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紋飾的民族性和時代性(共2張圖片)
  • 20年10月28日 17:0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瓷器上的紋飾就像一個人的衣冠,它有明顯的民族性和時代性。我們鑒定古陶瓷時千萬不要忽視它。

  中國古代陶瓷紋飾繁多,但按類別可分為人物、動物、植物和裝飾四大類。另外,紋飾本身有它的時代性,它是當時社會文化的反映。例如,明代中期,正德年間,道教、佛教和伊斯蘭教在社會廣泛興起,所以,瓷器上出現了八仙、八寶圖、真武大帝、花捧回文、書寫回文、仙人朝聖圖等圖案。又如,清代康熙皇帝吸取明亡的教訓,對「尚武」和「習文」極為重視。所以,在瓷器圖案中,「尚武」方面有各樣的刀馬人物和清裝射獵圖等出現;在「習文」方面,在瓷器上大量書寫詩詞,以文字作為圖案裝飾。

  作紋飾鑒定時,對不同時代要掌握其不同紋制手法。例如我們最常見的雲紋,元、明、清就有不同的「朵雲」,只要細心研究,不難發現,每個時期都有其特定繪製方法。

元代瓷器元代瓷器

例如,元代朵雲紋,其寫法基本可分為兩種。第一種,身繪成如意頭狀,多不對稱,邊大邊小,其尾前段肥大,後半段細長,整個造型活像一條大頭小蝌蚪在游動著。第二種,也繪一個不對稱如意頭為身,拖一長尾,尾的前段長出兩個小頭,其尾活像萌芽的種子根部,其如意頭下的兩個小頭,又似兩片小葉托著一朵盛開之花。但到明代宣德年間的朵雲,又有變化,雖然也是繪如意頭為身,但身上的飄帶增多了;有的雲頭下飄出一帶,有的在雲頭左、右兩邊和尾部各飄出一條雲帶,有的還在前者的繪法上在雲頭部再長出一帶;所繪如意頭豐滿肥壯,飄帶瘦長,變化多樣。

明代雲朵紋瓷壇明代雲朵紋瓷壇

  明代中期,成化年間的如意雲,飄帶較長,是如意雲頭長度的兩倍,尾部的飄帶又有增加突出的小小雲塊,和前期一條帶狀有所變化,雲頭又似露齒的獸面。到明代中期,萬歷時的朵雲,又有三種形式:(1)有飄帶的朵雲,飄帶加粗,雲頭縮小。(2)把雲頭拉成一塊長雲,朵雲無頭無尾、畫工簡單。(3)繪一如意頭雲頭,全身繪飄帶數條,不分頭尾。發展到清代初期,雍正時期,朵雲頭拉長,左、右飄帶短而肥,形成菱角形狀。原來的雲頭沒有了,在雲頭上端、左右兩邊和尾部的飄帶均變成了雲頭。

  再發展到乾隆年間,朵雲頭不是一個,而是幾個相連在一起,形成「一串雲」。朵雲的雲頭寫成「牛面形」,其尾部的飄帶活像一撮須,或者把如意雲頭拉長,成「S」形,或者拖至尾部。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