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景德鎮陶錄》評價宣德瓷器:「諸科悉精,青花最貴」。此斗笠碗口呈花瓣狀,深腹,至底漸收,小圈足,外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款。胎質細密精緻、雪白堅固,釉面肥厚潤澤,光澤柔和不耀眼。碗外壁青花飾魚藻紋,游魚四尾,兩兩相對,嬉泳水藻池蓮之間,寄明淨耿介之德。碗心雙圈內亦繪魚藻紋,與之呼應。內壁近口沿處飾折枝花草紋,線條流通,勾勒天然。魚藻紋使整個器物既生動又不失莊嚴典雅,而青花料的純熟運用,亦使紋飾濃淡適宜,虛實恰當,極具藝術觀賞性。
魚藻紋是一種典範的瓷器紋飾。魚紋多是順向追逐游動。「魚」與「余」同音,是「」的意思。魚紋險些是每個朝代都利用的重要裝飾圖案。魚紋種類繁多,如蓮池游魚,水波游魚,水藻游魚,或單或雙,或三、五追逐,魚水相融。雙數魚的構圖,在器壁用對稱法,兩兩相對;若在器心,則兩魚並排而游。三五尾單數魚的構圖,空間飾以浮萍、水草、蓮花之類花卉。
宣德朝代,只歷近十年(1426——1435年),固然較短暫,其瓷器造型極為豐富。它的青花瓷在明代各朝代的青花器中,給鑒藏者的評價最高。宣德青花器上畫人物、庭院,民窯多用國產青花鈷料。人物、庭院線條清楚;官窯器畫人物、庭院,多數用入口蘇麻離青鈷料,畫面及人物面部眉、目、嘴、鼻線條較含糊不清楚,紋飾暈散。宣德中後期入口蘇麻離青料與國產鈷料共享,互為烘托,此時器物上的青斑紋飾圖案線條清楚。
「魚藻」一詞劈頭於《詩經》,但魚紋與藻紋這種組合式圖案作為陶瓷畫片初次出現卻是到了宋代才有的事。宋代磁州窯對魚藻紋的解釋極為精準,水藻飄動恰似水的活動,魚兒浮游使人感到魚逆流而上;再加上青花料添釉燒製後有濃淡煙散的結果,如水墨畫一樣平常,以是魚藻紋在瓷器上宛在目前、惟妙惟肖。自此,魚藻紋的創意便傳播開來,直至本日。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