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古玉的次生自然態結晶體來判斷古玉沁色(1張圖片)
  • 17年4月7日 19:11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古代不少好玉之士,對沁色的研究確有不少精闢之處,但也有相當多的以訛傳訛的說法流傳下來。現代人面對這些說法,企圖通過認真的科學態度加以認識。但,一些想當然的所謂專家,不借助專科知識,總以一知半解的方法,給沁色做出武斷的解釋。比如「壽衣沁」便是一例。(圖1)是陝西省扶風縣召陳村出土的西周雙龍紋玉環,上面有古玉書中形容的微發紫色的「壽衣沁」。古人認為是「壽衣」的色沁入玉裡;而現代不少專家都認為,所謂「壽衣沁」是含有高錳酸鉀的錳礦物沁入玉體使然。其實自然界的天然錳礦,只以二氧化錳的形式存在,俗稱軟錳礦。它要經過高溫還原才能作為著色劑呈現紫色。古代沒有高錳酸鉀這種化合物,所以直接的錳礦物沁入玉體呈現紫色的說法是欠缺道理的。古人為什麼要說是「壽衣沁」?大概與古人因地制宜把自然界中的二氧化錳礦粉作為織物印染著色劑還原後使用有關。這些印染後的衣物帶有錳元素,入葬後與人體骨骼肌和肝臟內含有的大量錳元素一起作用,在屍體氧化腐敗後,沁入玉體使然的。

  再如「銅綠沁」,古今人都說是銅銹的沁入,其實不然。我們知道銅銹的產生是個電解氧化的過程,銅銹大致有三種狀態,一是氧化銅,銹色為黑色至棕黑色,無定形結晶性粉末。一是氧化亞銅,銹色為紅色粉末狀固體。另一種是鹼式碳酸銅,呈孔雀綠顏色,為細小顆粒的無定形結晶性粉末。古玉中綠沁的形成,如果和銅沁有關的話,也就是只有在鹼式碳酸銅的電解條件下,才能出現綠色。我們看南越王墓出土的玉杯(圖2),可以發現金屬與玉器接觸的地方,留有沁色。玉材中有金屬陽離子成分,和銅金屬氧化後的陽離子長期接觸後,在氧化的氣氛下,發生了電解過程,從而產生了沁色現象。(圖3)是南越王墓出土的玉蓋杯,在四組鑽孔鑲嵌金屬件的地方,電解沁色後的變化,使玉蓋上都有了沁色。而其他部位因沒有鑲嵌金屬件,同樣的墓葬環境下,結果沒有任何沁色產生。一般沁色的形成是一種由外向裡的浸潤過程。而銅綠沁則是在氧化條件下,通過電解陽離子交換的過程,而產生的銅沁。只不過,也被人們習慣地稱為沁入。
  我們裸眼能看到的玉器土蝕沁斑,它是個比周圍玉質泛黃的、受到一定土蝕後失透的塊狀沁斑。如果用偏光鏡觀察時,泛黃土蝕沁斑的四周,會有好玉質一樣的折光現象。(圖4)是江蘇徐州獅子山出土的玉劍。我們知道如果是人工沁斑,因為做偽沁都是採取化學的方法處理,沁斑的四周因強酸強鹼的作用,必然使一些晶體結構產生破壞,留下空隙。空隙會改變光的折射效果,所以在偏光的折射下,人工沁斑是無法出現正常玉質的折光現象。認識了這個道理,我們對一些土蝕沁斑就有了理性的認識,而再不被以往的諸如「色黃如土」等等形而上的描述所困惑了。
  一件老玉器不管怎麼新,都有一定的老氣存在。所謂老氣沁色開門就是沁色有沁門、而且還有玉質光澤沉著不浮、沁染有講究的意思。比如一件真品既有飯糝也有沁色的時候,一定是互不染雜。而人工染色沁,這兩者則是不可能同時出現在一起的。圖5是南陽桐柏縣月河M1出土的春秋晚期玉牌飾,局部黑漆古與飯糝共存。真品玉器有飯糝時,一定是局部玉質內部結構發生了鬆散變化。如果是人工染色,那麼染色首先容易發生在鬆散變化的局部玉質上。其實所謂飯糝就是玉器內部存在的雜質,產生了不完全性解理小裂紋。存在於小裂紋處的礦物顆粒薄膜狀的液態水,經過長時期的風化脫水後,加劇了氧化程度,出現了白色顆粒狀斑痕。真品在緩慢的自然沁色下,因一般晶體面原始狀態下都是不太平整的,沁色沿著玉材內部固有的晶體間隙而產生。而解理小裂紋一旦形成,原來不太平整的晶體面,會因解理面的形成而光滑難以入沁。所以肉眼看沁似乎與飯糝白斑同處一處,其實並不在一個間隙的網面上。而人工染色因為沒有那麼多的加工時間來完成自然沁染過程,快速的強酸強鹼破壞了晶體結構,使其晶體間隙所過強酸鹼之處,均產生了晶體結構的破壞,導致間隙的毛細管通道錯綜交往,故偽沁是無法與真品在這個條件下一致的,這就是沁染有講究的意思。現在許多人把飯糝白斑同玉質內部的玉花等同而語,這個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兩者是非常容易分辨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看法,主要是一些所謂專家在寫文章的時候,貼圖誤導所致!
  我們的古玉鑒定常常借助的是眼學。面對那麼多的古玉沁色和許多未知的玉文化領域,在沒有更多的科技研究成果支持下,要判斷一件玉器的真偽,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現在的作偽仿古技術,已經大大超越了個體的人腦智慧程度,一個作偽方法的出現,往往是依靠一個作偽群體的學識,或者借助公佈出來的科技研究成果集合而成的。所以舊時的眼學如果沒有一個與時俱進的昇華過程,想對一些傳世古玉進行有說服力的鑒定,怕是很難很難。
  任何事情一旦出現偏執,就極容易產生負效應。比方看沁辨古玉,是個非常好的方法,可如果唯沁而論新老,而不究其肌理,就容易導致自己的研學誤入歧途。因為入土後玉器的沁色多變,一件玉器在同樣的埋藏條件下,斷為兩截,斷合面的兩側,一段有沁而另一段卻絲毫沒有沁色。圖6是江蘇北陰陽營出土的玉璜。這種情況在出土資料中常常能見到。如果對沁色浸染的肌理不加研究,對民間此類傳世品做鑒定時,把一個判真,一個判假是有可能的。那麼簡而論之,它的陰陽沁色肌理在哪裡?我們不妨從礦物晶體的構造學上找找答案。
  這種現象和晶體解理的交角有關。原始狀態下的晶體晶面一般不太平整,一經受外力產生解理後,這樣的晶面就消失了,產生了所謂的具有光滑面的晶體解理。解理也就是晶體內部在連接力弱的地方,受外力作用(如敲打、擠壓等)出現了斷口。解理面呈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的光滑平面,透閃石的斷面,小角側的聚合解理面,容易形成纖維絲狀或錯綜細多片狀。而大的一側,則較易顯示為平整的光滑面。
  我們在做沁色實驗的時候,知道玉的內部顯微結構特點直接影響到蝕變速度。具體地說,順著雜亂排列的透閃石針狀晶體,比沿著整齊排列的晶體更易於蝕變溶解,沿裂縫處和未拋光的表面蝕變更加迅速。所以圖6的一段有沁而另一段卻絲毫沒有沁色的肌理,就是因為受外力作用後玉器斷口解理的交角接受沁色的速度不同所致。
  我們瞭解了晶體解理斷口與裂紋的情況,對沁色的辨偽就大有裨益。現在玉器鑒定界對偽沁的認識表述是基本一致的。如楊伯達先生的《傳世古玉辨偽綜論》中有關偽沁的介紹「自然沁色或浮於玉表,或滲入肌理。其色深淺不等,自然生動,幾無定律可循。而人工偽沁則不同,往往避硬就軟,滲入石性、瑕疵、綹璺等,其瑕疵綹璺處染色特重。『非貴非瑕』處偽沁浮於表面」。還如「人工沁附著於器表,有的沿著綹裂向內滲透。附著在表面上的一層一般說比較薄,個別也有較厚的,像塗上漆膠片般,成片脫落後露出玉肌口。沁入綹夾縫的亦較厚」。
  這些論述都是非常精闢的。不過如湖北隨縣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鳥首形玉珮和獸面紋玉琮(圖7、8)所示,我們發現許多出土真品的沁色,也是沿著綹裂向內滲透的。這就使我們的辨偽工作容易陷入兩難的境地。自然沁色非常豐富,隨不同地域的埋葬土壤和環境的不同,沁色出現的特徵也有很大差異性。要做到都瞭如指掌談何容易?如果我們牢記仿偽者倣傚自然沁,總是以犧牲玉材晶體內部結構為代價,用有關化工原料通過一定的工藝手段而成的,和自然沁色在晶體解理斷口與裂紋處,往往不受沁的這一特性相比較,那麼,我們就可以把握住一個相對簡捷的辨偽方法。
  也就是說如果有沁的地方出現了如圖9的情況,即如果是偽沁的話,必然會沿著綹裂向內滲透,正是「避硬就軟」偽沁的形成特徵。而如果周邊都有沁,唯綹裂處沒有沁色,則正可以說明它沒有被強酸強鹼破壞,仍然具有晶體解理斷口與裂紋的平滑面,不易受沁之特性。由此,哪怕整個玉器就那麼一點點如先推斷它屬偽沁,而本該受沁而卻沒有沁的特徵,也就不排除它為真了。圖9是江蘇吳縣張陵山4號墓出土的良渚文化獸面紋玉琮。紅褐色沁斑上有個非常明顯的綹裂紋,自然沁色未見順綹裂向兩端裂紋滲浸。圖10是南陽百里溪M1出土西漢玉劍的局部自然受沁和綹裂共存的圖,未見綹裂處受沁。圖11是南陽桐柏縣月河M1出土的春秋晚期玉圭,圭上端有自然沁色和綹裂處共存的現象,同樣都具有綹裂處明顯不受自然沁染的特徵。
  因為,自然沁色在裂隙處,因裂紋的晶體解理面是平滑的,不易受沁染的同時,在自然風化的作用下,原裂隙間的不參加晶格的吸附水,會隨時間的推移而部分損失,導致綹裂處的對光折射率產生變化。光的折射中和了裂隙處一些可能留存的自然沁色反映。所以裸眼觀察古玉有沁色的裂隙面,會形成一種明顯的色差效果。
  一般在自然墓葬環境裡,是不可能存在溫度達100~110℃的條件,所以,這些滲入在礦物和礦物集合體中的水分子,是不會全部從礦物中退出。只有人工偽沁採用強酸強鹼高溫加壓的方法制沁,才會使這些吸附水全部消失。這樣,一旦裂隙的人工沁色積聚起來,而因缺少了水分子對光的漫射作用,所以人工沁染處是無法存在如圖9、10、11的現象。更因為人工做沁會使作為結構單位的參加晶格存在於結晶裡的水分子,在高溫的條件下,全部或部分地失去。隨著失水作用的發生,礦物的晶格也開始破壞,同時引起物理性質的變化。導致礦物內部構造的連結力降低,沁色出現死斑不活的現象也就不奇怪了。
  傳統眼學主要憑個人的經驗判斷,給一件藏品下具有個人見解性的結論。經驗上的判斷,常常給出的鑒定報告,會有一些因人的經驗水平的不同,而使得鑒定報告令人難以正確理解,或因不確定的語言,而使所謂鑒定報告等於沒有一樣,經不起推敲。如對一件玉器的鑒賞判偽,傳統眼學者常常有人會以器物形制不對,紋飾力度不好,紋飾不爽,沁色浮不入肌理,皮殼、灰皮色不對等來表述。
  這樣的鑒定,即使對同一件器物,又會因鑒定對玉文化知識的瞭解,學識程度的不同而各異。個人主觀因素佔有較大比例。有些說辭無法量化,亦無法準確表達器物的信息含量,以致鑒定專家眾說紛紜,難以出現認識上的共識。即使在鑒定小組裡,常常也會出現資歷老、影響大的人說了就算的現象。當然,從暫時解決鑒定分歧矛盾上,尊重學長是個可行而又不得已的方法,但它並不是完全科學的。因此鑒定古玉,需要建立起一個科學、客觀的理論與方法。我們呼喚在玉文化的系統研究成果的指導下,通過眼學的判斷,通過科學鑒定手段的有效介入,將地質地礦學的知識和指紋痕跡學等引入鑒定中來。只有這一天的到來,才可以說立新時代古玉鑒定學之本的學科,才真正得以興起。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