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都說看中國山水畫就要看明代的,是因為明代是中國山水畫最為鼎盛的時期。明代的畫派林立,畫人無數。流派中以 「浙派」、「吳門派」、「華亭派」為代表。
《秋溪放艇圖》 明 蔣嵩 絹本水墨
此畫描繪的是危巖欹樹,下臨溪水,溪中一舟,有一人獨坐讀書,舟尾一人搖櫓。上方遠山群雁,下方是巨石和水草。在表現方法上,比較粗健,用簡練概括的手法表現遠近溪山 ,輕舟橫渡曠野之景。全圖布勢爽朗,在畫法上受吳偉水墨協議一派的影響,並上承南宋馬遠、夏圭「院體」的傳統,筆墨有所放縱,形成了自己的面貌。主要特點是山石用大斧劈皴染,勾斫皴擦多以方筆,乾濕並用,潑墨、破墨兼而有之,勁健粗放,墨氣淋漓。 整幅作品富有節奏感,近處的山石和小舟的濃重筆墨和遠處的一抹淡化。
明初 浙派
明初,畫壇以「浙派」為主。延續宋代繪畫風格的「浙派」以學習南宋馬遠、夏圭為主,善在山水景色中增添有情節的人物活動,既有氣勢,又不乏生活情趣。其實質是以山水為背景的人物畫。「浙派」山水畫的傑出代表有吳偉、藍瑛、戴進等。
《月下泊舟圖》 明 戴進 軸?絹本?水墨?淡彩 59.5 x 42.5 公分 收藏於王季遷明德堂,美國。
這幅畫中遠景以濃墨勾勒山實黯影,自左而右漸漫於淡霧中,明月在右上角。畫中的前景自左下角分歧而出的蘆葦,包圍輕舟橫陳的中景,則為整幅圖的主景所在。
戴進,得唐宋諸家之妙,無所不工
戴進(1388—1462),字文進。銀匠出身,後改工書畫。繪畫臨摹精博,得唐宋諸家之妙,道釋、神像、人物、山水、花果、翎毛、走獸等,無所不工。
《春遊晚歸圖》 明 戴進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本幅作品畫面左下角的前景,畫一座庭院,伸出牆外的樹枝、路邊紅色的桃花,都透露出「春天」的氣息。一名士人正在敲著門,庭院中有個僕人提著燈籠前來應門,顯示著春遊主人「晚歸」的詩意。中景的田野小徑上,兩個農人扛著鋤頭回家,遠處農舍的空地上,有個農婦正在餵食家禽,人物雖小,顯示出畫家對細節的用心描寫。
這幅畫的筆墨多取法自南宋時代的馬遠、夏圭一派,構圖上雖然仍然舊沿襲著南宋院畫體系風格,保留了大部分空虛的地方,但是畫面比較平板,近景和遠山幾乎是在同一平面上,比較缺乏景致空間的深度,這也是浙派繪畫的共同特色之一。畫上並沒有作者的落款和印章,但是從畫風,再比照其它畫作來看,似可推斷是戴進在北京時期的作品。
吳偉,體恤民情,極具市井氣息
吳偉(1459—1508),字世英,號魯夫。早年畫法工整細膩,中年蒼勁豪放、潑墨淋漓盡致。一生波折的他對民間的底層極具同情心,其作品極具市井氣息。
《松下高士》 明 吳偉
綜合其它傳世作品來看,戴進除了兼法宋、元諸家以外,受到南宋馬遠、夏珪「院體」一派畫風的影響比較深。但是他繼承古人傳統,而不為成法所拘,能夠發展變化,自出新意。這件作品為戴進基於馬遠、夏圭風格,而更近一步,大膽強調豐富筆墨效果的傑作。繪畫技法功力深厚,筆墨靈活而變化多端,奔放中不失法度,嚴謹中又富有瀟灑俊逸的格調,是代表戴進風格的典型作品之一。
藍瑛,擅沒骨重彩,色彩明麗
藍瑛(1585—1644),字田叔,晚號石頭陀。其繪畫有兩種方法:一種作鉤勒淺絳法,另一種作沒骨法,設色鮮艷奪目,所畫青山、紅樹、白雲,運用石青、硃砂諸色,點染別緻。
《白雲紅樹圖》 明 藍瑛 圖軸,絹本,青綠設色,縱:189.4 cm,橫:48cm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此幅用沒骨法以石青、石綠色畫山石,用硃砂畫小草,樹葉也用濃艷的紅、黃、青、綠沒骨點出,雲用白粉渲染。畫面色彩濃重豐富,卻又典雅清新。自識「張僧繇沒骨法」,實為畫家自己獨創的畫風,此幅為藍瑛青綠重色畫的代表作。
此畫畫面前景以平遠構圖,畫山間水畔的村落,水邊斜生著蒼勁的老樹,村落後倚高山,山間白雲繚繞。畫中山石不加勾勒,直接用石青、石綠,多種顏料渲染,山腳用赭石相接,用汁青和花青染出石面的向背關係。樹木的輪廓略加勾勒,在敷色渲染之外略加皴擦。樹木的枝葉工整細緻,有宋畫的風致。白雲以花青和白粉暈染而成。藍瑛的沒骨重彩,色彩明麗,色彩對比明快,具有一種裝飾美感。
明中 吳門派
中期以後,蘇州興起了追崇元代山水畫傳統的吳門畫派。他們的繪畫創作以山水為主,無論淡雅的青綠,還是雄渾、文秀的水墨,大多是江南風光和文人園林。沈周與文征明,是吳派文人畫最突出的代表。興於沈周,成於文征明。唐寅與仇英則是畫派中的另類。
沈周,寄情於物,托物言志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他的花鳥畫一方面借用具體形象來展現花鳥的自然美,用花鳥來寄寓人的共性;另一方面營造出平和清淡、雅士閒居的意境,突出心性、直抒胸臆。
沈周 東莊圖冊 南京博物院藏
此畫描繪其師吳寬家的庭園景色。吳寬官至禮部尚書,是沈周的老師和摯友,多有詩文唱和。東莊是吳寬的莊園,也是江南士大夫經常聚會、吟詩、品茗的地方。後人盛讚沈周的《東莊圖冊》,「觀其出入宋元,如意自在,位置既奇絕,筆法復縱宕,雖李龍眠山莊圖、鴻乙草堂圖不多讓也。」這裡所選的一幅是「北港」,圖中畫一荷塘,波光如鏡,荷葉亭亭玉立,疏密有致,搖曳多姿,岸上樹木點寫自然,情態各具;坡岸皴染結合,濃重得宜。
唐寅,閱歷豐富之風流才子
唐寅(1470-1523)字伯虎,號六如居士。從師沈周,修養廣博,詩書畫並佳,號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寅足跡遍名川大山,胸中充滿千山萬壑,這使其詩畫具雄渾之氣,並化渾厚為瀟灑。
《松山訪友圖軸》 唐寅
明末 華亭派
明後期至明末,強調文化修養的文人山水畫派——「華亭派」出現。其中以董其昌為「華亭派」傑出代表。
董其昌,文敏墨妙,自成一家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萬曆進士。用筆秀逸,皴寫適度,蒼然蕭古。他總結性的提出「文人之畫」概念,提出「南北宗」理論,對明末以後的中國畫創作卻產生了重大影響。
明代山水畫畫家眾多,畫派之多樣、畫法之新變,超過了宋元兩代,更為明後的中國山水畫創作開闢了新道路。無怪乎人們都說,看中國山水畫就要看明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