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粉彩的施繪工藝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料有用芸香油調合。然後瓷器在彩繪中以渲染表現明暗,使每一種顏色都有不同層次的變化。粉彩創燒於康熙晚期,成熟於雍正、乾隆兩代。粉彩《飲流齋說瓷》中說「軟彩又名粉彩,謂彩色稍淡,有粉勻之也,硬彩華貴而深凝,粉彩艷麗而清逸。」
我國的陶瓷裝飾在元明之前,主要運用在坯體上刻、劃、印花的表現手法,也就是說主要為釉下裝飾。釉上彩繪,據史籍記載,從元代就開始了(或更早),但以整個時代來說,瓷上彩繪作為主要裝飾手法,還是明清的事,但至少可以說元代是明清陶瓷以彩繪為主的先聲了,而明代白瓷胎釉質的提高,為發展彩繪裝飾創造了條件,青花和青花斗彩及釉上五彩正是在以白瓷的成就上發展起來的。
粉彩瓷器的表現手法:
1普通粉彩:以「萬壽無疆」人們喜聞樂見的吉祥圖案為主要裝飾,由於紋樣簡單,線條也基本上可以印子來印,用色也不多,渲染也很少。
2中級粉彩:以山水、人物、花鳥和圖案為主要裝飾,以手畫為主,兼以印代畫一部分,色彩較普通粉彩豐富而淡雅,渲染也多於普通粉彩。
3重工粉彩:畫面較中級粉彩複雜,加進了走獸、瓜蝶、草蟲和吊燈洋蓮圖案之類;構圖遠比中級飽滿豐富。畫工精細,色彩以及渲染都較多,圖案緻密,並加用黃金等高檔顏料,技術要求高,須有高級技工才能製作。
4特藝粉彩:即特種工藝,不僅技術要求更高,藝術修養也高,有的雖然看上去寥寥數筆,其實乃是絕活,非一般高級技工能達到,有的甚至是孤品。
2.形式多樣
粉彩的裝飾形式十分豐富多彩,是其他任何一種彩瓷無法比擬的,概括起來有如下幾種:
(1)通景裝飾:如中國畫的長卷形式,上下、左右均可隨意伸長,在器型上可以自由穿插轉成一圈,常見的有山水、人物、花鳥、走獸、魚藻和圖案畫等。
(2)開光裝飾:在器物上用各種幾何或象形形狀圈出一塊範圍,使其裝飾部位比其它部位更為突出醒目,開光內一般都繪有人物、山水、花鳥和走獸之類,而開光以外部分輔以各種圖案。這種裝飾任何一部位都有內容,給人感覺豐富、充實和活躍。
(3)滿地裝飾:這是傳統的一種樣式,它包括各種地色的萬花,花朵大小穿插、佈滿全體。
(4)散點裝飾:這種裝飾在粉彩中為數不少,特別是在一些異形器皿上,它能不受器型弧度的限制,隨意點綴各個部位,散點裝飾,看上去雖無一定的格式,但放中有收,散而不亂,活潑自由,卻有一定的規律。
粉彩的技法
粉彩的基本技法按傳統的習慣分為兩大類,即畫粉彩和填粉彩,細分可分畫人物、畫山水、畫翎毛、畫走獸、畫花卉和畫圖案,填亦如此。現扼要分述如下:
1.畫粉彩步驟
(1)起稿:俗稱「打圖」。一般起稿都是直接在瓷器上進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結合器型。先用淡墨打草稿。
(2)製圖:俗稱「做圖」。將瓷上打好的淡墨稿子,用濃墨仔細勾描一遍,然後將弄潮了的毛邊紙將已勾好的墨稿從瓷面上拓印下來,這樣瓷上的圖樣便過渡到了紙上(注意紙千萬不能太濕,太濕容易使墨滲開,而使圖稿紙紋樣模糊不清)。第一張原圖稿就這樣製出來了。
(3)拍圖:把從瓷面上揭下來的紋樣拓印在毛邊紙上(叫「圖紙」),晾乾後再在圖紙上按上面的紋樣用濃墨重描一次,然後再打濕,將濕漉漉的圖紙用吸水紙吸出多餘的水,將圖紙變潮了便可撲在白瓷上用手掌輕輕拍打,揭開圖紙,一個清清楚楚的紋樣稿便印到了雪白的瓷面上了。上面的花紋與原圖一模一樣。景德鎮的配對瓷的批量生產瓷之所以能畫成一模一樣,就是用這方法。
(4)勾線:拍好了圖樣的瓷器僅僅是在瓷器上有了稿子。像中國畫一樣,有了稿子還必須落墨,而陶瓷上不是落墨而是「畫料」,這種料叫珠明料(或者叫生料,所謂生料,就是燒不熟,即在燒後仍可擦掉,如擦不掉必須用粉彩顏料覆蓋),是由畫粉彩的料用油調成的,這就要求熟悉油料性能,即料與油的配比問題,油少了太干太澀畫不出線來;油多了流得太快,畫出來的線又粗,極易滲開而將畫面弄髒,這就要在學習實踐上細心體驗。
畫線的筆也是陶瓷專用的,它是用野兔子毛加細竹竿製成,同時,筆頭和筆桿要比一般常用毛筆細長得多,其原理是筆頭細長,能多儲顏料,同時還可控制顏料緩緩地、均勻地流向筆鋒,以便於作畫。而筆桿長,就會造成上重下輕,向下壓力作用,不僅使線條畫得有力,同時一旦筆鋒沒有顏料而畫不出線的時候,就可用握筆的手指往返擺動使筆桿的下部敲打在無名指甲上,發出嗒嗒的響聲(俗稱「嗒筆」),由於筆頭受到震動,而使料緩緩流向筆鋒,這樣線又畫出來了。
粉彩線多用於中鋒,工藝性強,要求線條筆筆圓潤、細密、流暢、均勻、乾淨,概括起來粉彩應具有:
1淡:是與古彩線相對而言,如古彩線要求濃黑,粉彩則是深灰色,由於古彩是單線平塗的風格,所以不管物體的質感如何,僅在線的頓挫上變化,而料色無深淺變化,則彩粉不同,除有線條變化外,料色也有變化,如白色的花朵,淺色的服裝,多用淺色的線,而綠色的葉子和深色的服裝則用深色的線。
2細:粉彩多用細線,除石頭、樹幹以外,極少用古彩,經常使用粗黑線。
3勻:粉彩線條多以勻淨取勝,形式上不像古彩線描頓性多變,但它勻而不刻板。
4柔:是指粉彩的線條柔和,不似古彩線條那樣挺健遒勁。他要柔而不軟、不弱,要柔中見挺、見剛。
5俏:意思是粉彩的線條勾得巧妙變化,在淡細勻柔之中,其筆線的起、收、頓、轉都較含蓄,不鋒芒外露。
(5)彩料:粉彩勾完線後,也如畫中國畫那樣,要用濃淡乾濕不同的墨染,染出不同的層次來。陶瓷上是用兩支筆:一隻上料筆,一隻不上料,將上到筆上的料按陰陽向背的方向慢慢渲染開來,通常陶瓷叫這種方法是「彩」。「彩」和渲染是有區別的:彩是直接在瓷面上進行的,而渲染必須是在填過顏色的上面(通常是玻璃白)進行的。彩料的工具是用軟硬適中的狼毫,而渲染是用柔軟的尖細羊毫。
2.填粉彩步驟
粉彩畫好後,要待油料干了,才可以上色,因為,上粉彩的顏色一般都是用水調成的,油不幹,線條就會浮起脫落。
(1)揩圖:將畫好的粉彩瓷器的線條上用潔淨的棉球蘸上柴灶的鍋底灰(俗稱鍋煙子、鍋灰)揩擦,其意義有兩個:一是擦掉瓷上的污跡灰塵;二是增加線條的厚度和油脂,以便水顏料容易填入線條的空檔內把線條空出來。而有陰陽向背關係的彩料是不用擦鍋灰的,因為它無須空出線條來,而只要直接罩上透明色即成。這裡有兩個難點:一是無論是透明的粉彩顏料還是不透明的都是難以區別的。二是沒有燒之前的粉彩顏料的色相也是不好辨認的。
(2)上色:一般程序是:先填水顏色,再用油渲染。
1作霸:將擂缽中擂好的顏料(要能成形狀)裝入碟中的1/3處,並用食指捺一小槽子。其餘2/3處注入清水,以保持顏料濕潤,便於隨時使用。
2作標:將羊毫填筆蘸清水在槽中作「6」字形的轉運,目的是將水與色調勻,這將是能否填好粉彩顏色至關重要的一環。所謂作標又稱標水,是指顏色和水攪拌的程度合適,不稀、不膩,得心應手即為準確,才能完成粉彩填厚、填平的要求。
3填色:將做好的標水的顏色筆,按照畫面的要求一筆挨著一筆壓過去填平。在畫面上虛過去的部分還有用兩種以上的顏色接色,像畫油畫水粉中的雲霧一樣要用白粉接過去,而不能像國畫以空當白。這在操作中再詳細講解和演示。
4渲染:在填了玻璃白的底色上進行各類顏色的渲染,這將是填粉彩又一道難關不過好在玻璃白是水質,干後再用油渲染不會將白顏色溶化開來,否則操作更不容易。渲染的目的是使物象具有陰陽向背關係,具有質感。
粉彩的特點
粉彩瓷的特點概括起來有兩點:一是風格突出,而是裝飾形式多樣。
1.風格突出
(1)色彩鮮麗而持重,粉潤柔和而淡雅。
(2)書工細膩而精湛,栩栩如生而俊雅。
(3)立體感強,不僅手感立體,而且表現的對象也立體、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