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紅釉瓷器的藝術特徵
  • 17年3月24日 17:2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鐵紅釉瓷器的藝術特徵,鐵紅釉是一種典型的分相花釉。釉面呈茶褐色或海參棕色的底色,其上分佈有富鐵的桔紅色球狀或荷葉狀孤立的花朵結晶大紅花圖形,直徑約5~10mm,中心為黃芯,有的大如蠶豆,有的小似豌豆,還有的在紅色花朵中穿插銀灰色的條狀絲紋,絢麗多彩,更使整個器皿具有珍奇、高貴和莊重的質感。那麼鐵紅釉瓷器的藝術特徵是什麼呢?

鐵紅釉是一種由朱紅到深紅色的鐵結晶釉,亦稱鐵紅花釉或朱斑釉,俗稱紅桔釉。

鐵紅釉的分相往往是多層次的,即在第一次分相後形成的新相中,由於成分的不均勻分佈,或某一成分過飽和,可能再次發生分相或析晶,這就使得鐵紅釉具有特殊的花釉藝術效果。

鐵紅釉的呈色是液相分離著色。在茶褐色或海參棕色上分佈的大紅花,肉眼可從其斷面看出,表面有一層極薄的紅色層,下層則呈黑色或黑帶有褐色,然後是無色底釉層,這就是通常的所謂鐵紅釉分層說法。然而,若用超薄光薄片,並且利用光學顯微鏡的最高分辨率,則在黑色層中可以發現鐵紅釉的穩定液相分離現象。在富硅、鋁、鉀、鎂的連續液相(冷卻後為玻璃)基質中,分離出大多數為孤立球形的液相小滴,其平均直徑為3μm,卻仍然呈現出棕黃色的透光性。說明液相分離的結果,Fe2O3含量絕大部分富集於二次分離微相之中。

鐵紅釉以長石、高嶺土、石灰石、滑石和骨灰(磷灰石)等為原料,以Fe2O3為結晶呈色劑,製成釉漿後施於坯胎上,一般在1260~1360℃左右的溫度範圍內燒成。其釉的化學組成特點是,Fe2O3、 CaO、P2O5含量都比較高,分別為7~12%、8~9%、5~7%左右。由於鐵紅釉的釉層是由許多細分散的微小液滴形成,增加了光的吸收與折射,燒成後自然形成了深沉的海參棕色彩,其中分佈有許多蠶豆、豌豆大小的桔紅斑塊即大紅花。它不同於金星釉、鐵繡花等一類的微晶結晶釉,而有些類似鋅、鈦等一類大晶形的結晶釉。分相隨後析晶的物理化學過程,是鐵紅釉的整個藝術顯現和大紅花形成機理的基礎。

鐵紅釉是一種實用價值很高的藝術釉,尤其是用於裝飾牆地磚和日用陶瓷工藝品,藝術效果更佳。鐵紅釉的生產工藝較易控制,成品率較高,利於大批量生產。

以上就是關於“鐵紅釉瓷器的藝術特徵”的相關介紹,如果想瞭解更多的收藏知識請多關注古董台灣。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