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銀元與銅元(共6張圖片)
  • 22年2月23日 05:14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清末是一個喪權辱國的時期,不斷有通商口岸的開設,這雖然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對外貿易的發展,但是在喪失主權的不平等條件下進行了對外貿易,對外貿易的發展給外國貨幣流入中國提供了良好的機會,這不可避免的讓清政府開始了自製銀元的嘗試並掀起了高潮。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近代的銀元與銅元

近現代的銀元與銅元

制錢荒的出現引發了銅元鑄造和發行,但隨之而來的濫鑄使貨幣市場又充滿弊端。晚清和民初政府對全國貨幣鑄造和發行掌控能力的弱化,使這一時期的貨幣制度漏洞百出。

外國銀元流入

明朝末年,外國銀元開始流入中國。早期流入中國的外國銀元數量不多,流通也不廣。清朝初期中外物資交流的規模比明末有所擴大,英國東印度公司經常派船隻來往於中國南部沿海地區,外國銀元便於乾隆年間大量流入中國,並在上海及附近地區開始盛行。

最早流入中國的外國銀元是西班牙銀元,又稱加羅拉銀元,俗稱本洋,系公元1535~1821年由西班牙鑄造。西班牙銀元因重量穩定、質量優良,為人們所接受,「商務交易多用此幣,銀行所開匯價,亦以此為根據」。1854年墨西哥銀元開始流入中國。墨西哥銀元始鑄於1823年,正面圖案為墨西哥國徽:站在仙人掌上口中銜蛇的一隻鷹,背面圖案為有「自由」字樣的自由帽,自由帽四周放射32道光芒,俗稱「鷹洋」。此外流入中國的還有荷蘭銀元、美國銀元、英國銀元等。

近現代的銀元與銅元

道光年間,外國銀元流入漸多。相比較銀兩,銀元支付時不用看成色、稱重量,只需計枚數即可,十分方便,因此民間使用更加普遍,「閩、廣、江西、浙江、江蘇,漸至黃河以南各省,洋錢甚行。凡完納錢糧及商貿交易,無一不用洋錢」。對此有人認為,外國銀元在民間廣泛流行,不僅有礙國體,也造成內地高

色紋銀急速外流,若任其蔓延下去,我國紋銀終有被吸盡的一天,因此建議朝廷禁止民間使用外國銀元。但這一建議卻招來反對之聲。御史黃中模上奏說:「番銀之在內地者,行用已久,恐驟加遏絕,必致於民不便,應仍聽其流轉。」他的意見得到朝廷贊同,由此禁止外國銀元的言論逐漸銷聲匿跡。然而與此同時,社會各界要求中國政府自鑄銀元的呼聲越來越高,清政府也感到有必要改革貨幣制度,發行中國自己的銀元,從而打破外國金融勢力的壟斷。

近現代的銀元與銅元

自鑄銀元開始

仿鑄外國銀元,最早發生在乾隆年間的廣東,當時廣東省藩庫官員曾下令讓銀匠將銀元「鑄得像外國人造的一樣」。但是這個命令帶來了麻煩,由於銀匠向銀幣內摻銅,使得市場上的銀元貶值,政府於是下令禁止其流通。到了嘉慶、道光年間,仿鑄外國銀元在中國南方已相當普遍。其鑄於廣東者曰「廣板」,鑄於福建者曰「福板」,鑄於杭州者曰「杭板」,鑄於江蘇者曰「蘇板」「吳莊」「錫板」,鑄於江西者曰「土板」「行莊」。在民間仿鑄外國銀元的同時,地方政府也開始自鑄銀元。林則徐在其任上就曾鑄造了一批仿鑄的外國銀元。這種仿鑄的銀元實際上是一種銀餅,「其面如棋,面刊是銀七錢三分」。道光十八年(1838年)福建當局曾發行過銀幣,光緒八年(1882年)吉林機器官局也曾試鑄銀幣。直至光緒十五年(1889年),經朝廷批准鑄造的銀幣才正式問世,這便是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東鑄造的銀元。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天津北洋機器局也試鑄銀元,同年南京也始鑄龍洋。光緒二十四年四川省成都造幣廠鑄造四川盧比銀幣,正面是光緒皇帝半身像,是中國貨幣史上最早出現的人像幣。此後其他各省亦紛紛自行設局,購機仿鑄銀幣,各局皆不受中央政府管轄,龍洋的品質也因此十分龐雜,形式、份量參差不齊,市價高低不一,往往此省所鑄銀元不能行於彼省。當時各省督撫都把鑄幣看作一大財源大加鑄造,以致鑄幣過剩。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清政府考慮到各省設局太多,所鑄銀元成色份量相差很大,不便民用,擬指定各省需用銀元概由廣東、湖北兩省鑄造,但遭到各省反對。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

近現代的銀元與銅元

頒布《整頓圜法章程》十條,在天津成立造幣總廠,打算鑄造一兩重的銀元為本位幣,這是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主張,而以光緒為首的變法維新派則主張仍鑄七錢二分的銀元,兩派鬥爭激烈。結果一兩重的銀元在市面上行不通,只好收回成命。宣統二年(1910年)清政府制定《國幣則例》二十四條,規定鑄幣以元為單位,重七錢二分,第二年在南京、武漢開始鑄造,稱「大清銀幣」,同時停止各省自由鑄造。至此,中國自鑄統一的新式銀元終於產生。

辛亥革命後,時局動盪,北洋政府無力節制全國,幣制混亂。當時市面上流通的銀元達十數種之多,有鷹洋、銀槍、本洋等外國銀元,也有廣東、湖北、浙江、安徽各省鑄造的龍洋,還有四川幣、吉林幣、東三省幣、奉天幣、造幣廠幣、北洋幣、大清幣等,可謂五花八門。為了統一全國貨幣,1914年2月北洋政府頒布了《國幣條例》,決定收回舊幣,於同年12月和次年2月先後由天津造幣總廠和江南造幣廠開始鑄新幣,正面為袁世凱頭像,通稱「袁頭幣」,俗稱「袁大頭」,成色為純銀89%,每枚重庫平銀七錢二分。這種新幣因花樣嶄新,重量成色都嚴格按照規定標準,故發行後很快在全國貨幣市場佔據了主導地位。

近現代的銀元與銅元

由逐利引起的銅元鑄造氾濫

清朝市場零散交易像歷朝一樣使用制錢。咸豐年間,有外國人在上海收買制錢,當時江浙一帶銀價每兩可換制錢二千多枚,一些英國商人便在上海收買制錢偷運出境。1858年2月6日《北華捷報》報道:數日前在上海港的一艘船上,外人用55只木桶裝運制錢,其價約3000兩,在同一艘船上還發現50只箱子,每箱約裝制錢兩擔,這些制錢是作為貴重物品裝運的,但無許可證。因偷運制錢違禁,故被海關沒收充公。光緒年間洋商又在上海專購制錢,交銅鋪熔銷淨銅,運往內地高價出售,造成市面上銅錢奇缺,錢荒嚴重。清政府缺乏恢復鼓鑄制錢的方策,致使各省錢價昂漲,日甚一日。光緒中葉,銅價翔貴,民間私毀制錢,幾難禁止,造成「錢日少而價日昂,百貨騰湧,商民交困,幾不聊生」。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針對廣東錢荒甚厲現象,兩廣總督李鴻章首開風氣,從國外購買了機器鑄造銅元,每枚銅元重二錢,正面為「光緒元寶」,背面為蟠龍花紋,每百枚可換銀元一枚。不久福建也奏准鑄造銅元,改為對制錢作價,鑄有「每枚當錢十文」字樣。其後各省所鑄銅元亦均對制錢作價,於是廣東在光緒三十年(1904年)又將新鑄銅元改為「每枚當制錢十文」。銅元在形制上與制錢不同,中間無方孔,俗稱「銅板」。

近現代的銀元與銅元

銅元出現後,因其形制精巧,大小一致,在流通中很受歡迎。由於銅元鑄造的成本每百枚只需白銀四錢四分左右,而在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銀元一元可換銅元八九十枚,因此鑄造銅元可有三成以上的利潤,各省官僚認為這是發財的機會,便紛紛從國外購機鑄造。1902年,安徽、直隸、湖南、湖北四省投入鼓鑄,次年繼起的有浙江、四川、江西、奉天。1904年又有山東、河南、江蘇蘇州、清江及廣西,1905年有雲南,1908年有吉林、新疆,1910年有西藏等。到1910年,全國鼓鑄銅元的省份達19省之多,有的在一省之內設了兩廠(如浙江、湖南、河南)、三廠(如湖北、福建),最為突出的是江蘇,在一省內竟設立了六廠(江寧有三廠、蘇州有兩廠、清江有一廠)。銅元鑄造,給各省帶來豐厚的利潤,如廣東,從1902年到1907年初,4個廠共鑄造當十銅元16億余枚,歷年得利310萬兩。

全國掀起的銅元鑄造熱,使銅元鑄發數量急劇上升,光緒三十年(1904年),數量約為17億枚,次年就達到75億枚。據梁啟超所著《各省濫鑄銅元小史》統計,光緒三十一年,全國12個省設有15個鑄造局,有機器846架。據當時上海外國商會估計,這些機器有六成已經開鑄,二成正在裝配,另有二成尚未到華。如果全部開工,每年可鑄當十銅元16413兆(百萬)枚,分給中國4億人口,每人佔到40枚。銅元氾濫,使金融市場上銀銅之間的幣換率不斷受到衝擊。銅元剛開始流通時,政府的發行價格規定為每百枚合銀元一元,市面上往往每80~90枚即可換1元。據海關報告稱,1902年,銀元1元的兌換率在蘇州為88枚,杭州90枚,膠州80枚,安慶95枚。可是銅元濫發後,市面上兌換率迅起變化。上海市場上,銀元1元兌換當十銅元,在1905底為107枚,1906年底為110枚,1907年底為116枚,1908年底為123枚,1909年底為127枚,1910年底為131枚,1911年底為134枚。這種情況不僅在上海發生,其他主要商業城市也都存在。

1906年八九月間,各國駐華公使對中國濫鑄銅元提出「忠告」,清政府已在是年六七月命各省銅元局悉行閉止。此後為挽救銅元危機,清政府又採取了兩項緊急措施:先是由度支部於1908年撥銀50萬兩,交順天府貶價收購銅元,以提高銅元價值;隨後又在一個月後,再次發出「上諭」,命「京外各廠暫行停鑄銅元數月,俟銅元價值稍平,察看市面情形,再行復鑄」。然而四川、江寧、湖北、福建、浙江等省紛紛請求就現存銅斤繼續鑄造,天津、廣東和東三省則請求將已購存的銅盡數鑄造後再行停鑄,由此使停鑄令形同虛文。

民國初年,各省因利之所趨,仍大量鼓鑄,致銅元數量仍不斷增加,質量繼續降低,市價更為跌落。1912年成都造幣廠鑄造當五十銅元,次年重慶銅元局用同樣模型開鑄。此時銅元市價已跌至銀元1元換2000文,遂改鑄當一百銅元。不久銅元價又跌至每元換四五千文,又改鑄當二百銅元。接著銅元市價再跌至每元換八九千文,則改用白銅鑄造,多加鉛錫。四川銅元價格的混亂嚴重影響了下游省份。在上海,1919年時銅元市價為銀元1元合單銅元154枚,此後繼續低落,20年代波動於二三百枚之間,30年代初曾突破過三百枚。直到30年代後,銅元的用途漸少,才逐漸退出市場。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