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宋初巨然山水畫欣賞(共9張圖片)
  • 22年12月17日 17:14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巨然,生卒不詳,江寧(今南京)人。五代宋初畫家。南唐降宋後,隨後主李煜來到開封,居開寶寺。善畫山水,深得佳趣,知名於時。筆法師董源,早年著力刻劃形象,用長披麻皴畫山,山頂金畫礬頭,晚年逐漸趨於淡泊,追慕自然。與董源並稱「董巨」,為江南山水畫派重要一支,對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畫發展有極大影響。並與五代荊浩、關仝和董源並稱五代至宋間四大山水畫家。有《萬壑松風圖》、《秋山問道圖》、《山居圖》等傳世。

作品欣賞:

淡墨輕嵐,五代宋初,巨然山水畫欣賞

秋山問道圖,絹本墨筆,縱165.2cm,橫77.2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圖無款,以立幅構圖畫重重疊起的山巒,下部清澈的溪水,曲折的小路通向山中,山坳處茅舍數間,屋中有二人對坐,境界清幽,前人謂巨然之山水,善為煙嵐氣象,「於峰巒嶺竇之外,至林麓之間,猶作卵石、松柏、疏筠、蔓草之類,相與映發,而幽溪細路、屈曲縈帶、竹籬茅舍、斷橋危棧,真若山間景趣也」。

淡墨輕嵐,五代宋初,巨然山水畫欣賞

秋山問道圖局部

上部一峰高聳雲霄,中部兩山合抱,山麓溪畔,曲徑通幽,山中林間有茅屋數間,主客端坐於堂,點出了「問道」的主題。山是典型的江南丘陵,土復石隱,圓渾厚實。山頂多「礬頭」,坡石用長、短披麻皴描繪,不求奇峭而顯得平和凝重。山體用淡墨烘染,而於山石之凹處以濃墨、焦墨點苔,以顯現江南山水之濕潤郁秀、生機流蕩。筆性溫和,不裝巧趣。這就是董源、巨然在藝術實踐中創造出來的用以描繪「淡墨輕嵐」的江南山水的一整套「皴、擦、點、染」的技法。其筆墨趨於粗放,長披麻皴粗而密,筆法老辣、率意,尤擅長用粗重的濃墨禿筆點苔,更彰顯江南山水之植被茂盛。

此圖以「秋山問道」為名,一徑曲折而入,深山之中獨此一家,不知何處來客,向隱居的高人「問道」,令觀者肅然感覺到場景之超塵脫俗、幽深靜謐,感覺到禪宗宣揚的清澈澄明的禪心與空寂溫靜的大自然的融合。

淡墨輕嵐,五代宋初,巨然山水畫欣賞

萬壑松風圖,絹本,墨筆,縱200.7cm,橫70.5cm,上海博物館藏

《萬壑松風圖》描繪的是江南煙嵐松濤,礬頭重疊;深谷裡清泉奔湧,溪畔濃蔭森森;沿著曲折的山脊,是一片片濃密的松林,「豐」字形的松樹隨風搖曳,似乎能使觀者感受到陣陣濕潤的涼風撲面而來;溝壑裡聚起團團雲霧,緩緩地向上升騰;山瀑下置一水磨磨坊,溪上架一木橋,在這世外桃源裡留下人間煙火。

淡墨輕嵐,五代宋初,巨然山水畫欣賞

萬壑松風圖局部

淡墨輕嵐,五代宋初,巨然山水畫欣賞

萬壑松風圖局部

《萬壑松風圖》的構圖與其他山水稍有不同,雖取全景,但不突出主峰。通過環繞著的松林將峰頂連成一個統一的整體,近、中、遠三個空間層次表現得自然得體。全圖的筆墨沉厚渾樸而不失腴潤秀雅,天趣盎然。坡石用淡墨作長披麻皴,再以焦墨、破筆點苔,有沉鬱清壯之韻。畫中屋宇,以界畫而成,表現了畫家懷有豐富的繪畫技巧。從此畫的藝術風格看,當是畫家的晚期作品。

淡墨輕嵐,五代宋初,巨然山水畫欣賞

層巖叢樹圖,絹本,墨筆,縱144.1cm,橫55.4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層巖叢樹圖》中的山巒起於畫幅的左下角,取側入之勢。山峰層巒疊嶂,山勢奇峭險峻,林中小徑,曲折環繞,虛實相生,意趣深遠。另外,畫中勾皴兼具,筆墨秀潤,深得山水之真趣。本幅無作者款印,不過有明代董其昌的題識,稱此為「僧巨然真跡神品」。

淡墨輕嵐,五代宋初,巨然山水畫欣賞

雪圖,軸,絹本,水墨畫,縱103.5cm,橫52.5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無款,宋明時曾為宮廷收藏,畫上鈐有”緝熙殿寶”大印,明紀察司半印及乾隆諸收藏印。詩堂上董其昌題”巨然雪圖,董其昌鑒定”。此圖表現奇峰積雪高出雲表,其下坡陀岡阜松杉蕭疏,山腳寒車馬行旅,峰巒從上至下,全以焦墨直皴,樹欹屈多之勢,坡石微用卷雲法,已是李郭畫派風貌,故此圖繪製時代已在巨然之後。

淡墨輕嵐,五代宋初,巨然山水畫欣賞

溪山蘭若圖,軸,絹本,水墨,縱185.5cm,橫57.5cm,克利夫蘭美術館藏

淡墨輕嵐,五代宋初,巨然山水畫欣賞

山居圖,絹本,墨筆,縱67.5cm,橫40.5cm,日本阪齋籐氏董藏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