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略談吳熙載印風
明清篆刻流派至晚清已達輝煌的頂峰,“晚清四家”之一的吳熙載(1799-1870)在印壇更有承前啟後的獨到地位。此老謝世後的百餘年間,流風餘韻,歷久不衰。
清中葉的鄧石如,以小篆和碑額文字刻朱白文,拓寬了篆刻的取資範圍,以剛健婀娜的風格,崛起於印壇,與當時浙派成雙峰對峙之勢。
但鄧刻原石流傳極少,吳熙載師承包世臣,作為鄧石如的再傳弟子,不僅以其豐富的創作量彌補了這一遺憾,更以其深厚的書法功力將鄧派藝術推向極致,誠如吳昌碩所言:
“讓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秦漢璽印探討極深,故刀法圓轉,無纖蔓之習,氣象駿邁,質而不滯,余常語人,學完白不若取徑於讓翁。”
吳熙載以書為印,在印文體勢和筆意上,淋漓盡致的表現書與刻,刀與筆的完美統一,達到了有筆有墨的理想境界。線條的粗細方圓、輕重徐緩、黏連斷續和書法的效果完全一致,其碑刻上的卓越修養又給線條平添了濃厚的金石情趣。
尤其是他的白文,堪稱是文、何以來的第一人,鄧石如的蓽路藍縷之功,只有到了吳熙載時代才發揚光大。吳熙載名列“晚清四家”之首,以其渾樸瀟灑、流轉婉麗的神貌,在浙派刻印絢爛之至漸趨平淡之時,顯示出蓬勃的生機,並且一直影響著民國的印壇。
吳熙載涉獵於當時全新的取資領域,具備了創作淵源上的廣度,加上精能成熟的風格達到的深度,使吳熙載的藝術能較寬容的接納因藝術個性,審美情趣和取資領域的不同所帶來的差異,從而熔鑄出多姿多彩的藝術風格,這樣也奠定了他晚清印壇一代宗師的地位。
吳熙載的作品開創出一種平實、大氣、寫意的印風,或許在平正、堅實、開闊的基礎上更適宜構築華堂偉廈,取法過吳熙載的吳昌碩、黃士陵、錢瘦鐵、來楚生均成為自立門戶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