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泥料分類和特點(1張圖片)
  • 19年4月8日 02:27发布

作者簡介:芝麻开门,古董臺灣網網站站長,愛好古董古玩收藏,尤擅長古錢幣類鑒定。

紫砂泥主要可分類三大類:紫泥、本山綠泥和紅泥。各大類泥料又有細小的分類,且各類泥料之間又可以以不同的比例搭配、混合,澄練成各種泥色和泥質的制壺原料。泥料、制壺師的知名度、壺的藝術性、稀缺性、製作難度等往往是影響價格的原因。

紫砂壺泥料分類和特點

1紫泥的特點

礦料特徵:礦料呈紫色,內有油面,結合面有水銹,內夾不規則青灰色礦料。紫泥燒成後外觀為紫色、紫棕色或者深紫色。

由於地質成因的多變,各種紫砂礦料在礦層中的分佈並無絕對統一的標準,即使是同類礦料,由於出產礦區、礦層的不同,在泥層中的位置也會有所不同。如紫泥在礦層中一般產於烏泥下部,但有時卻產於團泥下部;綠泥一般產於龍骨下部貼層,但有時卻產於其他泥層之間。其他種類礦料也有類似狀況。現在一般按採掘時礦層的深淺狀況給礦料進行基本分類。

紫砂泥主要可分類三大類:紫泥、本山綠泥和紅泥。各大類泥料又有細小的分類,且各類泥料之間又可以以不同的比例搭配、混合,澄練成各種泥色和泥質的制壺原料。泥料、制壺師的知名度、壺的藝術性、稀缺性、製作難度等往往是影響價格的原因。

礦料特徵:礦料呈紫色,內有油面,結合面有水銹,內夾不規則青灰色礦料。紫泥燒成後外觀為紫色、紫棕色或者深紫色。

紅棕泥,位於礦層中部,礦層較厚,色紫微泛紅,呈紫紅色、紫色,隱現綠色斑點,質軟緻密,間有微小的雲母閃爍,泥質純正,產量較多。燒結後呈棕紅色,燒成範圍在1180℃左右,質堅光潤,收縮率10%左右。

另外,清水泥是純種的紫泥礦,是為較常見的泥料。

2本山綠泥的特點

本山綠泥是紫泥層的夾脂,原礦呈綠色,燒成後的泥色為米黃色。

本山綠泥類,古代稱「梨皮泥」。包括本山綠泥、段泥、白麻子泥、紅麻子泥、團山泥等。礦土呈淡綠色層片狀,燒成陶後現梨皮凍色(米黃色)。本山綠泥產於黃龍山岩層與紫泥共生礦層中,位於紫泥上層與巖板間,僅數厘米厚,俗稱「龍筋」,其礦物組成為水雲母、高嶺石、石英及少量的鐵氧化物。礦土呈淺粉綠色,片狀結構,泥質細膩光潔,燒結後呈米黃色,表面細潤,燒結溫度適中,在1180℃左右,收縮率在11%左右。本山綠泥因採掘量極少,不易製作大件產品,僅作小件產品和作「化妝土」,加入適量作色劑可變化成各色裝飾泥。段泥就是含紫泥顆粒的本山綠泥。

綠泥與紅泥、紫泥的最大區別,是礦料中鐵的含量很少,而且以鐵離子狀態存在,所以礦料呈綠色。綠泥的鈦含量較高,所以燒結後呈乳黃色。肌理豐富,色澤光潤透亮,青中略有黃色,顆粒清晰。

段泥,也叫團泥,一種本山綠泥和紫泥的共生礦土。本山綠泥和紫泥都是紫砂的原礦。燒結後會呈青色、棕色、褐色、褐棕紅色。若紫泥成分偏多,未燒時顏色偏紅,燒成後則顏色偏青、偏灰;若綠泥成分偏多,未燒時顏色偏黃,燒成後則顏色偏灰白。燒成後的壺表質感豐富,用後有滋潤感。

3紅泥的特點

紅泥是泥礦裡的石黃,一般位於嫩泥礦的下層。紅泥原礦呈黃色或者紅色,燒成後為暗紅色。

紅泥是紫砂泥主要泥種之一。宜興陶土中有一種叫做嫩泥的礦料,是接近地層表面的一種黏土巖,分佈在宜興丁蜀鎮周圍山區。嫩泥礦層的底部,有一種堅質礦石,開採時須用硬器掘之。古文獻說它是「未觸風日之石骨也,陶之乃變硃砂色」(明?周高起《陽羨茗壺系》)。這種礦石就是紅泥礦。其礦物組成為伊利石、高嶺石、氧化鐵、石英和白雲母。

因含鐵量多寡不等,紅泥礦燒成後的色澤或紅中略帶黃,或黃中略帶紅,或紅中略帶紫,可呈硃砂、硃砂紫或海棠紅等基色,朱紅中透著橘黃,色艷而不妖。色彩的呈現與燒製溫度緊密關聯,使用越久越現沉穩氣息。

紅而不艷,紅得柔美,是紅泥色澤特點。色澤紅得過於艷麗,多數是泥料內添加了鐵紅粉。窯溫不足,紅泥呈枯黃橙色,水色不彰。窯溫稍高,則收縮大、變形、塌陷、鐵質熔點較易產生。窯溫燒足,光潔明亮,紅中略見橙色。紅泥可以分為朱泥、小紅泥,大紅袍泥,其區別是原礦層的不同及風化程度、煉製拼制的差異。

大紅袍產於江蘇宜興丁山趙莊山、黃石黃巖心。此泥紅艷奪目,氣質高雅,令觀者滿受瑞氣臨身,鴻運當頭之意;為極品朱泥。

泥性: 大紅袍泥料低張力,收縮比幾乎達紫泥系的三倍,製作時泥性掌握不易,古代用於增添紅泥艷潤調色之用,為傳說中最具神秘色彩之極品朱泥之一。燒製時易起節皺、開裂、塌陷、變型、窯溫輕者偏黃易還原,成品率低。燒成後質感綿密、緊實細緻,持之紮實沉重、紅潤艷麗,泥中極品,無以倫比;泥胚含少許原礦顆粒,沖淋熱水後色變極大,呈紅中帶紫,養壺易現「包漿」之美。

大紅袍紫砂壺經手工成壺,燒成後,由於泥團粗細懸殊,燒成時體積收縮不一,外表粗顆粒略有凸出,又富有滋潤光澤的質感,疏鬆的內壁因泥料礦物組成和團粒堆積等因素而形成的空隙,具有一定的氣孔率和吸水率。

大紅袍紫砂壺用熱水沖淋立展嬌嫩鮮紅特色,壺身游移紫光遽現,神秘迷人風韻令愛壺人神醉,實堪名列極品級名朱泥而無愧!以之沖茗之茶湯明亮活潑、快意果決、易展揚香而聚甘柔甜,時間之掌控要求較高,乃茶藝高手不二之器。因冷熱收縮較大,故應於使用前確實溫壺之動作;沖養日久,溫潤而富深度,美不勝收令玩家愛不釋手。

沖茗:使用須先溫壺,親茶性高;泡茗渾厚醇和,柔順富口感,頗具泥中王者之風,適合泡烏龍茶生茶(輕焙火系列) 特好、 鐵觀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特好、普洱茶各種系列特好。

原礦深埋於宜興丁蜀鎮趙莊山、小煤窯等地的嫩泥礦層的底部,朱泥因含砂量低、泥性嬌,收縮率高,成型工藝難度亦高。

將朱泥茶壺拿在手中會使你感覺胎質細膩柔和、顆粒分佈均勻、色澤鮮艷紅潤、表面透明度很好。至於敲擊聲音,朱泥壺固然是清脆,但這僅僅說明了結晶度這個指標達到一定強度。要提高一種泥料的結晶度並不困難,有時燒成過火就會有此效果。

朱泥主要特性有哪些?

1。結晶度高。泥的斷面接近瓷質,將壺蓋從壺口提出,可聞鏗鏹之金屬聲,以指彈扣,聲脆,音有共振。

2。泥色如橘。泥料未燒製前為橘黃色,燒成後紅色中透著橘黃,用熱水沖淋朱泥壺,立展嬌嫩的鮮紅色,氤氳中有紫光游移。泡養包漿後紅色沉穩。

3。含砂量低。和本山綠泥一樣,燒製後幾乎看不到顆粒。

4。收縮率高。成型較難,收縮率高達30%以上,燒造過程中極易變形,生坯燒成率僅約7成。從古至今多制小品。

5。含鐵量高。燒成溫度稍高,即可析出鐵質,出現火疵點。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分享喲
點贊0
評論 搶沙發