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宮廷服飾樣式名稱(共3張圖片)
  • 20年6月21日 01:20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明代宮廷服飾跟唐宋元宮廷服飾都極具奢華,但是明代服飾樣式卻有很大改變,樣子收藏網從明代服飾的冕到靴,詳細介紹明代宮廷服飾樣式和特點
皇帝冕服
冕服(袞冕)是明代皇帝、皇太子及親王、世子、郡王的禮服和祭服,其中皇帝冕服的等級最高,用於祭祀天地、宗廟、社稷、先農及登極、正旦、冬至、聖節、冊拜等重大禮儀場合。明代皇帝冕服制定於洪武元年,在洪武十六年、二十四年(按《明實錄》記載)、永樂三年又數次修訂。嘉靖八年,明世宗對皇帝冕服做了較大修改,形成明代冕服的最終款式。本文僅以使用時間最長、較有代表性的永樂三年所定冕服為例進行說明。


    又稱平天冠,由綖(yan)板、旒(liu)、冠武、玉簪等組成。綖板用桐木製作,前圓(略呈弧形)後方,覆綺於外,上(表)為玄色,下(裡)為紅色。長合周尺二尺四寸(約55.4厘米),寬一尺二寸(約27.7厘米),前後各垂十二旒。旒以五彩絲線為繅(zǎo,同藻),每旒穿有赤、白、青、黃、黑五色玉珠十二顆,繅上有結(稱為「就」)使玉珠之間相隔一定距離。綖板下為長條形玉衡,用以承托綖板並固定在冠武上。玉衡兩端垂充耳一對,充耳用玄紞(dǎn,絲線)系黈纊(tǒukuang,明代指黃色玉珠)和白玉瑱(tian,玉珠)各一顆。冠武是冠的主體部分,圓筒形,用竹絲編成胎,再冒以皁(zao,黑色)紗。冠武上飾長方形金池一對(前後各一)、葵花形金簪紐一對、纓紐二對及金條(條狀金飾)若干。朱纓從冠武兩側纓紐處向外穿出,系結並虛懸於頷下。玉簪自右向左插在冠武的金簪紐內,簪首呈正方形。另有朱紘(hong)一根,一端繫在冠武左側玉簪(簪腳)上,再從頷下繞至冠武右側,仍繫於玉簪(簪首)上,余端下垂。
玄衣
    皇帝冕服上衣用玄色,故稱玄衣,交領、大袖,領、袖、衣襟等處施本色緣邊。明代冕服繼承了傳統的十二章紋飾,玄衣上織日、月、龍、星辰、山、火、華蟲、宗彝(yi)八章。日月皆圓形,日紋紅色,在左肩,月紋白色,在右肩。龍在兩臂,均為升龍。星辰在背,用五顆小圓星,五色。山在星辰之下,為並列的五座山峰。火、華蟲、宗彝在兩袖,每種紋樣各用三個,豎行排列。火為紅色火焰,在上;華蟲形似錦雞,五彩羽,紅腹,居中;宗彝在下。宗彝是敞口杯形祭器,用一對,上飾虎、蜼(wěi,長尾猴),虎尾較短,蜼尾較長,左袖宗彝飾虎紋,右袖宗彝飾蜼紋。

纁裳(xūnchang)
    冕服下裳用纁色,故稱纁裳,分為前後兩片,前片三幅,後片四幅,共裳腰。因裳幅均為正幅(長方形),需要在每幅上折疊出褶子(稱為「襞積」),使裳腰與人體腰圍相適。裳前後片的兩側及底邊施本色緣邊,側邊之緣稱為綼(bi),底邊之緣稱為裼(xī,同緆)。纁裳上織藻、粉米、黼(fǔ)、黻(fu)四章,各用一對,排成兩行,列於裳前片左右。藻為盤繞的綠色水草;粉米為白色米粒,排列成圓形;黼為斧形,青色或黑色,白刃,有柄;黻為兩「弓」相背組成的圖案。
中單、蔽膝(bixī)、大帶
    冕服中單用素紗製作,交領,大袖,領、袖、衣襟均施青色緣邊,領部織黻紋十三個。蔽膝為纁色,上寬一尺,下寬二尺,長三尺,本色緣,緣的接縫中飾有五彩絛(稱為「紃xun」)。蔽膝上織藻、粉米、黼、黻四章,各用一對,分兩行排列,另綴一對玉鉤,用以懸掛。大帶由束腰部分和垂帶部分組成,束腰部分以紐襻扣紐系,並綴有假結及耳。大帶朝外一面為白色,朝內一面為紅色,腰和垂都有緣邊,也稱為綼,腰及結、耳之綼為紅色,垂之綼為綠色。在大帶結、耳處系有長絲帶,稱紐約,用素色。值得注意的是,永樂三年所定冕服制度中,取消了革帶,直到嘉靖時期才重新使用。
青服

      又稱青袍,即青色圓領,為明代皇帝在帝后忌辰、喪禮期間或謁陵、祭祀等場合所穿。青服圓領素而無紋,不飾團龍補子等,革帶用烏角(黑牛角)帶銙,深青色帶鞓。《明實錄》記載,嘉靖二十四年,太廟火災,明世宗青服御奉天門,百官亦青服致詞行奉慰禮。萬曆十三年大旱,明神宗著青服,由宮中步行至圜丘祈雨,《徐顯卿宦跡圖》將這個歷史場景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了下來。

吉服

      吉服是指在時令節日及壽誕、筵宴等各類吉慶場合所穿的服裝。明代皇帝吉服尚未正式進入制度,因此在具體形制上也沒有嚴格的標準。一般來說,皇帝吉服的款式與常服或便服相同(如圓領、直身、曳撒、貼裡、道袍等),顏色多用紅色、黃色等喜慶色彩,紋飾則較常服、便服更為華麗精美,大多使用應景題材或帶有吉祥寓意的圖案。
      南京御史孟一脈給明神宗的上疏中提到:「遇聖節則有壽服,元宵則有燈服,端陽則有五毒吉服,年例則有歲進龍服。」壽服為帝后壽誕日所穿,多飾有「萬壽」等與祝壽有關的紋樣;燈服為元宵節所穿,使用燈籠紋樣的衣料或補子;五毒吉服為端陽節所穿,飾有「五毒」紋樣;龍服即飾有龍紋的各式龍袍。這些服飾均屬於「吉服」。而明代皇帝畫像上所穿的「十二團龍十二章袞服」(定陵有實物出土)也應是皇帝吉服的一種,但具體功能與穿著場合尚不清楚。
常服

       明代皇帝常服使用範圍最廣,如常朝視事、日講、省牲、謁陵、獻俘、大閱等場合均穿常服。洪武元年定皇帝常服用烏紗折角向上巾,盤領窄袖袍(即圓領),束帶間用金、玉、琥珀、透犀。永樂三年定:「冠:以烏紗冒之,折角向上,今名翼善冠;袍:黃色,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各金織盤龍一;帶:用玉;靴:以皮為之」。皇太子、親王、世子、郡王的常服形制與皇帝相同,但袍用紅色。皇帝常服除了制度中規定的四團龍圓領以外,飾有雲肩、通袖襴、膝襴紋樣的圓領龍袍也可以作為常服使用,如《徐顯卿宦跡圖?金台捧敕圖》中出現的明神宗,即穿著此類龍袍御門聽政。
 皇帝常服革帶用玉帶銙(帶版),故也稱為「玉帶」。帶銙共二十枚,外形大小各不相同,都有特定的名稱:三台(大小共3枚)、圓桃(6枚)、輔弼(2枚)、撻尾(2枚)、排方(7枚)。帶鞓(tīng)用皮革製成,外包紅色或黃色織物,表面飾描金線五道。標準革帶的帶鞓一般分作三段:左段(綴三台中心方、左小方、左三圓桃、左輔、左撻尾)、右段(綴三台右小方、右三圓桃、右弼、右撻尾)、後段(綴排方),左段與右段內側各釘副帶一條,上有小孔,後段兩端有金屬帶扣一對,與副帶連接,並通過小孔調節帶鞓的圍度,而整條革帶的開口則在正前方三台處,以金屬插銷作為開合機關。由於常服革帶要大於人體腰圍,所以不具備束腰的功能,靠圓領上的帶襻虛懸於腰部,這也是明代常服革帶的典型特徵。

 明太祖常服(前期)畫像
常服一般使用皁(黑色)靴,用皮革製作,靴筒由左右兩片縫合而成,靴面則分為三片,前面兩片,後跟一片,靴筒內常襯有織物製作的護膝,靴底為粉白色,因此也稱作「粉底皁靴」。明代後期還出現其他材質的靴,如定陵出土的紅緞單靴和氈靴。
皇帝皮弁服和通天冠
?皮弁服

    皮弁服是明代皇帝、皇太子及親王、世子、郡王的朝服。皇帝在朔望視朝、降詔、降香、進表、四夷朝貢、外官朝覲、策士傳臚時穿皮弁服(嘉靖時定祭太歲、山川等神亦穿皮弁服)。《明實錄》記載,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以百官侍朝皆穿公服,而皇帝獨穿便服,「非所以示表儀」,於是命禮部倣傚古制,作皮弁、絳袍、玄圭以臨群臣。《大明會典》所錄洪武時期的皮弁服制度為:「皮弁,用烏紗冒之,前後各十二縫,每縫中綴五采玉十二以為飾;玉簪導;紅組纓;其服絳紗衣,蔽膝隨衣色;白玉珮;革帶;玉鉤<角葉>(die);緋白大帶;白襪、黑舄。」永樂三年又對皇帝皮弁服作了更詳細的規定,並一直沿用至明末。

皮弁(bian)
    明代皮弁以黑紗冒於外,不用皮革。明神宗定陵出土了一頂皇帝皮弁實物:皮弁高19.4厘米、口徑19厘米,以細竹絲編結成六角形網格狀作為內胎,上髹黑漆,內襯紅素絹一層,外敷黑紗三層,口沿裡側襯3.3厘米寬紅素羅一道,口外沿用金箔貼成金箍一道(寬0.8厘米),前後釘有長方形金池一對,前面者長4.8、寬2.5厘米,後面者長4、寬2.2厘米。弁身份十二縫,每縫內釘包金竹絲一縷,綴四色玉珠九顆與珍珠三顆(制度為每縫用五彩玉珠十二,以赤、白、青、黃、黑為序排列)。用玉簪(實物分為兩段),系以朱紘、朱纓,貫簪處有葵花形金簪紐(徑3.2厘米)一對,系纓處有金纓紐(徑2.6厘米)二對。朱紘懸系方式與冕相同,即一端繫於左側玉簪(簪腳)上,再從頷下繞過,繫於右側玉簪(簪首)上,余端下垂。
絳紗袍
    皮弁服上衣為大紅色,故稱絳紗袍或絳紗衣,交領、大袖,領、袖、衣襟等處皆施本色緣邊,衣身不加任何紋飾(不用十二章等)。

 

紅裳(chang)
    皮弁服下裳與冕服(永樂制度)所用相同,紅色,分為前後兩片,前片三幅,後片四幅,共裳腰,裳幅上折有襞積(褶子)。裳前後片的兩側與底邊施本色緣邊(即綼和裼)。紅裳上亦不織章紋。
中單、蔽膝
    皮弁服中單為深衣形制,用素紗製作,交領,大袖,衣身上下分裁,腰部以下用十二幅拼縫。領、袖、衣襟均施紅色緣邊,領部織有黻紋十三個。蔽膝為紅色,施本色緣,形制與冕服蔽膝相同,不加紋飾,上綴玉鉤一對,用以懸掛。
玉圭(脊圭)
    玉圭長度與冕服之圭相同(合周尺一尺二寸),上尖、下方,正面中間有脊,兩側各有一道凹槽,槽內突起一條抹角圓稜(即《會典》所稱「雙植紋」)。玉圭下部套以黃綺,並有玉圭袋用來裝納玉圭,袋身飾金龍紋,底部有半圓形蓋。
大帶、玉珮、小綬、大綬、襪、舄
    都和冕服所用相同(皮弁服不用革帶)。大帶為素(白色)表、朱(紅色)裡,分束腰和垂帶兩部分,束腰部分以紐襻扣紐系,綴假結與假耳,腰、結、耳用紅色緣邊(綼),垂帶用綠色緣邊。大帶結上另系有素色絲帶(即紐約)。¬¬¬¬玉珮兩組,由金鉤、珩(heng)、瑀(yǔ)、琚(jū)、玉花、玉滴、璜、沖牙及玉珠串組成,瑑雲龍紋並描金。玉珮下副以小綬一對,顏色、紋樣與大綬相同。大綬用黃、白、赤、玄、縹、綠六彩織成,纁色織物襯裡,綬上垂有六條小綬(織帶),用色與大綬六彩同,分三組編結並懸掛龍紋玉環三枚。襪、舄皆赤色。
玉珮、小綬(shou)、大綬
    玉珮又稱「(玉)玎璫」,為兩組,每組有:珩(heng)一件,頂部有一孔系金鉤一個,底部有五孔系玉珠五串;瑀(yǔ)一件,在珩之下,上下各三孔,與中間三串玉珠相連;琚(jū)一對,在瑀左右,瑑(zhuan,雕刻)雲紋並描金,與兩側玉珠串相連;玉花一件,在瑀之下,與中間三串玉珠相連;玉滴一對,形似水滴,繫於玉花底部左右兩串玉珠的末端;璜(huang)一對,形似玉璧之半,瑑雲紋並描金,分別繫於琚底部玉珠串的末端;沖牙一件,與珩外形相似,繫於玉花底部正中一串玉珠的末端。珩、瑀、玉花、沖牙皆瑑龍紋並描金。行動時,沖牙與玉滴、璜相觸,發出清脆的聲音。玉珮下有小綬一對,長條形,其顏色、紋樣與大綬相同。大綬為長方形,用黃、白、赤、玄、縹(piǎo,淡青)、綠六彩織成,上部為菱形紋,下部為豎條紋,用纁色織物襯裡。大綬上垂有織帶六條,也叫小綬(與玉珮小綬非一物),顏色與大綬六彩同,分成三組編結並懸掛玉環三枚,環上飾龍紋。
襪、舄(xi)、玉圭
    冕服用赤襪、赤舄。赤舄形似靴,舄首做成如意雲頭狀,飾以黃絛緣,並綴黑色纓結,鞋幫用黑色緣邊。玉圭長一尺二寸(周尺),頂部尖銳,底端平直,圭身刻山紋四個,下部套黃綺。另有玉圭袋用來裝納玉圭,袋身外形、大小和玉圭相似,飾金龍紋,底部有蓋。
通天冠服

    明初曾參考宋代制度製作通天冠服。洪武元年定,皇帝在郊廟之前省牲、皇太子諸王冠婚、醮戒以及社稷等祀時穿通天冠服。但從《明實錄》等史料記載來看,洪武十年之後基本沒有皇帝使用通天冠服的記錄,《大明會典》所載冠服制度中也沒有收入通天冠服,可能是洪武中期以後已經不用,其功能大部分被皮弁服代替。

 穿十二團龍十二章袞服的興獻帝(世宗生父)畫像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