於恣肆。」

清康熙 斗彩仙女祝壽圖八方花盆

這些康熙朝各類的瓷器你喜歡哪一件?

估價 USD  350,000-500,000

據歷史文獻記載,斗彩始於明宣德,但實物罕見。成化時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獻中也稱之為成「窯彩」或 “青花間裝五色”。清朝斗彩瓷器的產量要大於明朝成化時期。康熙、雍正、乾隆官窯也有不少精品堪與成化斗彩媲美,而且出現了較大的器型。總的來看,清朝盛世的斗彩瓷器大多數繪畫精工,改變了成彩 “葉無反側”、”四季單衣” 的弱點,圖案性更強,但也失去了成彩清秀飄逸的風采。康、雍、乾官窯都有一些仿成化斗彩產品,康熙斗彩在在模仿明斗彩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器物的造型品種更加豐富多樣,大件器物層出不窮,繪畫更為精工。

這些康熙朝各類的瓷器你喜歡哪一件?

本品花盆,色彩明亮,濃淡相宜,所繪海浪、靈獸、仙女栩栩如生,當屬康熙斗彩至珍之品。盆身繪仙女祝壽圖筆法圓熟,顯示本品制於清代瓷器工藝成熟時期。據屈志仁述,此類花盆多繪明末清初道家主題紋飾,然畫工則具清代十八世紀特徵,繪工細緻,紋飾精微,題材多取自版畫及畫譜等。據林業強研究發現,康熙年款中「 清」字「月」內作一豎之寫法,應始於1713至1722年之間。本品花盆款識即以此法書寫,表示其製作年份應屬康熙後期。

林氏並述,如此年款風格、並帶長壽寓意之瓷器,應制於1722年,為準備康熙帝次年七十萬壽慶典而制,此說與屈志仁意見相符。屈氏認為,故宮博物院收藏、紋飾風格相近之花盆,乃為康熙皇帝壽辰特製。觀清宮壽宴畫作,可見花盆、古器、裝飾品等陳設,由此可斷,此類花盆應作盛載花卉植物、供賓客觀賞之用。此類康熙祝壽花盆皆具相同特徵,包括尺寸碩大、以斗彩作裝飾、多方器形、繪仙人圖景及兩側口沿下書六字青花橫款等。目前已知同類器或為六方、或八方,或花口、或素口,或圈足、或如意足。如本品八方圈足者,於同類品器中尤屬珍罕。

清康熙 五彩壽桃紋高足蓋碗

這些康熙朝各類的瓷器你喜歡哪一件?

估價:USD150,000-250,000 RMB(972,384 —1,620,640

本品高足蓋碗,器形端莊,色調柔雅,彰顯康熙朝晚期景德鎮藝匠臻技,雖無年款,但見瓷匠造詣高超,可推斷乃為御用而制。壽桃,寓意長生多壽,故本碗或為賀壽之禮。

明清兩朝,皇帝及皇太后六十、七十、八十壽辰格外隆重,歷時數周,筵席無數,儀式盛大,並制各式禮品,或為貢品、或供賞賜。為準備康熙六十大壽,景德鎮大量制瓷,早於兩年之前便開始燒製,七十大壽亦屬如是,然康熙帝於七十歲壽辰前三個月駕崩。本品及相近之碗例,紋飾具長壽寓意,巧工精製,應為皇太后或康熙帝六十大壽所制,亦或為康熙七十萬壽慶典而制。

清康熙 虎皮三彩大碗

這些康熙朝各類的瓷器你喜歡哪一件?

尺寸 直徑31.4cm 估價 USD  80,000-120,000

素三彩」一詞首先出現在清末寂園叟《陶雅》中:「西人以康熙黃、茄、綠三色之瓷品為素三彩」,其中的「三」代表多數,無特定含意。之後,中華民國初年的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也提到:「茄、黃、綠三色繪成花紋者謂之素三彩」。素三彩屬瓷器低溫彩釉品種之一,素三彩的製作方法是在高溫燒成的素胎上,用黃、綠、紫三種低溫色料裝飾,入窯經800—900℃的低溫二次燒成,因不使用紅彩,畫面顯得典雅素淨,故名「素三彩」。素三彩創燒於明宣德時期,萬曆素三彩器出現色地疊燒工藝,如黃地三彩、綠地三彩等,此時素三彩工藝已取得較高成就,至清代康熙朝得以進一步發展,並成為康熙時期具有特色的瓷器品種之一。

滿清康熙一朝之素三彩器極富盛名,對於成化、正德之三彩和嘉靖、萬曆色地重疊工藝多有繼承,但又發明素胎上刻劃出紋飾輪線,繪以圖畫,塗以釉彩,其工藝標新立異,品種豐富多樣,質樸雅潔,黃色地、紫色地、米色地、虎皮釉等反覆交替使用,變化莫測而頗具匠心。虎皮三彩是康熙三彩品種之一。用黃、綠、紫三色釉間隔混雜點染於器表,經烘燒,自然暈散形成不規則的,似虎皮狀的斑塊,謂之「虎皮三彩」,也稱為「抹三彩」。虎皮三彩常用於盤、碗和福祿壽三星人上。康熙素三彩瓷器有的署款,有的則不署款。署款的主要有三種:一是青花楷體本朝六字年款;二是仿明代成化或嘉靖青花楷體六字年款;三是青花花押款。

清康熙 豇豆紅釉鏜鑼洗

這些康熙朝各類的瓷器你喜歡哪一件?

估價 USD  50,000-70,000

豇豆紅是銅紅高溫釉中的一種,為清代康熙晚期出現的銅紅釉品種。因其色調淡雅宜人,以不均勻的粉紅色、猶如紅豇豆一般、造型輕靈秀美而得名。 又因其淺紅嬌艷似小孩臉蛋、如三月桃花,又被人稱為「娃娃臉」、「桃花片」、「美人醉」。色調再淺些被稱為「娃娃面」或「桃花片」,雖不如深者美艷但卻有幽雅嬌嫩之態。下品者,或色調更淺,或晦暗渾濁,名為「乳鼠皮」或「榆樹皮」。至於器身呈灰黑不勻的「驢肝、馬肺」色,與器下部呈黑釉焦泡的一類,則為最次品。豇豆紅無大器,常見為文房用具,如太白尊(水盂)、石榴尊、菊瓣瓶、柳葉瓶、洗、印盒等。

豇豆紅的燒成難度大,製作時間短,所以傳世數量極少,歷來是收藏家搜獵的目標。天津博物館收藏了一件康熙豇豆紅釉太白尊,其釉色紅綠相間,呈現出桃花春濃般的奇趣,正如清人洪北江詩譽:「綠如春水初生日,紅似朝霞欲上時。」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