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裝飾(共6張圖片)
  • 22年12月24日 07:35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對於青銅器的裝飾,之前我們聊過商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特點是在器模上雕紋,而進入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就改用印紋的階段,這也是工藝裝飾領域的一大改革。所謂印紋就是用一塊兒印花的模子刻出基本的花紋,然後趁模胎還沒有全部乾透的時候用印模在上面蓋出花紋。這種方式可以一種模具多次和連續使用,既可以節省工作量還可以節省製作時間,又可以作出大面積統一的藝術效果。

  因為採用模印的方法來產生裝飾花紋所以在刻花模的時候就要考慮四周圍相互的銜接問題,還有上下左右蓋印以後所產生的整體效果。如果說商代的裝飾風格是單獨的紋樣並且運用中軸對稱的方式,那麼周代就進化為左右連續繁複的兩個方向的連續紋樣,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就變成了構成上下左右連續四個方向的連續紋樣了。這種風格和特定的裝飾方法有關係,這種方式統一而不單調,繁複而不雜亂,反映了一個時代的裝飾風格和特點。

  在裝飾的紋樣當中最主要的是蟠螭紋,其中,蟠是表示纏繞疊壓,而螭是代表還沒長角的小龍,這就形成了蟠屈糾纏穿插繚繞的紋樣。在此之外還有目羽紋,就是將羽毛形狀的紋路做成一目形的,基本都是獸紋的各種變形而來的。還有繩索紋,像繩索的樣子以及像貝殼一樣的紋路等等。這些紋路樣式都是由複雜逐漸向簡潔的裝飾風格演變的,到了後期流行的蟠虺紋的虺代表的是小蛇也是龍的簡化形象。在裝飾的位置上由第一開始在器物的中腹部裝移到了頸部位置。欣賞的視角開始上移,這可能跟當時的人們坐臥逐漸升高的生活方式有關係。

  戰國的後期冶鐵 技術也開始迅速發展,開始產生堅韌銳利的鐵製工具,使青銅器的裝飾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就像恩格斯所說的:它給手工業工人提供了一種其堅固和銳利非石頭或當時所知道的其他金屬所能抵擋的工具。這種鐵質工具可以在銅器上刻劃紋路,使刻出來的線條細如髮絲;也可以刻出暗紋以後嵌入紅銅或金銀細絲。而這種使用金銀細絲進行鑲嵌的工藝就叫做“金銀錯”。這樣,青銅器的裝飾也從印紋有發展到另一個劃紋的新時期。進而產生了許多纖巧華美的工藝製品,就像之前說過的宴樂漁獵攻佔紋壺、水陸攻戰紋鑒等都是這類工藝裝飾手法的代表作。與此同時呢,也出現了不少樸實無華以實用為目的的青銅器,它們都反映出另一種的藝術風格和特色。

  關於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的加工方法種類繁多,也大大的加強了裝飾藝術的表現力,從而豐富了器物的工藝形象。具體方法大致有六種:焊接,是在製作的過程當中用加熱的方法將器物的零件或局部連接在主體上,這種方法的應用既可以便利鑄造的過程也可以豐富器體本身的造型,提高了這個時代青銅器的藝術效果;刻劃,刻劃的裝飾是隨著鐵質工具的提高而出現的。因為鐵質質地比較堅韌比較容易刻銅;鑲嵌,這種方法是在青銅器上面鑲嵌其他的物質材料,像是松石或者紅銅、金銀絲等,這種方式是春秋戰國時期比較流行的一種裝飾方法;金銀錯,也稱錯金銀。就是在銅器上面用金銀絲或者金銀片鑲嵌成各種圖案和花紋,再用厝石磨錯平滑。

  鎏金,是將金箔剪成碎片,然後放到坩堝裡進行加熱融化,再以一比七的比例加入水銀變為液體。這種混合物被稱為金泥,用這種金泥蘸鹽、礬等物質塗抹在銅器上經過炭火的溫烤使水銀蒸發,金泥就附著在銅器上的方法就叫做鎏金,也叫火鍍金;鏤空,這種技法一般是採用失蠟法,也叫蠟模法或拔蠟法、出蠟法等。這種方法的創造是我國古代金屬鑄造和鑄件裝飾史上的一項偉大的發明。知道現代仍是世界上製作精密鑄件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製作簡便無需分塊;花紋精細清晰,表面光滑層次豐富可以製作出複雜的空間立體的鏤空裝飾效果;器物表面光滑不再進行打磨;精確度非常高。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