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英墓出土的帝王綠翡翠扳指(共3張圖片)
  • 24年7月17日 08:4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1966年,在北京西郊恩濟莊六一小學內的李蓮英墓,被發掘出來,墓中多是奇珍異寶,且以玉器為主,其中最精美的一件陪葬品,就是如今陳列在首都博物館6層的「玉器陳列室」內的帝王綠翡翠扳指。
帝王綠翡翠扳指高2.5厘米,直徑3厘米;色澤晶瑩通透、青翠欲滴,顏色翠綠,透明度極佳,是首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帝王綠翡翠扳指高2.5厘米,直徑3厘米現收藏於北京的首都博物館

李蓮英是如何獲得這枚帝王綠翡翠扳指?
據說,這個扳指曾是恭親王(鬼子六)的心愛之物,整天戴在手上摩挲把玩。
有一天,李蓮英看到後,非要看個仔細。恭親王拗不過他,只好說,等我玩夠了再賞你玩吧。
沒過幾天,慈禧召見恭親王,也看到了這枚翡翠扳指,她讓六爺摘下來瞧瞧,看過之後,順手就擱龍書案上,沒有歸還的意思。
又過了幾天,李蓮英到軍機處叫起兒,特意挑著大拇指對恭親王說:「六爺,請您看一下奴才新買的這枚扳指如何?」恭親王一看,自己的心愛之物赫然戴在李蓮英的大拇指上了。
帝王綠翡翠扳指怎麼到了首都博物館?
李蓮英的翠扳指是怎麼到了首都博物館的呢?這還得從頭說起。
1908年,慈禧駕鶴西去,李蓮英自知失去了靠山,帶著巨額財產離開了生活50多年的紫禁城,躲了起來。他死後葬在北京城西的恩濟莊,這枚扳指也隨葬在他的墓中。
據中央電視台的網上資料講:「1966年,李蓮英墓被打開,墓室裡停放著一具金絲楠木棺槨。人們在棺槨裡發現50多件小巧玲瓏、精美別緻的陪葬品」,其中就有這枚扳指。
其實,這個介紹隱諱了一個事實。有資料講,李蓮英的墓是「文革」初期被紅衛兵砸開的。考古部門得知消息後,急忙趕到現場進行清理,搶救出了這批文物。由於當時特殊的歷史原因,在發掘完李連英墓之後考古人員就被迫遠離了文物,李連英墓中出土的翠扳指最後被考古所轉交給了首都博物館收藏,現在是國家一級文物。
關於扳指的作用介紹
扳指的前身叫做韘(she,讀音同「射」)。《說文》曰「韘,射也」,說明此器為騎射之具。
扳指亦指「板指」,又稱「班指」或「梆指」,為滿族男子套於右手大拇指上之短管狀飾物。考其源,出於實用而始制此物。滿族八旗子弟於弱冠前,照例要到本旗弓房鍛煉拉弓,由「一個勁兒」(二十市斤拉力)循序漸進為「二十個勁兒」甚至「三十個勁兒」。拉弓時佩帶扳指,藉以保護手指並可減少手指運動量,故昔年之八旗子弟對此物甚為重視,人手一枚,因而成習。初時因重實用,大小扳指皆選韌澀材質製作。其寬窄肥瘦不一,因人而異,以便套帶。
本是輔助習武的扳指,由於滿漢兩族廣大男士的欣羨與效顰,竟使之成為一種極為時髦的佩飾品,上自皇帝與王公大臣,下至滿漢各旗子弟及富商巨賈,雖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
由於炫富的需要,扳指的質地亦由原來的犀角、駝骨發展為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碧璽等名貴滑潤的原料。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製者為最多。貴族扳指以翡翠質者為上選,其色渾澄不一且花斑各異,碧綠而清澈如水者價值連城,非貴胄而不敢輕易佩帶。以其大小厚薄論,又有文武之分,武扳指多素面,文扳指多於外壁精鑄詩句或花紋。
帝王綠翡翠扳指的主人清代大太監李蓮英
帝王綠翡翠扳指的主人李蓮英(1848年-1911),直隸河間(今河北),深得慈禧寵信,由梳頭房太監升總管太監,賜二品頂戴,在宮中五十餘年,歷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四朝,慈禧死後出宮。其墓佔地二十餘畝,隨葬品均為奇珍異寶。
李蓮英,原名李進喜,蓮英是由慈禧起的名,他是晚清朝廷中的太監總管,陪伴西太后慈禧50餘年,深受慈禧寵信,因而權傾朝野、家財富甲天下,被人們呼為「九千歲」。李蓮英在宮中的50餘年間,歷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四朝,慈禧死後出宮。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